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核藥物應用較普遍的有:①利福平:為非常熏要的抗結核藥物,臨床上有時也用來治療急性感染特別是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它的腎毒性作用一般均為急性問質性腎炎,僅有少數患者由于連續(xù)應用利福平過程中發(fā)生腎功能衰竭。而絕大多數發(fā)生在間歇用藥時,其特點是在治療1~6個月后,停藥1~2周再用藥,可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如果用藥時間長,停藥時間也長,再用藥,癥狀還可加重。出現(xiàn)類似流感樣癥狀,頭暈、寒戰(zhàn)、發(fā)熱、皮疹、血嗜酸粒細胞增加,血小板下降等,尿檢可見尿蛋白、紅細胞和管型?;颊哂忻黠@的腰痛和高敏反應,提示其與一般藥物性腎損的區(qū)別。多數患者停藥后可完全恢復,但也有一少部分為永久性腎臟損傷。病理可見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壞死或退行性病變.少數患者可見C3,c4沿腎小管基膜沉積,部分患者可在血中找到抗利福平抗體。利福平所致的腎損害機制雖然還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證據表明免疫反應的存在。多數為抗原抗體結合所致的免疫損傷。
②乙胺丁醇:少數情況下可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停藥后可自行緩解。極少數出現(xiàn)持久的腎功能損害。病理改變亦為間質性腎炎。由于該藥能降低尿酸清除率,國內以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安普比林及保泰松等多見。多年來,由該類藥物引起的腎臟損害始終不少。國外報道,在慢性腎功能不全中的20%患者由該類藥物所致。腎損害的臨床類型見表13一6。發(fā)病一般女性較男性高6倍,年齡多在30~50歲之間。所謂止痛劑綜合征是指由于濫用止痛藥之后所引起的腎病、貧血、胃潰瘍、早熟、月經過多、動脈硬化等一系列臨床癥狀?;颊呖沙霈F(xiàn)m尿、輸尿管絞痛、蛋白尿、管型尿、心臟擴大、液體潴留及代謝性酸中毒。約有一半的患者血壓升高,這與腎動脈狹窄和血栓形成有關。臨床上,整個病程比較緩慢,超過數年,當血肌酐清除率降低至60ml/min時,20%患者出現(xiàn)繼發(fā)性痛風。也可常見營養(yǎng)不良,有1/3患者同時出現(xiàn)泌尿系感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