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真?zhèn)饕豢獭康?47期:史欣德-經(jīng)方苓術(shù)劑探討



          講者簡介


          史欣德,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員,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開發(fā)交流中心名老中醫(yī)學術(shù)傳承臨床應(yīng)用基地特聘專家。曾任國家教委、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史文獻重點學科方劑文獻方向?qū)W術(shù)帶頭人等。長期從事中醫(yī)科研、教學、臨床與中醫(yī)藥的普及工作。曾主持、參加了10余項國家與省級科研課題,主編、參編著作30余部,在國內(nèi)外期刊雜志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臨床上,擅長運用中醫(yī)傳統(tǒng)經(jīng)典名方治療多種臨床常見病和疑難病,臨床經(jīng)驗豐富。


          中醫(yī)家推薦


          在《傷寒論》治水調(diào)津液的方子當中,有兩味非常重要的藥總是相伴出現(xiàn),它們就是茯苓和白術(shù)。本文史欣德老師運用生動的語言,從茯苓、白術(shù)這對藥物入手,和大家一起探討了經(jīng)方中包含這兩味藥的一類方劑——苓術(shù)劑。并從藥物組成、病因病機、主治病證、作用部位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對比,分享了自己對于苓桂術(shù)甘湯、甘姜苓術(shù)湯及五苓散等苓術(shù)劑的臨床運用心得,為我們學習研究經(jīng)方開拓了嶄新的思路。


          ■ 溫馨提示:本文約15068字,閱讀大概需30分鐘。宜泡一壺清茶,慢品。


          講稿實錄:


          今天非常高興,剛才杜新亮老師,因為他喜歡我,所以介紹有點夸張了,其實沒有那么有水平。首先要感謝我的恩師黃煌教授,又給我這次跟大家學習交流的機會,感謝我們黃士沛老師還有前面幾位我們的前輩,還有同輩,像溫興韜老師跟我算是同輩,因為我們都是師承黃煌教授的,感謝他們的精彩報告,也感謝各位在百忙之中來參會。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交流的題目大家已經(jīng)看到了,就是“經(jīng)方苓術(shù)劑的探討”,今天我們會議的主題就是經(jīng)方。這一報告是我最新準備的,所以相對來說思考得還不夠深刻,請大家多多指正。


          探討苓術(shù)劑的原因


          首先我這里講經(jīng)方的苓術(shù)劑,這里的經(jīng)方就是我們講的狹義的經(jīng)方,就是《傷寒》和《金匱要略》的方子。我今天要討論的也主要就是討論在《傷寒》和《金匱要略》當中含有茯苓和白術(shù)的這一類方劑。


          大家可能要問我你為什么要把苓術(shù)劑拿來討論呢?因為各位老師可能在臨床見到的大家都知道,我們面對的都是病人,首先當一個病人站到你面前的時候,你腦子里第一個想的是什么?經(jīng)過那么多年的臨床過來以后,其實我現(xiàn)在的看病思路是怎么樣的呢?就是當病人往你面前一站的時候,首先第一個我腦子里面反應(yīng)過來的就是陰陽。以前我們學《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的時候覺得陰陽太抽象、太籠統(tǒng),沒有太大的用。但是經(jīng)過多年臨床以后發(fā)現(xiàn),在《內(nèi)經(jīng)》當中所講的一句話,叫“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這句話的指導作用簡直太強了。也就是說別完陰陽以后我可以把這個病證,以及我腦子里最后要用的方證一分為二,就縮小了一半。所以中醫(yī)看病的最大的特點就叫執(zhí)簡御繁,也就是說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你越能把它簡單化,你最后的準確率會越高,所以我講先看陰陽??赐觋庩栔竽X子里接下來想什么呢?我可能想的比較多的就是另外具體的三樣東西——氣、血、水。其實我們再仔細翻翻《傷寒論》、翻翻《金匱要略》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在《傷寒論》、《金匱要略》當中,治水、治津液的這類方劑是占了很大比例的。當人生病以后,除了氣會亂,血會亂,水也會亂。所以我經(jīng)常講要么氣多了、少了,或者亂了;血也是如此,要么多了,要么少了,要么亂了;最后一個水也是如此,水要么多了,要么少了,要么亂了。所以我們就要調(diào)水,調(diào)水就是調(diào)人體的津液,在《傷寒論》、《金匱要略》里面教了我們很多方法。后來我發(fā)現(xiàn)調(diào)津液的方子當中有兩味非常重要的藥總是相伴出現(xiàn),就是茯苓和白術(shù)這兩味藥。


