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如果將書法比作一棵大樹,那么篆書是其根,隸書是其干,楷書是其枝,行書、草書則是其花葉。
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說明,篆書是書法的根本,而隸書緊接篆書,也是富有古意的書體。
所謂篆籀,篆是小篆,籀是大篆的一種,二者都是純中鋒行筆,所以,篆籀筆法實際上就是中鋒行筆的骨法用筆,也即所謂“篆畫中實”的用筆方法,渾勁淳樸,古意盎然。
魏晉小楷,因去古不遠,筆法體勢中還保留較為濃厚的篆籀意。特別是王羲之的小楷,點畫淳厚,用筆清腴,筆畫中段粗細變化不大,體現(xiàn)了篆法特征。
唐人楷書中,篆意濃厚者首推虞世南,其書圓潤豐美,筋骨內含,畫之中段粗細變化也不明顯,轉折處圓潤有力,也是典型的篆籀筆法。
而行書中,最能體現(xiàn)篆籀筆法者,非顏真卿莫屬。在“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中,懸鋒飄落,精氣內含,干渴之筆,尤見神采,使轉運之際,全用中鋒篆法,勁氣內斂,這種篆籀筆法在行書中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書法藝術一向注重內在美,點畫的分量、厚度、質感、氣息等是其重要元素。書法以質厚為本,篆書筆法筋骨內含,隸法筆意古質厚重,能旁通篆隸,自然結構淳古,使輕勁逸。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