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母親的素養(yǎng),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為爸爸們開脫嗎?難道父親就能沒素養(yǎng)?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在實際的教養(yǎng)中,主角基本上是母親。當然也有爸爸或者奶奶帶的孩子。
所以,我們說的這個母親,更廣泛的意義就是陪伴孩子成長的親人,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這幾天讀了梁曉聲老師的一篇文章,里面寫到自己的母親,讓人感懷不已。
“我家雖然非常窮,但母親還是非常支持我讀書,窮日子里的讀書時光對我來說是最快樂的。當時家中買菜等事都由我去做,只要剩兩三分錢,母親就讓我自己留著,那時兩分錢可以買一斤青菜。
我拿著這些錢去看小人書,《紅旗譜》在同學(xué)那里借來讀過后,才知道還有下集,上下兩部加起來一塊八毛多一點,我非常想看這本書的下集。當時正讀中學(xué),我下了很大的決心才鼓起勇氣去找母親要錢。
那天下午兩點多,我來到母親做工的小廠。進去一看,原來母親是在一個由倉庫改成的廠房里做工。
廠房很熱,每個人都戴著厚厚的口罩,所有母親戴的口罩上都沾滿了紅色的棉絮,頭發(fā)上、臉上、眼睫毛上都是,很難辨認哪位是我母親。
后來母親的同事幫我找到了她。見到母親,本來找她要錢的我,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母親說:“什么事說吧,我還要干活?!?/span>
“我要錢?!?/span>
“你要錢做什么呀?!?/span>
“我要買書?!?/span>
“梁嫂你不能這樣慣孩子,能給他讀書就不錯了,還買什么書呀。”母親的工友紛紛勸道。
“他呀,也只有這樣一個愛好,讀書反正不是什么壞事?!?/span>母親說完把錢掏給了我。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古往今來,那些優(yōu)秀的人背后,往往站著一個了不起的母親。
孟母三遷、陶母退魚、歐母畫荻、岳母刺字。
這些母親不是大知識分子,不是有錢的商人,更不是權(quán)貴。
她們只是一些普通的女人,但是她們卻比誰都重視孩子的教育。
從這里能夠看出素養(yǎng)及眼界的高低,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每個人生下來開始,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一個孩子生活在家庭里,身邊的長輩親人,他們是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對待生活、對待他人,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小時候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所以她相當于是我的母親一樣。
如今細細回想,就會看到她對我的影響無處不在。
她如今77歲了,還常常做農(nóng)事,沒有讀過書,只進了幾天學(xué)堂,不會寫自己的名字,能做一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
奶奶年輕的時候是村里的勞動模范,非常的勤快。所以,我從小就比我身邊的小伙伴要多做很多的事情,大大小小的農(nóng)活我都要做,上山砍柴,下地收割的活都能做。
離開家鄉(xiāng)之后,來到城市里,還是習(xí)慣了一刻不閑地去忙著。
有時候我跟朋友說,我的家里雖然很窮,沒有給我買房買車,但是給了我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勤奮。就是靠著這兩個字,我勤快的學(xué)習(xí),馬不停蹄地讀書,勤快的工作,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在孩子的教育上,文化水平越高越好嗎?
前幾天有一個媽媽留言說:我的文化水平不高,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教我的孩子。
其實,真的不要覺得文化水平跟養(yǎng)孩子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因而感到自卑。
如果不用心,就算是博士也養(yǎng)不出好孩子。
而用心了,小學(xué)文化的媽媽也有自己的好招。
《焦點訪談》節(jié)目曾介紹過世界中學(xué)生奧數(shù)金牌獲得者安金鵬的事跡。
他家里極窮,考取了重點中學(xué),卻沒有錢上。
父親說讓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學(xué)還沒有工作呢,更何況你能不能考上大學(xué)還不知道。
但母親堅決不同意,將家里唯一的一頭驢賣了。孩子在中學(xué)里是唯一一位連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連肥皂都用不起的人。
照這樣來說孩子全靠自己了吧?當面一問才知道,雖然這位母親連小學(xué)都沒有畢業(yè),但她卻讓自己的孩子在小學(xué)之前就把四則運算做得滾瓜爛熟。僅此一點又有幾個大學(xué)畢業(yè)的父母能夠做到呢?
安金鵬在文章里寫道:“母親常對我說:‘媽沒多少文化,可還記得小時候老師念過的高爾基的一句話———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xué)哩!你要能在這個學(xué)堂里過了關(guān),那咱天津、北京的大學(xué)就由你考哩!’
如果說貧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學(xué),那我就要說,我的農(nóng)婦媽媽,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導(dǎo)師……“
孩子的三觀就是在母親的影響下形成的。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他們通過學(xué)習(xí)和觀察,模仿陪伴他們成長的人的一切。甚至你說話的方式都會模仿。
一個愛看書的母親,孩子也往往會喜歡閱讀,一個勤快的母親,孩子也喜歡動手做事;一個喜歡打麻將的母親,孩子對麻將也是了如指掌;一個喜歡罵人的母親,孩子也會學(xué)著罵人。
我曾見過一個最奇葩的是一個媽媽常常要兒子做好飯菜,然后去叫她回家,否則就會一直打牌。后來她的兒子初中畢業(yè)就自己打工去了,他說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逃離那個家。所以他寧愿在工廠里過年都不想回家一趟。
而母親的強勢有時候會傷害一個家庭,因為一個性格強勢的母親,對家庭的影響幾乎是毀滅性的,特別對孩子的影響極大。
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一個家庭里,當父親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后,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勢甚至說一不二。而孩子總會向著同性父母一方。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
很多家庭中,關(guān)系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強勢的母親往往有個性格更強勢的女兒。
而對兒子的影響就更大了。
女人越強勢,培養(yǎng)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因為強勢媽媽的家里,當爸的一般不管事,甚至是缺位的,曹雪芹有一句話叫“不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就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說的很有道理。
在很多家庭里,母親永遠是那強勁的風(fēng),基本看不到爸爸的身影,聽不到爸爸的聲音,這樣的榜樣,只會讓兒子變得懦弱。
比如兒子會經(jīng)常觀察我和他媽媽的關(guān)系,如果媽媽有一天因為我犯了錯不高興,訓(xùn)我的話,他就在一旁緊張地看著。
幸好,我們家這樣的時刻不多,而妻子也是溫和而善解人意的。
不是每一個媽媽天生就會做媽媽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努力,做一個好媽媽。
保證家里有一個利于孩子安靜學(xué)習(xí)的生活氛圍,能夠讓家里多一份書卷氣。
能夠多花點心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鼓勵安慰……
一個好的母親絕對是對自己有要求的母親。
陪伴孩子一生的習(xí)慣、品格、能力,就是在母親的影響和教導(dǎo)下一步步形成的。
而這些,往往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