          苓術(shù)之功效


          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茯苓和白術(shù)的功效。既然我們要研究經(jīng)方,研究漢代的方,我們首先要看看古代對這兩味藥的認識。這里我列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名醫(yī)別錄》、《新修本草》、《本草衍義》、《藥性考》等等。我用紅顏色標出來的不知道大家看得見紅色的嗎?紅色標出來的就是指這個藥所作用的部位,比如說有“肌”、有“身面”、有“皮間”、有“心下”、有“腰臍”。另外用紫色標注出來的是什么呢?你會發(fā)現(xiàn)它所治療的、針對的是中醫(yī)講的邪,比如說有風寒濕、有痰水、有風水、還有濕等等,這些都是古人認為白術(shù)這味藥所具有的作用。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茯苓。茯苓所作用的部位一個是“胸脅”部位,還有“心下”、還有“心腹”、還有“腰臍”、還有“肉”,肉和肌基本上指的是同一個部位。另外它涉及到的邪包括“逆氣”、還有“痰”、“水”、“濕”。通過這兩味藥這樣一看,古代對它們作用的描述,我們再歸納一下,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白術(shù)和茯苓在病位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白術(shù)作用于肌,然后茯苓就有肉;白術(shù)有心下,茯苓也有心下;白術(shù)有腰臍,茯苓里面也有腰臍。在病邪上,白術(shù)指到了痰和水,還有濕,茯苓也是有痰、水、濕,這個是一類性質(zhì)的東西。所以中醫(yī)在治療里面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治濕是治濕的方,治痰是治痰的方,治水是治水的方,治飲是治飲的方,還是有明顯的區(qū)別的。這兩味藥大家發(fā)現(xiàn)它又能針對痰,也能針對水,也能針對濕,所以相通的地方很多。另外從功效上來看,這些我摘出來的都是原文。白術(shù)里面提到了它的作用,有除熱,還有消食,利腰臍間血,還有利津液,利小便,補氣血,止嘔逆。大家看茯苓里面有沒有?也有利小便,開胃,止嘔逆,利腰臍間血,還有補中益氣,除虛熱,生津液等等。所以這兩味藥把古代的各種本草文獻對它的描述拿來一看的話,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味藥的作用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它們才能搭檔,在一起協(xié)同作戰(zhàn),在方子里面經(jīng)常同時出現(xiàn)。所以我們把這類方子拿來做研究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經(jīng)方中苓術(shù)劑的數(shù)量


          接下來大家可能會問我,經(jīng)方當中含有苓術(shù)的方劑有幾首?大家可能沒做統(tǒng)計的話可能就不知道,我在做這場報告之前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首。一首一首翻完以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家猜猜可能有多少首?感覺上有多少首?有人說嗎?覺得多還是少?我做了一個表,做了一個歸納,在《傷寒論》里面我找到了6首,在《金匱要略》里面有9首,然后除去重復的,也就是《傷寒論》、《金匱要略》里都有的,里面有3首,這3首就是苓桂術(shù)甘湯、五苓散、附子湯,這3首方子在《金匱要略》里面也有,棄重以后加起來還有12首,所以總的來說量還是可以的,值得我們合在一起去討論一下。


          在《傷寒論》里面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當時我在想做這個題目的時候就覺得這張方子很有意思,這張方子我現(xiàn)在用來治療什么病待會兒跟大家談?wù)勎业捏w會。除了剛剛提到的三張方子以外,還有一張麻黃升麻湯,這張方子是藥味比較多一點的,比較特殊的一張方子。另外還有一張在邊邊角角里,大家可能不太通識的,可能找不到它,就是理中湯下面有一個加味法,就是當你用理中湯遇到“悸”的時候你是可以加茯苓的,相當于我給它加了一個名字——理中加茯苓湯。


          《金匱要略》里面,侯氏黑散里含有白術(shù)和茯苓,還有一個甘姜苓術(shù)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腎著湯,另外還有五苓散,還有苓桂術(shù)甘湯,另外還有《外臺》茯苓飲,還有豬苓散,豬苓散這張方子可能大家關(guān)注得比較少一點,還有茯苓澤瀉湯,還有附子湯,附子湯在《金匱要略》里面它是沒有組成的,所以這條是空的,另外還有一個當歸芍藥散,也用得非常多。


