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介紹:“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健體” 。又因人參鬼、神草、地精、土精;上有紫氣、下有人參,在好多風水學上來看,人參也具鎮(zhèn)宅除邪氣之說;因此好多朋友天南地增強的朋友們開始了盆載人參,一是欣賞觀賞;二是試試鎮(zhèn)宅效果;
盆栽人參其實現(xiàn)在很盛行,網(wǎng)上資料也很多,但都過于簡單或沒有技術參考,接下來,小編以參農(nóng)為基礎再結合專家提議寫出此人參盆栽技術,供喜歡盆栽人參的朋友們參考:雖有朋友直接買參苗或一兩年根的移載,但也適合。
一、參盆的選擇:
一般選用直徑25cm左右的泥盆,也可根據(jù)參栽的大小適當調(diào)整。盆深度要在25厘米左右,不能小于20cm。盆底必須有出水進氣孔。這里特別說明,有的人在花盆的下面放一個托盤,直接向那里澆水,時間稍久易爛根,使人參使死亡。
二、參土的選擇:
人參是宿根植物,在土壤中連續(xù)生長幾年對土壤肥力消耗較大,因此必須選擇肥沃含有機質豐富的腐殖土栽種人參。可待選用柞樹、椴樹為主的闊葉林或間生杏條的針交林以下的黃砂腐殖土及黑砂腐殖土。農(nóng)田土也可以但必須保持一定的通透性。含砂量在1/3~1/4土壤,PH值為5.5~5.6的微酸性土壤對人參生長發(fā)育最為有利。當土壤酸性過高時,可在其中加一些石灰或草木灰,當土壤堿性過大時,可加入適當?shù)牧蛩徜X、硫酸亞鐵、腐肥等。
參土選擇好后,要進行土壤消毒,其中最經(jīng)濟實用的消毒方法是日曬消毒。日曬10-12小時(45-45℃)以上一般就能殺死土壤中的病菌。也可以采用化學方法進行消毒,藥劑清毒用含甲醛36%~40%的福爾馬林液,加水50倍后噴濕土壤,經(jīng)密閉1-2個月再晾10天左右,待無異味時可以使用。
土壤清毒后可在其中加入過石(過磷酸鈣10g/盆,腐熟的餅肥10~15g/盆,骨粉10~15g/盆作為基肥。
三、人參種栽的休眠處理及參籽的后熟及催芽
種子處理(催芽):
催芽時間上年的種子不能遲于7月中旬,當年的水籽最晚不能超過8月上旬,催芽時可相應在砂土中保持 一定濕度進行炸口,十五天左右翻動一次,在種子裂口前保持18~20℃;裂口后保持13~15℃約經(jīng)3-4個月基本全部裂口。胚率達到60%以上,用純砂催芽要特別注意水分調(diào)節(jié),含水量越大,發(fā)芽率越低,最好保持 在相對濕度5-7%之間,催芽時應注意通氣良好,以利于種胚發(fā)育,砂土過濕時,可置背陰處晾一晾,不宜強光暴曬、保持溫度相對穩(wěn)定18 ± 2℃,溫度太高會影響種胚發(fā)育,溫度超過30℃時,種子多數(shù)腐爛。完成種胚形態(tài)后熟的參籽,需第二年春天栽種,南方城市可將其置冰箱(-3~-5℃)20-50天進行低溫休眠,沒有冰箱的,在北方可將參籽用塑料袋裝好,外套木盒,木盒內(nèi)空間充滿鋸末或落葉或碎紙片,置室外背陰處。木盒外最好再覆蓋一些保溫材料。(袋內(nèi)溫度約在-5℃左右)保持20-50天完成代溫休眠即可栽種。
2.人參的休眠處理
休眠時間需在-3℃至-5℃以下,經(jīng)過3個月左右的時間,方法是把參苗放在一定濕度的土里,或者放在塑料袋內(nèi)放置在上述溫度條件下。(塑料袋內(nèi)參栽最了用洗凈的苔蘚包好)用赤霉素80-100ppm浸芽胞10-20分鐘效果更好。萌發(fā)和生長溫度15至25℃之間。而短時間能耐29℃高溫。一般土壤溫度在17至25楚雄為最好。生長發(fā)育期200天左右,南方只要打破休眠有生長條件的可以生長,完成一年的生長枯萎后即可收獲或作為下一年的種栽。
四、栽培方法
點播,3*3cm或4*4cm,覆土深度在3~5cm之間,打破休眠后的參栽可平栽、斜栽也可以立栽。選用哪種栽植 方法要根據(jù)具體條件,如室內(nèi)溫度、參盆的大小而定。三種栽植方法,參根在土壤中擺放的形式不同,入土深度不一,受土壤濕度的影響,對環(huán)境 條件 的反應各有不同。平栽的參苗根系分部在8~10cm的土層中,斜載的參苗根系分布在10~15cm的土層中,立栽的參苗根系分布在10~20cm的土層中。在室溫低,濕度大的條件下栽人參長的好,在干燥的室溫內(nèi),斜栽和立栽的人參生長健壯。沒有角度的栽參叉叉參多,總之不論選用哪種方法種植,芽 胞以上的覆土層為5-6cm,栽植的人參完成生育期180~200天后自然枯萎無論大小均可以食用或藥用。
