從以上的詩題摘要中已經(jīng)能看出杜甫今年的行蹤了,他今年繼續(xù)被叛軍困在長安,四月從長安逃出來,跑到肅宗所在的地方陜西鳳翔,授左拾遺。大約當(dāng)了四個月,九月回鄜州省親。可能是在十一月回到長安,這時候長安已經(jīng)被官軍收復(fù)了。這一年的詩中,有的是寫他自己的心情的;有的是寫經(jīng)過的地方的;有的是與官場上的朋友的應(yīng)酬而作的;當(dāng)然也有確實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的;有的是懷念親人的作品。每一類中都有一些杰作。
《春望》是收入中學(xué)課本的一部作品,描寫的是國破家亡的內(nèi)心痛苦,雖然是春天,家國破碎但山河依舊,見花而濺淚,聞鳥而驚心。《哀江頭》寫在曲江回憶昔日繁華,嘆息如今的物是人非,反思這些變化的背后原因。《雨過蘇端》中描寫的與蘇端的友情應(yīng)該是困在長安時最好的安慰了。雖然一直在批評揭露當(dāng)時政治社會中的黑暗面,但作為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朝廷一直都是他向往的地方,《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的三首詩中,描寫了這種心情。
如果說以前的這些詩中,是各有側(cè)重點的描寫他生活中的某一個方面,那么我們可以認(rèn)為《述懷》是對這一些的總結(jié)。這首詩先是寫去年潼關(guān)被叛軍攻破,長安淪陷,與家人分散,現(xiàn)在狼狽的竄到了鳳翔: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
朝廷慜生還,親傷故老丑。
涕淚受拾遺,流離主恩厚。
他的生活和職業(yè)好不容易才有個著落,他又開始擔(dān)心失散已久的家人了,聽說鄜州羌村那兒叛軍非常的兇狠,不知道家人是否平安,家舍是否保全: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了,寸心亦何有。
杜甫雖然一片忠心的想為君王做些事,但他那深入骨髓融入血液的民本思想和耿直的性格總是使他無法在仕途上春分得意。八月,任左拾遺才四個月,就因上疏為房琯辯解,觸怒了唐肅宗,幸由宰相張鎬解救,才免于治罪,但肅宗已看他不順眼了,于是在八月,就讓他回鄜州探望已一年多沒能見面的親人了。按常理說,作為一個言官,對一些朝廷的政策提出一些反對的意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世情總是悖于常理,這又證明了“強權(quán)即是公理”這句話,好在他已收到了家書,知道一家老小在這兵荒馬亂中都幸存下來了,急匆匆的趕回羌村,終于又與家人團聚了?;貞浧鹜聛?,真的如在夢中。他在《羌村三首(其一)》中這么寫道: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唏噓。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他回羌村以后,還寫了一首六百多字的五言古詩《北征》,這首詩被認(rèn)為是杜甫最具代表性的長詩之一,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并稱五古長詩中的雙壁。這首詩,一直受到歷代詩評家的極度推崇。認(rèn)為這首詩將敘述、時事、寫景、議論用高度的藝術(shù)手法將之表現(xiàn)出來,并與對家人的親情、對人民的熱愛、對君王的忠心、對時局的憂心的感情融合起來,幾乎達到了水乳交融,難解難分的程度。而且,這首詩超越了五古詩的藩籬,是散文的詩化,更是詩化的散文,波瀾壯闊,氣勢如虹,為數(shù)年后以韓愈為代表的開風(fēng)氣之先的古文運動開了先河。
這首長詩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敘述如何會踏上北上回家的征途:
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
揮涕戀行在,道途尤恍惚。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第二部分是寫途中所見,所想及所感。寫景與抒情渾然一體;情景交匯,家國一心。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車轍。
青云動高興,幽事亦可悅。
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栗。
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jié)實。
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
第三部分寫歷經(jīng)途中的千辛萬苦,心力交瘁,終于回到了家,雖然家中貧困如故,但一家人總算又在一起了。
經(jīng)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jié)。
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
床前小兒女,補綻才過膝。
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
天吳與紫鳳,顛倒在短褐。
第四部分又想到了時局的艱難,寫了對借兵回紇的看法,也隱約表達了尾大不掉的擔(dān)憂。并且回顧了肅宗登基以來的可喜變化,對勝利依然是充滿了信心:
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
禍轉(zhuǎn)亡胡歲,勢成擒胡月。
朝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
本年有兩首有關(guān)朋友的詩也寫得很不錯,一首詩《彭衙行》是由于在去年攜家逃難北上時,經(jīng)彭衙時曾受到友人孫宰的悉心照顧,今年又經(jīng)過了那兒,但孫宰已不在彭衙了,感概系之,于是寫成了這首詩。另一首是寫給多年的老朋友鄭虔的,鄭虔才華橫溢,詩書畫三絕,天寶九年時授廣文館博士,世人稱之文“鄭廣文”。他與杜甫的關(guān)系一直很好,從杜甫留下的詩作中就可以看出來。寫得比較優(yōu)秀的詩作就有《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yè)》、《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等,但今年說作的這首《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闋為面別情見于詩》卻是令人格外的沉重: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萬里傷心嚴(yán)遣日,百年垂死中興時。
倉惶已就長途往,邂逅無端出錢遲。
便與先生應(yīng)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雖說多年的好友臨老了還被貶到遠到千里之外的臺州,趕著去送他,又沒趕上,如此緣吝一面,讓人特別的傷感,但詩中表現(xiàn)的那種英雄末路的傷痛之情何嘗不是杜甫自己心靈的真實寫照呢?
附錄:本年作品
至德二載元日 長安 《元日寄韋氏妹》;
至德二載三月 長安 《春望》;
至德二載 長安 《得舍弟消息二首》;
至德二載春 長安 《憶幼子》;
至德二載寒食節(jié) 長安 《一百五日夜對月》;
至德二載 長安 《遣興》;
至德二載 長安 《塞蘆子》;
至德二載春日 長安 《哀江頭》;
至德二載 長安 《大云寺贊公房四首》;
至德二載三月 長安 《雨過蘇端》;
至德二載三月 長安 《喜晴》;
至德二載春 長安 《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至德二載夏四月 從長安到鳳翔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
至德二載 鳳翔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至德二載 鳳翔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防御判官》;
至德二載夏四月 鳳翔 官拜左拾遺 《述懷》;
至德二載秋 鳳翔 《得家書》;
至德二載夏 鳳翔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至德二載夏 鳳翔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至德二載 鳳翔 《送靈州李判官》;
至德二載秋八月 鳳翔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
至德二載秋 鳳翔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至德二載 鳳翔 《哭長孫侍御》;
至德二載 鳳翔 收復(fù)長安前 《奉贈嚴(yán)八閣老》;
至德二載七月 鳳翔 《月》;
至德二載 鳳翔 《留別賈嚴(yán)而閣老補闕》;
至德二載 鳳翔往鄜州 《晚行口號》;
至德二載 往鄜州 《獨酌成詩》;
至德二載 往鄜州途經(jīng)邠州 《獨步歸行》;
至德二載 往鄜州 《九成宮》;
至德二載 往鄜州 《玉華宮》;
至德二載 往鄜州途經(jīng) 《行次昭陵》;
至德二載 往鄜州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至德二載九月 到達鄜州羌村 《北征》;
至德二載十月 鄜州羌村 《收京三首》;
至德二載 從鄜州回長安途經(jīng) 《重經(jīng)昭陵》;
至德二載 長安 《彭衙行》;
至德二載十二月 長安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詩》;
至德二載十二月 長安 《臘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