          從藥物組成探討苓術(shù)劑


          接下來我們先從藥的角度來看一下。除了苓術(shù)以外,其他加出來的藥,合并的藥我們從最少的開始看。其中豬苓散是最少的,也就是說茯苓、白術(shù),再加一個豬苓,就叫豬苓散;另外苓桂術(shù)甘湯加了兩味,甘姜苓術(shù)湯也是兩味;理中加茯苓湯加了三味,五苓散加了三味,附子湯也是三味;還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是四味,后面的《外臺》茯苓飲、茯苓澤瀉湯、當歸芍藥散都是加了四味;加的最多是麻黃升麻湯和侯氏黑散,多了整整12味。所以后面討論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前面幾首方子。最少的方是豬苓散,最大的方是麻黃升麻湯和侯氏黑散。


          我們再看一下組成藥味的頻次與涉及的方子。其中跟哪味藥合并用的最多呢?就是甘草。有6首方子里面都用了甘草。接下來第二個多的就是桂枝,還有芍藥、人參、干姜、生姜、當歸、澤瀉、豬苓,有2張方子是合并了豬苓的。另外川芎也有兩首方,黃芩2首方都在兩個大方里,另外有附子和大棗。大家明顯就看得出來跟甘草合得多,跟大棗合得少。可想而知,當你有痰、水、濕的時候,大棗這種甜膩的東西相對來說合并用的機率就會減少。


          我從藥物功效的角度再來分一下類的話,把兩張大方去掉,就剩下的這幾個小方子看一下。主要是合并了哪類藥用得最多呢?就是溫熱性質(zhì)的藥。溫熱藥主要就是桂枝、附子,還有干姜和生姜,這個合并的比較多,所以有“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上攵?,當你是水飲的時候,確實需要用很多的溫藥。接下來就是比較多的,九個頻次的,合并的補氣藥,主要是人參和甘草,有一個方子是用了大棗的。所以中醫(yī)講的氣和水、氣和血的關(guān)系大家就能理解,也就是說氣行了,氣足了,水才能行。另外還有合并利水藥,也合并得多一點,有5個頻次,也就是加強茯苓、白術(shù)治水的作用,所以它要跟豬苓和澤瀉合并用。另外還會跟當歸、芍藥、川芎合并,這三個藥都是血分的藥,也就是四物湯里面沒用地黃,這三味藥都有很好地養(yǎng)血和活血的作用。也就是說當水停的時候有可能同時伴有血也瘀,我們簡單的說法叫“水瘀互結(jié)”。我從南京調(diào)到北京以后就發(fā)現(xiàn),南方人得這類病少,然后北方得這類“水瘀互結(jié)”的人特別多。我經(jīng)常會給那些高血壓的病人,糖尿病的病人用這首“水瘀互結(jié)”的方,就是當歸芍藥散合并保和丸。因為北方從飲食習慣上和南方的區(qū)別就在于他們吃的肉非常多,吃的比較葷,大魚大肉吃的比較多,所以食積的問題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我觀察食積的話就問幾個問題:第一有沒有口臭;第二是否經(jīng)常有牙齦腫或者口腔潰瘍;第三個是不是矢氣比較多,矢氣比較臭。如果有這些問題的話,通常我會合上保和丸。完了以后剩下來的問題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病人站到你面前的話你就會想象北方人這種豪放、粗獷的感覺,他們的臉往往都是又黑、又粗、又油,好像每個毛孔里面都滲著油的感覺。所以你就知道他們確確實實都有瘀血,嘴唇也是發(fā)紫的,然后手伸出來也是又黑又紫,經(jīng)常會頭昏腦脹,所以這個腦部供血,水瘀互結(jié)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嚴重,所以我都會用這些藥合并給他們用,用完以后很多病人都說非常好,血壓控制得好,血糖控制得也比較好。其實后來我再看這個當歸芍藥散的時候,因為逍遙散我們臨床用的比較多,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用的逍遙散里面是不是也有白術(shù)、茯苓?是不是也有當歸、芍藥?其實逍遙散就是從當歸芍藥散衍變過來的,它都是水和血。逍遙散里面還加了氣分的藥,就是柴胡和薄荷。所以我把逍遙散看成是一首調(diào)氣、調(diào)血、調(diào)水的基本方,在這個方的基礎(chǔ)上,如果氣、血、水都有病變的話,你調(diào)它的比例能夠治療很多的病。另外還有理氣的藥,這個也是“氣行則血行”的問題。所以按照它的加減、合并用藥把它分一下類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類方子的治療思路、配伍的方法是非常清晰的。


