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
組方:生地黃30g,麥冬15g,元參15g,柴胡15g,黃芩10g,薄荷10g,桔梗10g,丹皮10g,赤芍12g,浙貝母12g,鱉甲12g,海藻12g,昆布12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9劑為1個療程。
說明:同時輔以小劑量潑尼松5毫g,每天3次,連服3天,然后逐日減量至2。5g,至第9日停服。
方2
組方:貓爪草30g,白頭翁15g,海浮石15g,丹參15g,赤芍15g,柴胡9g,甘草9g,炒山梔9g,枳實6g。
加減:
⊙肝火盛者,加龍膽草;
⊙痰熱著者,加膽南星、竹茹;
⊙陰虛火旺者,加白薇。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
方3
組方:柴胡12g,連翹12g,板藍根18g,青蒿9g,元參15g,夏枯草15g,黃芪15g,僵蠶15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甘草6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分2次服,6周為1個療程。
方4
組方:夏枯草15g,玄參15g,知母15g,黃芪15g,僵蠶15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連翹12g,地龍12g,甘草6g。
主治:肝郁胃熱兼外感型亞急性甲狀腺炎。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說明:同時外敷金黃膏于頸前腫物處。
方5
組方:金銀花20g,連翹20g,大青葉20g,板藍根20g,牡丹皮10g,赤芍10g,牛蒡子10g,柴胡5g,甘草5g。
加減:
⊙發(fā)熱高、頭痛甚者,加荊芥、薄荷;
⊙咽痛甚者,加玄參、桔梗;
⊙甲狀腺腫而有塊者,加貝母、僵蠶。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腫脹,疼痛較甚,并向耳枕部放射,同時伴有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骨節(jié)酸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6
組方:黨參15g(或人參5g,另燉服),茯苓10g,赤芍10g,丹參10g,青皮6g,陳皮6g,法半夏6g,炙甘草6g。
加減:
⊙甲亢者,加天冬12g,麥冬12g,五味子10g,生地黃15g;
⊙甲減者,加桂枝6g,鹿角霜片10g,仙靈脾10g;
⊙病程長,甲狀腺腫硬,有血瘀征象者,加三棱10g,莪術(shù)10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6個月為1個療程。
方7
組方:牡丹皮10g,山梔子10g,當歸10g,赤芍10g,丹參10g,白芍10g,柴胡10g,黃芩10g,夏枯草15g,生甘草6g。
加減:
⊙心悸多汗者,加珍珠母、牡蠣;
⊙大便秘結(jié)者,加全瓜蔞;
⊙甲狀腺疼痛甚者,加白芷、炙乳香。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肝郁蘊熱型,常因情志波動而誘發(fā)或加重,甲狀腺腫脹疼痛,伴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胸悶不舒,舌苔黃,脈弦數(shù)。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天1劑。
方8
組方:太子參10g,麥冬10g,五味子10g,川芎10g,當歸10g,生地黃10g,丹參15g,酸棗仁20g,茯苓12g,赤芍12g。
加減:
⊙手抖者,加鉤藤、珍珠母;
⊙性情急躁易怒者,加柴胡、黃芩、白芍;
⊙胸悶氣郁者,加郁金、川楝子。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腫脹疼痛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伴心悸,神疲乏力,五心煩熱,易汗出或盜汗,夜寐不寧,舌質(zhì)偏紅,苔薄,脈細數(shù)。
用法: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分2至3次服,每天1劑。
方9
組方:熟地黃10g,鹿角片10g,白芥子10g,麻黃10g,當歸10g,黨參10g,茯苓10g,干姜5g,肉桂3g。
加減:
⊙甲狀腺腫硬者,加三棱、莪術(shù)、穿山甲;
⊙伴有浮腫者,加仙靈脾、澤瀉;
⊙腹脹納呆者,加木香、陳皮。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腫脹隱痛反復發(fā)作,病程較長,或甲狀腺腫硬,疼痛不甚,可伴面色無華,形體畏寒,手足不溫,舌質(zhì)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緊。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方10
組方:柴胡9g,連翹15g,板藍根15g,桔梗15g,夏枯草15g,知母15g,牛蒡子15g,麥冬15g,生石膏(先煎)20g,薄荷(后下)6g,黃連6g,五味子8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早期,發(fā)熱,咽痛,頸前結(jié)節(jié)疼痛,觸痛明顯,惡熱喜涼,胸悶不舒,煩躁易怒,心悸汗出,口苦唇干,舌紅,苔黃,脈弦細數(shù)。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分2次服。
方11
組方:制附子(先煎)4g,干姜3片,茯苓15g,豬苓15g,黨參15g,黃芪15g,石菖蒲10g,白術(shù)10g,桂枝6g,炙甘草6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中期,頸前結(jié)節(jié)疼痛不明顯,神疲嗜睡,精神不振,畏寒喜暖,食少腹脹,浮腫,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脈沉細。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分2次服。
方12
組方:柴胡9g,三棱9g,莪術(shù)9g,夏枯草15g,法半夏15g,浙貝母15g,茯苓15g,生牡蠣(先煎)15g,玄參15g,地龍12g,郁金12g,陳皮5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恢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偶有胸悶,頸前結(jié)節(jié)質(zhì)硬,舌淡紅,苔白,脈弦。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分2次服。
方13
組方:方
①柴胡10g,黃芩10g,知母10g,夏枯草10g,連翹10g,板藍根10g,黃連10g,丹皮10g,梔子10g,白芍10g,玄參12g,生石膏(先煎)20g。
方
②柴胡10g,赤芍10g,白芍10g,連翹10g,枳殼10g,竹茹10g,浙貝母10g,海浮石12g,制半夏6g,牡蠣30g,海藻30g,昆布15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方
①用于肝郁胃熱型,方
②用于肝熱痰濕型。
用法:兩方均日1劑,水煎服。
方14
組方:黃芩12g,黃連5g,板藍根30g,連翹12g,牛蒡子9g,玄參9g,桔梗6g,升麻6g,柴胡9g,僵蠶9g,夏枯草15g,貝母12g。
加減:
⊙高熱者,加石膏(先煎)30g,知母9g,山梔子9g;
⊙大便秘結(jié)者,加全瓜蔞15g,玄明粉3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起病急,高熱寒戰(zhàn),頭痛咽痛,頸部腫痛,膚色微紅,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用法:水煎2次,藥液混合后早晚分服,每天1劑。
方15
組方:金銀花15g,連翹15g,板藍根15g,白花蛇舌草30g,玄參15g,丹皮9g,柴胡10g,制香附10g,浙貝母15g,夏枯草15g,海蛤殼(先煎)30g。
加減:
⊙高熱,加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5g,生甘草6g;
⊙肝火亢盛,加山梔子10g,黃連5g;
⊙伴甲亢見陰虛陽亢之象,加生地黃15g,枸杞子15g,白菊花10g;
⊙中期伴甲減而有陽虛之證,去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玄參、丹皮、夏枯草,加制附子(先煎)6g,黃芪30g,干姜6g,仙靈脾15g,白術(shù)15g,豬苓15g,茯苓15g,澤瀉15g;
⊙后期遺留小結(jié)節(jié),去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玄參、丹皮,加生牡蠣30g,黃芪30g,黨參15g,丹參30g,三棱10g,莪術(shù)10g,白術(shù)15g,茯苓12g。
主治:亞急性甲狀腺炎。
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