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其中以淺表性膀胱癌(SBC)較為常見。尿道等離子電切術(TURBT)為治療SBC的重要術式,但術后存在一定的復發(fā)風險,對患者預后影響較大。目前臨床上為降低SBC患者術后復發(fā)率,多采用用膀胱灌注化療藥物輔助治療,其中吉西他濱是具有靶向抗癌作用的藥物,能夠抑制膀胱癌細胞,預防腫瘤復發(fā)。那么,吉西他濱膀胱灌注效果怎么樣?
膀胱癌(BC)是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tǒng)癌癥之一,其癌癥相關病死率位居13位,其中約75%的患者被診斷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目前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是治療NMIBC的首選方案,因術后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及進展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情緒功能和認知功能產(chǎn)生嚴重負面影響,因此,降低NMIBC復發(fā)率和進展率至關重要?,F(xiàn)今通常輔以術后化療藥物如吉西他濱(Gemcitabine)、表柔比星(Epiru-bicin)、阿霉素﹑順鉑等進行灌注治療,清除術后殘留的腫瘤細胞,降低復發(fā)率,以達到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目的。
吉西他濱屬于阿糖胞苷類似物,能夠在人體細胞內(nèi)轉變?yōu)榱姿峄x物,對腫瘤細胞DNA聚合酶進行抑制,將腫瘤細胞增殖阻斷在S期與G期內(nèi),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吉西他濱分子量低、脂溶性高,能夠被腫瘤細胞吸收,并在進入機體循環(huán)后被有效清除,毒副作用小。吉西他濱膀胱灌注治療局部藥物濃度高,藥物直接接觸膀胱黏膜,有利于增強抗癌活性,于術后應用能夠作用于未徹底切除或殘余腫瘤,提高根治效果,預防腫瘤復發(fā)。
法選取84例老年淺表性膀胱癌(SBC)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2組均進行尿道等離子電切術(TURBT)治療,術后7d觀察組采用吉西他濱膀胱灌注治療,對照組采用等量0.9%氯化鈉溶液膀胱灌注治療。術后8周比較2組臨床療效、sICAM-1、sVCAM-1水平、腫瘤標志物〔膀胱腫瘤抗原(BTA)、糖類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 、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FG)及毒副作用發(fā)生率,且記錄術后1年復發(fā)率。
結果:觀察組治療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術后sICAM-1、sVCAM-1、BTA、CA125、CEA、FGF、VEFG水平、復發(fā)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毒副作用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此得出結論:在老年SBC患者術后采用吉西他濱膀胱灌注治療效果確切,能夠降低血清slCAM-1、sVCAM-1、FGF、VEFG及腫瘤標志物水平,抑制SBC進展,降低復發(fā)率,改善患者預后且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