          從主治證探討苓術(shù)劑


          好,這是藥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每個方子的主治證。這個是《傷寒論》里面的6首方子,紅顏色我標出來的都是和《金匱要略》有重的,《金匱要略》里面也出現(xiàn)的,然后用紅顏色星號標注的就是在《金匱要略》里面所描述的主治證。大家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這個主治證的描述就一條,所以這張方子用得好的人并不多,關(guān)注它的人也不多,因為它的主治證不廣泛。苓桂術(shù)甘湯兩條,《傷寒論》里面1條,《金匱要略》里面有1條。五苓散就太多了,僅僅在《傷寒論》里面就有好幾條,我用分號給你隔開的就是每一個條文,非常多。附子湯里面也有2條,《傷寒論》有1條,《金匱要略》也有1條,治療的病是完全不一樣的。后面的麻黃升麻湯和理中加茯苓湯也相對少一些,只有1個條文。我們先這樣看一下。在《金匱要略》里面去掉重復以后也是剩6首方子。《金匱要略》當中所涉及的6首方子也是治療的病證相對比較單一一點,只有茯苓澤瀉湯有兩個條文。


          從前面我們看完這么多主治的話,先有一個大概的概念,也就是說苓桂術(shù)甘湯、五苓散、附子湯,傷寒類的病可以用,雜病也可以用,它相對來說治療得更廣泛一點,所以說外感病可以用,內(nèi)傷雜病也能用。五苓散的主治病證是最多的,也就是說臨床上你會看到很多的五苓散證,五苓散所解決的問題相對來說也更多一點。


          從所主病及病因病機探討苓術(shù)劑


          好,看完剛才前面的內(nèi)容,條文一過,大家也沒有什么印象的。然后我們來看看首先它涉及到哪些病。在這些方子當中,有傷寒,也有中風。有太陽病,也有少陰病,還有厥陰病。也涉及到了消渴、痰飲、嘔吐,甚則霍亂、大風,還有一些妊娠的病。雖然只有12張方子,涉及的病還是比較多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它涉及的病因和病機。其實在原文當中它都有提到,首先比如說“服桂枝湯或下之”,另外的話有“若吐若下”、“發(fā)汗”,還有“發(fā)汗后”,還有“大下后”,或者“身勞汗出以后”,或者還有“應(yīng)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或灌之”等等。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類方子它的很多的誘因要么汗過頭,要么下過頭,要么吐過頭,而汗、吐、下過度的話,損傷的人體的最主要的東西是什么呢?就是人體的陽氣。所以我臨床現(xiàn)在碰到很多人鍛煉過度,最后引起心臟的嚴重缺血,然后梗塞,最后去做支架的,這類病人很多。因為以前大家認為鍛煉好,大家都努力去鍛煉,什么人能夠努力地去鍛煉?不大出汗的人沒關(guān)系。如果說平時稍微動一下就大汗淋漓的人,你要叫他控制鍛煉量和出汗的量,特別是在夏天。因為我碰到一些老年病人,每天堅持五公里、十公里地跑步,結(jié)果在大夏天的時候出現(xiàn)了嚴重心梗的問題,后來我就告訴他,我說:“老先生,你平時汗多不多?”他說:“我汗非常多,每次跑步的時候都會出大量的汗,衣服都要濕。”這個就相當于我們用了強烈的汗法。昨天晚上看了一位病人也是,小伙子看上去很壯,但是他也是汗很多的人,堅持冬天和夏天大運動量的鍛煉,煉到最后衣服都能擰出水,這個是大錯特錯的鍛煉,然后再加上減肥、節(jié)食,麻煩了。我碰到最嚴重的一個病人,最后去做了6個支架,運動完以后。所以這個我們中醫(yī)講的話太容易解釋,就是你大汗傷陽氣了。所以告訴那些平時多汗的人一定要控制鍛煉量,特別是夏天的運動量。我有一個老先生,我是2006年剛到北京的時候給他看的,然后到他裝了一個支架后我告訴他別再跑了,到現(xiàn)在為止,前兩天還來了,老先生沒有再裝第二個支架。所以有的運動鍛煉走入誤區(qū)的時候,不但沒有養(yǎng)好你的身體,反而把你的身體徹底打垮。所以我看病的時候一定會好好問問這些病人有沒有過汗的問題,所以這些問題帶來的,要么傷陽氣,另外還有傷我們中焦的脾胃,大汗傷了陽氣以后首先第一個影響的是脾胃的功能。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前面在古代的本草文獻里面描述白術(shù)和茯苓都有很好的補氣的作用,建中的作用,它們兩味藥實際上都是補的。另外還有就是說涉及到的病因提到了“心下有痰飲”,還有“水逆”,還有“子臟開”,還有“心胸中有停痰宿水”,還有“心胸間虛”,還有“寒多”等等,這些都是原文當中提到的病機。涉及的病位原文里面也有提到,比如說豬苓散,明確地告訴了你病在哪里?“病在膈上”。還有甘姜苓術(shù)湯,也就是我們講的腎著湯,病在哪里?它說“病屬下焦”。還有苓桂術(shù)甘湯,告訴你“心下有痰飲”,它部位指的都非常明確?!锻馀_》茯苓飲就告訴你是“心胸中”、“心胸間”。五苓散很有意思,它提到了“有表里證”。所以這些方有很多相同的藥,我們怎么樣來區(qū)別用,關(guān)鍵的就是在這些字當中。


