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婦在臨近生產時總是在順產和剖宮產的選擇上非常糾結,因為在孕媽圈流傳著各種說法,比如順產的寶寶更聰明,但順產太痛,剖宮產更輕松等。其實,順產和剖宮產各有優(yōu)缺點,孕媽在生產方式的選擇上最好聽從醫(yī)生建議,不盲目聽信各類傳言。
傳言一:順產的寶寶更聰明
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順產的寶寶更聰明,因為寶寶的頭部受到產道的擠壓,可刺激腦部發(fā)育,讓大腦溝回變得更深,因此會更聰明。于是,很多寶媽為了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便咬牙堅持順產,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實際上,不管哪種分娩方式都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商,決定智商高低的主要是遺傳因素,而出生后的生長發(fā)育、家庭教育也是影響智力的關鍵。所以,與其糾結生產方式,不如做好以后的教育規(guī)劃。
傳言二:順產太痛,側切更要命
順產是人類分娩的自然方式,對孕婦的損傷最小,但提到順產,很多孕婦覺得太痛,難以承受。其實,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度不同,能夠耐受疼痛的可以順利分娩;如果疼痛難忍,還可以選擇分娩鎮(zhèn)痛。至于很多人擔心的“側切”,其實并非每個產婦都會經歷側切,醫(yī)生和助產士會根據(jù)產婦的具體情況,如組織彈性、胎兒大小、孕周、胎方位、胎心率等多種因素評估是否需要做會陰側切或陰道助產。即使需要側切,也不用太緊張,一般4-5天可完全愈合。
傳言三:剖宮產更輕松
其實剖宮產并沒有常人想象的那樣簡單。首先,剖宮產至少要在腹部切一個12厘米以上的切口,從腹部皮膚到子宮需要切開7層組織,待寶寶取出來,縫合完切口,麻藥失效后疼痛才剛開始,至少會持續(xù)兩三天。剖宮產不僅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還會在腹部留下一道瘢痕,術后還可能引起盆腔粘連、瘢痕憩室等后遺癥。
傳言四:是順是剖,全憑喜好
剖宮產畢竟是手術,必須有一定的手術指征,如巨大胎兒、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試產失敗、臍帶脫垂等。沒有手術指征,醫(yī)生不會輕易建議孕婦做剖宮產手術。因此,是順是剖不能僅憑個人喜好,而應該聽從醫(yī)生的建議。當然,醫(yī)生有時也會結合孕婦個人的意愿,比如有些高齡孕婦,覺得自己體力狀態(tài)不好,要求行剖宮產術,醫(yī)生就會尊重孕婦的選擇安排手術。
傳言五:剖宮產后不能再順產
這個并非絕對。做過剖宮產術以及子宮肌瘤剔除術等子宮手術的孕產婦,再次懷孕試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子宮破裂風險,但具體風險有多高,還要看前一次手術的情況以及本次妊娠過程中有沒有順產禁忌證。如果經過醫(yī)生評估,孕婦可以進行剖宮產后陰道分娩試產,且生產的醫(yī)院具備在突發(fā)情況下進行搶救的條件,就可以嘗試順產。如果不符合這兩個條件,那還是不要執(zhí)著于順產了。
傳言六:順產會使陰道變松弛
很多人認為順產會引起漏尿、陰道松弛等后遺癥,而剖宮產就不會。其實,上述問題的產生并不完全是順產導致,主要是盆底肌出了問題。但不管是剖宮產還是順產,都會對盆底肌造成或多或少的損傷,只是順產時,盆底開口在分娩過程短時間被擴增,對盆底帶來的傷害是直接且明顯的。不過,產后6-8周可開始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幫助寶媽改善這些情況。
(據(jù)大眾健康報、女性保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