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在《新中醫(yī)》1991年第3期閱讀到由河北保定市第二醫(yī)院李玉環(huán)、毛正民、李勝芝等撰寫的“穴位點刺治療小兒腹瀉”一文,深受啟發(fā),驗之臨床多年,每每獲效?,F(xiàn)將此法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取穴:止瀉三穴。止瀉一穴在大拇指橈側(cè)第一、二指骨彎指橫紋頭處。止瀉二、三穴分別在食指第一、二和二、三指骨彎指橫紋頭處。針時屈指或伸直取穴均可。
治法:傷食瀉或單純性消化不良,針雙手一、二穴點刺出血,為瀉法,隔天1次;脾虛兼消化不良腹瀉,針雙手一、二穴點刺出血為瀉法,三穴點刺不出血,為補法,隔天1次。
療效:患病1周內(nèi)針1次即愈,患病1周以上針2次即愈,患病3周以上應針3次以鞏固療效。
注意事項:針刺用五分毫針即可,在治療期間停服一切止瀉消炎藥,囑家長須掌握3小時以上才喂奶或進食,2次進食中間加喂淡糖水或白開水,以減少腸胃負擔,使哺乳和飲食有規(guī)律。
體會:止瀉三穴均為經(jīng)內(nèi)奇穴。一穴位于手太陽肺經(jīng),二、三穴位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肺主宣發(fā)肅降,通調(diào)水道,肺為水之上源,手太陽肺經(jīng)屬肺而絡大腸互為表里。點刺這3個穴位可起到“利小便而實大便”,調(diào)整胃腸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