          苓術(shù)劑分類的探討


          01
          從主治證探討苓術(shù)劑的分類


          好,從主治證我們來給它分分類再來看一下。


          首先有體表證,比如說我們看到的有發(fā)熱的問題,包括“翕翕發(fā)熱”也是微熱的一種表現(xiàn),還有“微熱”、“發(fā)熱”,我們涉及到的有4個方,都可以治療發(fā)熱的問題,一個就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還有五苓散,還有理中加茯苓湯,還有附子湯。另外還有“發(fā)熱五六日不解”的,也是五苓散;“背惡寒”,提到的就是附子湯;侯氏黑散提到了“心中惡寒”;還有桂枝去桂湯提到了“無汗”;還有五苓散提到了“肉上粟起”。


          第二類的癥狀集中在情志病,情志的癥狀,就是睡眠的問題。然后你們看,只有一個附子湯,因為它是少陰病,少陰病的話就有“但欲寐”的問題。其實我講的“但欲寐”不知道大家體會過沒有?反正我是體會過什么叫“但欲寐”。記得好多年前我還在南京,為什么我跟黃煌老師學習?很多的機緣巧合。每年十月份我們都會開運動會,然后我的項目就是鐵餅、鉛球,然后穿著短衫,秋天很冷,運動完以后正好看到熟悉的老師,就站在風口跟那個老師在講話。完了第二天就出現(xiàn)了嚴重的心律不齊,一上樓、一活動以后心臟就亂跳,然后我們老先生跟我說:“你虛了,吃人參?!蔽揖统匀藚ⅲ粤藘扇?,一點感覺都沒有,完全沒好。后來正好在路口就碰到黃煌教授,我說黃老師我怎么回事?然后我說我出現(xiàn)一個什么現(xiàn)象?就是哈欠連天只想睡,然后心慌氣短。黃老師看了我一眼說:“著涼了!”然后用的就是麻附細辛湯,結(jié)果吃完以后這個癥狀,當時就吃了一劑,結(jié)果出現(xiàn)一個什么現(xiàn)象?那個“但欲寐”的現(xiàn)象是什么感覺?我的睡眠原來特別好,當你得了陰寒,外邪直中少陰之后,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呢?就是我明明睡了,但是我感覺自己在淺睡眠當中,就是外面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這種體會我是第一次。當時我吃完麻黃細辛附子湯之后,一下子深睡眠,我才理解什么是“但欲寐”。“但欲寐”就是你想睡,實際上是你在淺睡眠,完全是一個晚上沒有深睡眠的,所有外面的東西都知道,這個叫“但欲寐”,根本沒睡著,所以也是失眠。所以不是說老要睡覺然后睡得很沉,兩回事,就是說睡眠不好。你們看五苓散也有“煩躁不得眠”。所以“但欲寐”和“煩躁不得眠”實際上是一樣,都是睡眠的障礙,沒有深睡眠。還有就是五苓散很多地方都告訴你“煩”的問題,“彌更益煩”、“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所以有煩的這個指征。


