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探索 2022-12-26 11:41
他們發(fā)現(xiàn),每年有74噸的MP從空氣中沉降到奧克蘭,相當于300多萬個塑料瓶。
在過去的70年里,全球生產了83億噸塑料,只有9%被回收,其余91%要么被焚燒要么被釋放到環(huán)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垃圾會通過環(huán)境風化作用降解。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MP),包括顆粒、纖維或薄膜形態(tài),而環(huán)境中的微塑料的數(shù)量明顯多于尺寸較大的塑料顆粒。
直徑小于0.1μm的塑料可以進入細胞以及穿過血腦屏障,并且很有可能積聚在性腺、肝臟、大腦等重要器官中。目前已經在人類胎盤、肺部等檢測到微塑料,由于
免疫系統(tǒng)無法清除合成顆粒,因此長時間暴露于MP可能會導致出現(xiàn)慢性炎癥和腫瘤的風險增加。由此看來,空氣中存在的MP顆粒對于人體健康來說是一個隱形的威脅。
來自新西蘭的研究團隊借助于復雜的化學方法,發(fā)現(xiàn)并分析了城市中直徑小至0.01毫米的MP顆粒,并首次計算了城市空氣中MP的總質量,他們發(fā)現(xiàn),每年有74噸的MP從空氣中沉降到奧克蘭,相當于300多萬個塑料瓶。相關研究成果以“Evidence and Mass Quantification of Atmospheric Microplastics in a Coastal New Zealand City”為題,發(fā)表在ACS Publication上。
圖1 研究成果(圖源:[1])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收集了新西蘭大氣中的MP沉積樣本,微塑料樣本肉眼不可見,他們借助于發(fā)光有色染料來識別MP,并通過熱處理方法對其質量進行分析,研究時間超過9周。
通過熒光顯微鏡鑒定,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奧克蘭地區(qū)兩個采樣點大氣中的MP沉積速率平均約為4885MPs/m2/天,也即平均每天每平方米的空氣中能發(fā)現(xiàn)4885個微塑料顆粒。住宅區(qū)的微塑料沉降率為33495MPs/m2/天,城市站點觀察到的微塑料沉降率要更高一些,達到了5955MPs/m2/天。
圖2 住宅區(qū)和城市區(qū)每周的MP顆粒沉降率(圖源:[1])
由研究分析所得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奧克蘭地區(qū)空氣中的MP沉降率遠遠高于英國倫敦、德國漢堡和法國巴黎的空氣MP水平。
研究人員在收集到的樣品中鑒定出八種聚合物類型,PE是觀察到的最豐富的聚合物類型,占所有聚合物類型的39%,其次是PC和PET,分別占所有聚合物的26%和22%。這可能是因為PE和PET是最常見的包裝材料,PC主要用于電氣和電子應用,并且這三種材料也常被應用于建筑業(yè)。
圖3 研究觀察到的大氣中MP樣本中的所有聚合物類型(圖源:[1])
研究通訊作者、奧克蘭大學研究員Joel. Rindelaub表示,奧克蘭地區(qū)空氣中MP水平高可能與附近的海洋與風向有很大關聯(lián)。MP沉降率與海上風的相關性表明,沿海空氣中的MP可能源于海洋環(huán)境,奧克蘭豪拉基灣的海浪可能會將海水中的MP傳播到空氣中,進而污染空氣環(huán)境。此外,MP沉降率高可能也與風向有關,空氣中MP水平與來自奧克蘭西區(qū)的風向相關,而西區(qū)正是奧克蘭市中心的方向。
他還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研究人員可能大大低估了空氣中的微塑料含量,未來我們需要量化人們吸入體內的微塑料含量,而空氣是人暴露于微塑料的一個重要途徑”。
除了空氣中的微塑料,還有研究估計,我們每天丟棄的塑料垃圾其中三分之一最終都會存留在土壤或淡水中,大多數(shù)塑料會分解成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顆粒,這些微塑料顆粒會進一步分解成納米顆粒,最大的問題在于這些顆粒正在進入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對人體帶來一系列傷害?;诖耍鲇诮】到嵌瓤紤],生活中我們應該要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應用和丟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