人參果成熟后為紅色,每株10-100粒,待果實完全成熟后(花柄枯萎)可將人參果取下,捏云果肉可以做為保健藥品制成各種飼料,家族中可以用水煎之加糧服用,具有和人參根同等的效果。
栽參時應選用健壯、根、蘆完整、無病參苗做種栽,防止日曬、風干、復土時要防止卷須,深淺要一至,未栽參的土壤不易淺水過量,這樣可以防止土壤發(fā)粘、板結。
播種時應選用籽粒飽滿胚胎發(fā)育完全的種子,覆土要深淺一致,深度適宜,過淺易于干芽,過深不利出苗。
五、水和肥料
人參對不同土壤含水量要求不同,砂質土壤以20~30%為宜,腐殖土出苗期40%為宜、生長期35-40%為宜,后熟期45-50%為宜。
人參發(fā)育所需的礦物質營養(yǎng),主要從土壤中獲得,根據(jù)氮、磷、鉀的不同生理作用以及地上地下各部分生產(chǎn)的相關性。生育期要注意施用氮肥,使人參葉生長繁茂以利于觀賞,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開花結果和根的生長期應使氮肥減少并增加施磷鉀肥。在人參生長期間根據(jù)生長情況的酌情追施一些精肥。
六、光的調(diào)整
人參喜散射光、忌強光、直射光、喜弱光。同時與溫度相關,溫度低可耐強光,在室內(nèi)的盆栽人參,只要調(diào)換一下盆裁人參的位置來調(diào)節(jié)光照即可。室外栽培的盆栽人參要設陰棚,夏天不要漏雨,棚子一般在9:30分到晚上4點庶上(也可以不取下來,棚子一般高于參盆表面1米左右為宜)。
七、盆栽人參的病害和防治
黑斑?。ò唿c?。┑姆乐沃饕沁x 留無病種子,實行種子消毒,消滅原土壤病菌,適時調(diào)節(jié)日光。保持 生長環(huán)境 相對干燥 ;人參銹腐病。全年都可能發(fā)生,防治方法:
一是在移栽時嚴格挑選無病苗和無傷口苗栽種,避免參苗帶菌傳染蔓延;
二是參苗消毒,移栽時最好用多坑霉素200ppm,浸根10分鐘,取出后栽植;
三是土壤消毒,在移前每盆用0.5~1g多菌靈放于盆內(nèi)翻動均勻 。
人參立枯病的防治:
一是種子消毒;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裝盆時拌0.5g五氯硝基苯于5厘米深的土層里,然后再播種。
八、多莖參的培養(yǎng)方法;
選用優(yōu)良的參籽:大籽、大苗給予相應的強溫、強光、水和肥料并精心 管理 ,就可以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雙莖或多莖參。
激素的刺激:用赤霉素、石油助長劑、三十烷醇、B9等藥物處理種子、種苗或噴灑葉面,均可獲得多莖參。b9是一種生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人參有增莖、矮化、提高產(chǎn)量等作用,從五至六月進行葉片噴灑,其水溶液(3000~4000ppm)每盆根據(jù)參株的數(shù)量噴100~200ml,每一旬左右噴一次,一年4~5次,多莖參率可高達35~40%。
人為誘導 :時間一般在每年6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一方面出雙莖率高,另一方面此時肉眼能看見新的更生芽的位置,此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操作,簡便易行。在處理時,二、三年生的參苗最佳。如果三年生參盆換土,栽參的芽胞飽滿,移栽后保持的雙莖率高,最好在播種時采用點播、株行距5*6cm為好,每盆約3-4株。
挑牙工具的制作:用10cm的細木棍(竹筷也可),一端削細,再于細端尖頂釘入一大頭針,外留1cm的針帽即成。
挑牙時手握木柄,以針帽勾挑芽胞(保持參芒不動),雙莖參生長2-3年,單株可增重30-50%,培植多莖參應加施水肥,延長光時間。
注意事項:挑芽胞時手要輕、準、不要損傷參苗、蘆頭和參艼;防止傷口染?。惶粞繒r,可沾藥消毒;挑芽時間要掌握好,過早芽胞小看不見,過大營養(yǎng)消耗大,傷口大,而且新胞不易生長,培植多莖參要根據(jù)具體情況 選擇最佳時間。
通過以上講述 ,我想搞盆栽的朋友們 應該懂了 從土質 從濕度 漫度 陽光幾個方面參照 即可 ,雖好多朋友在網(wǎng)上買的土,但還是建議根據(jù)消毒步聚進行操作,狀參不是養(yǎng)花,有光有水就活了,需要的知識多了,也希望搞種植的朋友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