          第三個出現(xiàn)比較多的癥狀就是在頭、身、肢體,也就是說肢體方面的問題。比如說頭說的最多的就是有“眩暈”、“頭?!?、“目眩”、“癲眩”,還有“頭痛”、“頭項強痛”。在身體方面提到了“身為振振搖”,這也是水飲的一個表現(xiàn),還有“疼痛”,還有“骨節(jié)疼”,還有“身體重”。這個“重”我真正體會到《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里所講的“身痛”和“身重”的差異,真的是一字不差。比如說我們講桂枝新加湯,它只提到了“身疼痛”,而在防己黃芪湯它是會提到叫“身疼重”,真正地我們要明白的,因為黃煌老師在《張仲景50味藥證》里面說得清清楚楚,黃芪是補氣而利水的,這種氣虛是有水停的問題。那么大家就會問,我經(jīng)常會跟人家開玩笑,跟學生逗悶說,身重是不是身體真的重量重一點啦?然后我故意這樣逗他們,他們就說不重。我說大錯,真的身體會重,我說你們?nèi)ビ^察,當你覺得身體很重,上樓覺得非常累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比平時身體輕的時候最起碼兩斤的來去。所以我平時遇到有水停的病人我就會問,我說你上樓是不是感覺像背了很多東西一樣,是不是覺得非常重,邁不動步,她說是的。然后你給她用了這些,我曾經(jīng)用過一個防己黃芪湯,也是老年大學上課的時候,這個病人是個乳腺癌,手術(shù)完了以后,她來聽一次課我發(fā)現(xiàn)她胖一圈,聽一次課胖一圈。因為中醫(yī)里面有句話叫“醫(yī)不叩門”,醫(yī)生從來不會去給病人主動說我來給你看病,都是求醫(yī)對吧。那個我實在看不下去,我發(fā)現(xiàn)她胖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我說:“老師,你有問題啊,你這個胖得太快了。”她說:“是啊。”我說“你汗多嗎?”“汗多?!薄吧砝鄄焕郯??身體重不重啊?”“重啊。”我說“行,我開個方子給你好不好?”她說:“好。”就開了純純的防己黃芪湯,結(jié)果吃完以后,大家猜一個禮拜吃完輕了多少斤嗎?連我也不相信,輕了六斤,沒有減肥的情況下輕了六斤,所以很有意思。還有我曾經(jīng)用過完帶湯治療這個病人也是肥胖,然后閉經(jīng),白帶多的不得了,吃了一個多月的藥輕了三十斤,所以這不可思議,她的同事也覺得不可思議,以至于她就是招牌嘛。女人最喜歡減肥了,結(jié)果一看完她以后,呼嚕呼嚕她的同事全來了,都好奇她怎么減那么多。所以當身體有很多水飲的時候,身體就是有一種沉重感,真的是重量在加重。那么另外還有提到了“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另外還有“腰以下冷痛”、“四肢煩重”,看到?jīng)]有,都會有重的這種表現(xiàn);還有“手足厥逆”、“手足寒”等等這種寒的表現(xiàn)。


          另外就從外面再說到里面,還有心胸腹的癥狀,首先上面就有“氣上沖胸”,苓桂術(shù)甘湯,“胸脅支滿”。還有“氣滿”,就是《外臺》茯苓飲。還有“悸”,五苓散是治悸的王牌,還有理中加茯苓湯,別忘了。另外還有“心下滿”,心下的問題很多,要么“滿”,要么“微痛”,要么“痞”,都有相應(yīng)的方子。那么還有“身痛”,還有“腹中絞痛”,還有“腹重如帶五千錢”,就是肚子這里脹,這個就是甘姜苓術(shù)湯,后面我會講我的想法。還有“少腹如扇”,就是有冷風吹的那種感覺。還有婦人“腹中諸疾痛”,還有“胎(愈)脹”,提到的心胸腹的癥狀。


          另外還有口咽飲食的問題,有提到“消渴”、“煩渴”,渴是最多的,還有“渴欲飲水”,“汗出而渴”,還有“思水”,當然也有“不渴”的,也有“不欲飲水”的,還有“意欲飲水反不渴”的。還有咽喉癥,還有“吐涎沫”,還有“不能食”,還有“胃反吐食”、“嘔吐”,在這一類的病當中,當身體有飲邪停聚的時候,同樣是可以造成嘔吐的,所以在以后碰到嘔吐的病人,我們的腦子里面別光想到半夏。


          另外還有二便的問題,二便的問題正好兩個極端,要么尿的太多,要么不尿,一個是小便不利,要么就是小便數(shù)。所以五苓散當中還提到“小便數(shù)”,我前面在提到古代茯苓的指征的時候沒有仔細說,大家待會兒可以看講義當中我列出來了,他說小便過利的時候它能幫你塞住,當小便出不來的時候,它能幫你通開,茯苓這味藥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們在用這個腎氣丸的時候,古代的加減法當中,如果夜尿多的話,他建議你去澤瀉,但是他不建議你去茯苓,原理就在這里,它是雙向的。另外還有就是說大便可以是硬,就是不大便,不更衣,還有拉肚子,所以五苓散我們有時候也用它來治便秘,但是五苓散用的最多的就是腹瀉,龔廷賢的《萬病回春》里面治療腹瀉的第一方就是五苓散。


          在脈搏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也是兩個,也有浮,也有弦,也有沉,這些脈我們可以看到。


