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世峰老師
郝世峰老師于我而言,可說是亦師亦友,我上大學時就經(jīng)常在晚上去郝老師家喝茶聊天。畢業(yè)后,每次到天津也總會跟郝老師聊到夜深人靜,聊時事,聊電影,聊奇聞怪事,聊諾查丹瑪斯……
我在南開上學的那幾年,葉嘉瑩先生曾來校講學,1981年暑假后,講了整整一個學期。葉先生講課時,有的老師偶爾來聽一次,可郝老師基本上每節(jié)課都來。
1993年5月,我請郝老師來過一次日本,參加九州中國學會。我知道郝老師是最不喜歡出席會議的,所以陪他游覽了九州的阿蘇山、熊本城,還乘夜行高速大巴去了一趟東京……
郝老師年輕時是地下黨,20世紀50年代中期,被選送到南開大學中文系學習并留校,因此是不少前后屆同學們的“主心骨”。他秉性剛直,對于中晚唐詩人的研究頗有心得,特別是李商隱。80年代后期任中文系主任。
1990年底,南開大學外事處處長逄誦豐先生力主邀請在加拿大已退休的葉先生回來,在正在組建中的“漢語言文化學院”里成立研究所。為此,葉先生登門拜訪郝老師,在與之溝通的過程中,增強了建所的信心。郝老師隨即請來張菊香老師、魯?shù)虏爬蠋煛㈠烫庨L到家商議,并討論決定了研究所的名稱——中國文學比較研究所,即現(xiàn)在的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
由于郝老師的影響力,帶動了幾位退休老師加盟進來。1992年晚些時候,研究所正式成立。不料1993年5月底逄處長退休,研究所沒有經(jīng)費來源,陷入了困境。為了維持下去,在郝老師的帶領下,幾位老教授不辭放低身段,給我?guī)淼娜毡敬髮W生們講授初級漢語會話和作文,研究所才得以堅持下來。
在90年代后期,根據(jù)我的提議,與郝老師、張菊香老師聯(lián)合主編了一本中日雙語的中國文學史,書名是我起的,叫作《中國文學的昨天與今天》,郝老師任主編,張菊香老師和我任副主編,多位中日學者參與編寫。全書分為兩個部分,上編為“中國文學的昨天”,包括先秦文學、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代文學、宋代文學、元明清文學;下編為“中國文學的今天”,包括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萌芽期和草創(chuàng)期、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成熟發(fā)展期、關(guān)于民族解放戰(zhàn)爭中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復雜過程、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文學。該書是一部比較適合日本學生學習的從先秦至2000年的中國文學簡史。
后來,郝老師患上了帕金森氏癥。郝老師去世后,我每次到南開,都會覺得少了一個去處。
寧宗一老師
寧宗一老師是我在南開見到的第二位老師。應該是在1979年7月下旬或者8月初,葉先生結(jié)束了在南開的講學回到北京,寧老師利用回北京老家探親的機會,來到察院胡同老宅看望葉先生,當時談笑甚歡。
后來,葉先生讓我去給寧老師送書,我就去了寧老師在北京的老家——位于北京西單附近的皮庫胡同,是在接近胡同東口的一個院子里。當時,寧老師的父母還都健在,只是寧老師的母親患有腿疾,行動不便。我這才知道,寧老師也是滿族人,依稀記得他家祖籍是在寧古塔。因擔心記憶有誤,最近直接又向?qū)幚蠋熯M行了確認。據(jù)寧老師說,他的父親家好像也是出身于葉赫那拉,所以在所寫書法的落款處總有“長白”二字,而母親姓金,出身于愛新覺羅,祖上曾官至成都將軍。
1979年,時任南開中文系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的寧老師,在邀請葉先生到南開講學一事上,受當時的外文系主任李霽野先生和中文系主任朱維之先生的囑托,四處奔走,協(xié)調(diào)諸事。其中就包括為了向葉先生贈送紀念品,親持鄭天挺先生等人所寫信件前往北京,去面見范曾先生,請其畫一幅《屈子行吟圖》。
原來,葉先生結(jié)束了在北大的講學時,前來迎接她去南開的任家智先生(時任南開中文系黨總支書記,后任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再調(diào)任天津民航學院書記),曾陪她游歷了香山碧云寺。他們在小賣部里看到一幅極其傳神的《屈子行吟圖》。過后,聽姑母說,那幅畫實在是太傳神了!定睛一看,價格實在不菲,正欲拿相機拍照時,店員已將那幅圖摘下捆包。一問才知道,已經(jīng)被旁邊的一位日本游客買下了,姑母遺憾不已!她還曾多次跟家里人說過此事。任先生在一旁看在眼里,一邊寬慰葉先生一邊告訴她:“這位畫家是南開的校友,以后還有機會。”后來發(fā)生的事情,葉先生曾多有記述,不用我再多說了。那一年,葉先生在南開講學的時間并不太長,而能夠在結(jié)束時接到這一紀念品,真可說是寧老師的功勞,況且寧老師那時還是在經(jīng)歷了中年喪子之痛(長子病逝于1978年9月)后不久。
寧老師比葉先生年少七歲。據(jù)寧老師回憶,他曾陪葉先生去看過一場電影——王文娟主演的越劇戲曲片《紅樓夢》。影片放映到中間的時候,寧老師流淚了,葉先生也流淚了。因為葉先生在1976年也經(jīng)歷了一場中年喪女之痛,借用寧老師的原話形容,“當時兩人都以淚洗面”。雖然已過三個寒暑,可見葉先生那時還沒有從陰影中完全走出來。但是,葉先生講課時卻絲毫沒有顯露出內(nèi)心的悲痛,站在講壇上的風采瀟灑依然。寧老師說,自己因做助教時受到恩師的嚴格訓練,練就了認真寫講稿,養(yǎng)成了拿著講稿上課的習慣,成為一個必須拿著講稿才能講課的人,而葉先生是一個不拿講稿上課的人,“完全脫稿,大開大合,揮灑自如”。
寧老師專攻元明清戲曲小說,因性格爽朗,直率健談,而且善與年輕人交友,所以家中常似文藝沙龍。
時過境遷,南開的這幾位先生中,郝世峰老師已于2013年1月病故,魯?shù)虏爬蠋煬F(xiàn)在也極少露面,只有寧老師還常常出現(xiàn)在與姑母葉先生有關(guān)的活動場合,而且依然精神矍鑠,英姿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