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兒科 陳自佳
審核:吳力群
“我的孩子不愛跟小朋友一起玩兒,還不怎么愛說話,是因為性格內向?還是孤獨癥?”
內向是一種性格特征,是個體相對較為穩(wěn)定的氣質特征。性格內向的孩子通常是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會出現(xiàn)膽怯和回避,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通常不會有社交交流的問題。雖然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但會交到跟自己有共同興趣的好朋友。當然,性格內向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培養(yǎng)他們廣泛的興趣。
而孤獨癥是孤獨癥譜系障礙這一類神經發(fā)育障礙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疾病。患有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兒童常表現(xiàn)為社交障礙、語言障礙以及行為刻板。無論在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這類患兒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交流障礙。叫孩子的名字他也不會搭理,不會或很少與人目光對視,和同齡人互動較少或沒有興趣;同時還伴有重復刻板行為和狹窄的興趣,比如喜歡看旋轉的東西、玩塑料袋,反復坐公交車、上下樓梯等等。除孤獨癥外,孤獨癥譜系障礙還包括了不典型孤獨癥、阿斯伯格綜合征和衰變性精神障礙。其中,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不論是智力、語言,還是在數(shù)學、音樂、記憶等某方面的天賦,都會明顯超出正常人,從而導致了孤獨癥譜系障礙中的“孤島”現(xiàn)象。雖然孤獨癥譜系障礙中各種疾病的表現(xiàn)不盡相同,但均具有社交的異常。
孤獨癥起病于嬰幼兒時期,通常三歲之前就表現(xiàn)出與同齡孩子不一樣的特征,絕大多數(shù)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藥物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孤獨癥患兒改善煩躁不安的情緒、沖動的行為及一些共患癥狀或疾病,但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改善社交障礙這一類核心癥狀,康復訓練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段。孩子越小,神經發(fā)育的可塑性越強,因此,父母對孩子要細心觀察,掌握孩子生長發(fā)育情況、語言能力、行為方式和特點等,若懷疑為孤獨癥,應及早就醫(yī),及早干預。
中醫(yī)治療孤獨癥多從腎、腦入手,認為其屬本虛標實,痰、瘀是導致神智不開的病理因素。除口服中藥外,還可以通過針灸、推拿、耳穴壓豆等外治療法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