          02
          從作用部位探討苓術(shù)劑的分類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苓桂術(shù)甘湯的作用部位,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水、這個津液代謝的異常,這個水停的問題,其實看停在哪里,我們就要用不同的方子。比如說停在上半身的話,比如說我們的頸部,所以那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大家看一下原文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治療頸椎病的王牌藥,是治療頸椎強痛的一個非常好的藥,我用過。其實頸部這個部位,他們有人說這是人的一個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才最容易堵車的對吧?這個地方的氣血流通容易不好,水容易停住的,所以需要一些利水的藥去給它消腫,消腫就能減輕對神經(jīng)的壓迫,然后頸肩部強痛的感覺就能消失,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它作用的部位就在頸的這個部位。還有苓桂術(shù)甘湯都是在心下、胸脅這個部位,還有豬苓散、茯苓澤瀉湯。下半身的方子,最典型的方子就是甘姜苓術(shù)湯,待會兒我會舉一些案例給大家,還有一個當歸芍藥散。五苓散其實它作用的部位實際是它自己提到了表里,其實還有內(nèi)外,所以它肢體的問題和內(nèi)臟的問題如果同時出現(xiàn)的話,你可能通常要去選這個五苓散,單純體內(nèi)的水行的問題可能用到附子湯,還有理中加茯苓湯,還有外臺茯苓飲。


          結(jié)合案例探討苓術(shù)劑的臨床運用


          我舉幾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我舉的這三個案例想說明什么呢?一個是治上面的痰飲,就是膈、心胸這個部位、頭部,這個飲邪的話可能用的最多的應(yīng)該是苓桂術(shù)甘湯,最近苓桂術(shù)甘湯用它來治療各種喘、悸、暈,應(yīng)該是經(jīng)常要想到的一首方,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忘了它。最近碰到一位我們北京下面縣里面的一位女同志,也是因為嚴重的咳喘,然后過敏,長期地在用西藥,也控制得很不好,來的時候氣喘吁吁,然后咳得相當厲害,用過很多方子效果都不靈,到我這兒來的時候,前期我也用過兩三次方子,效果也不好,總之腦子里面想的都是從咳喘的角度給她解決問題。最后才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苓桂術(shù)甘湯證,我說我就用小小的苓桂術(shù)甘湯,四味藥,第一次就讓她吃的這四味藥,她當時拿到這個方子的時候說是不是藥太少了,她表示懷疑,最后回去吃了以后感動得一塌糊涂,說以前吃了那么多的方子只有苓桂術(shù)甘湯這張方子是最好的。因為這個病人有嚴重的咳喘、咯痰,還有暈的一些癥狀,后來發(fā)現(xiàn)她發(fā)作嚴重的時候確實顏面的部位是有點腫的,所以后來就調(diào)了這張方給她?,F(xiàn)在這個病人蠻好,后來我又加了半夏厚樸湯,因為她壓力蠻大的,她是當領(lǐng)導的,然后很多事很繁雜,所以給她加了溫膽湯一起用,效果似乎更好點,現(xiàn)在已經(jīng)去海南島玩去了,沒事了,來的時候本來都喘得一塌糊涂了。所以我講的苓桂術(shù)甘湯,心胸部和人體的上半部的飲邪,首先要考慮到苓桂術(shù)甘湯。但是豬苓散我不知道各位用過沒有,我以后要關(guān)注它,就是白術(shù)、茯苓加豬苓,它是止吐,痰飲在膈,然后出現(xiàn)了吐,這個沒去用過。


          接下來我們講下面的痰飲,這個飲邪如果在下面,水飲在下的話,我最近用的最多的就是甘姜苓術(shù)湯。這張方子以前關(guān)注的也不多,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關(guān)注的呢?去年還是前年,我的一位朋友,他是皮膚科的,然后有一天晚上突然給我來電話,他說:“史老師不對勁,我肚子疼的一塌糊涂,然后整個下肢,腰以下冰涼冰涼,我怎么去洗澡,怎么去泡,這個冰冷的感覺也去不掉,有什么辦法?”我說:“你把舌苔拍過來我看一下?!币豢瓷嗵σ彩窍鄬ε执笠稽c,既然是下半身的寒冷,然后突然想到這個是下半身的水飲侵犯到下部,所以我當時就告訴他趕緊去弄四味藥去,他家里面都有藥,他說沒干姜,用生姜代行不行?我說代就代吧,因為也蠻晚了,后來他想想還是不放心,又自己去買了干姜回來。吃完第二天告訴我簡直是神方,一劑藥下去,所有的指征,包括腹痛、腰痛、腿下面的寒冷感全都沒有了。所以后來我才真正地體會到這張方子的原文就告訴我們“腰中冷,如坐水中”,然后“腹重如帶五千錢”,說明這個下腹部的盆腔部位的水腫,因為寒涼造成腹部血液循環(huán)的異常以后,反射性地影響到腰,所以他的這個腰的不舒服,腰的痛和冷是因為前面的這個腹部,我們講的脾胃經(jīng)的寒濕的問題造成的。所以我們講到腰痛,千萬不要腦袋里面只想到跟風濕的關(guān)系密切,一定要問問他腿沉不沉,腿涼不涼,如果腿沉、腿涼,就這張方。結(jié)果第二次又來一位女的,然后50歲左右,結(jié)果她也告訴我說:“哎呀,我腿疼得不得了?!比缓笪揖蛦査骸澳愣亲油聣嫴粔嫲??”“誒,肚子是有點墜?!薄把锢洳焕浒??”“腰里是有點冷的?!蔽艺f:“行了,我知道了!”舌頭也稍微胖大一點,我就給她開了甘姜苓術(shù)湯,即腎著湯,吃完一個禮拜來告訴我真是意外的收獲,不但下肢的、腰腹部的癥狀明顯地緩解以外,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最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什么呢?因為女同志到了更年期以后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以前也發(fā)現(xiàn),我們那些女老師都非常漂亮,等她們一到50歲的時候,我們一看她,哎呦,真老了,發(fā)現(xiàn)什么會老啦?臉肉墜下來了。女同志臉上的肉往下一墜,就發(fā)現(xiàn)她真的是蒼老了。結(jié)果后來她吃完我這個甘姜苓術(shù)湯以后她說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奇特的現(xiàn)象,她的臉收上去了,不往下墜了,把她高興壞了,說還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其實按照中醫(yī)的想法的話,按照中醫(yī)的道理都能說得清,我們這個顏面是不是也是上焦、中焦、下焦,當下焦寒濕重的話,我們講的女人第一個衰的叫“陽明脈衰”,下焦一衰以后肉就往下墜,所以當你給她用這些健脾的、溫的、化飲的方法吃完以后,這個水濕一清,脾胃功能一健,這個臉上的肉就往上收了。所以我說這個太好了,以后碰到所有更年期的人,臉往下墜的大家都可以試試。可以問一下“你腿沉不沉?肚子墜不墜?腰冷不冷?”如果有,再按一下腿是不是容易腫,你都可以給她試,然后再問問她怕不怕姜,如果不怕姜,這張方子完全可以用。這張方子的姜和茯苓我要用各20克,然后白術(shù)和甘草我一般用各10克,它是2:1的這種用法。這個方子我現(xiàn)在用的蠻多,效果真的是非常好。


          最后一張方就是講五苓散,五苓散大家肯定用得比我都好。五苓散其實這個方子我們剛才原文提到了是“表里證”,也就是說這個外邪侵犯人體以后,它是侵犯到你的膀胱經(jīng),膀胱經(jīng)我們講是人體的整個背后,膀胱經(jīng)是最長的,從前額開始一直到整個人體的后背,大腿的后側(cè),全是歸膀胱經(jīng)管。當這個膀胱經(jīng)的體表侵犯到以后,你會表現(xiàn)為疼痛,當這個膀胱經(jīng)氣化的功能,水液代謝的功能遭到干擾的時候,它就會表現(xiàn)為突然之間的水腫。我碰到了一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水腫,也是突然來的,然后所有的檢查都是正常的,去看西醫(yī)的時候就是給他吃利尿藥,因為他太腫了,而且這個腫都是全身性的腫,包括顏面、手,包括腿,都是腫。結(jié)果吃完利尿藥,好一天,一不吃馬上就腫,來回多少次,他說“我不能天天吃利尿藥,吃了一個禮拜了還吃利尿藥”。一看腎功能什么都是正常的,沒有蛋白尿,就是一個腫的問題解決不了。后來到我那兒來,他的朋友認識我,就過來說:“史老師,有辦法嗎?”我就問了他一句話,我說:“你是不是睡覺不好?”他說:“是啊,你怎么知道?”“口干吧?想喝水吧?”“是。”“喝了也不解渴?”“對?!監(jiān)K,還有什么話說,五苓散證啊!所以我經(jīng)常跟他們講,五苓散是針對膀胱氣化功能失調(diào)的,因為表邪侵犯到膀胱經(jīng)以后它是全身性的,表里的水飲代謝都不好了,里面也有,外面也有,所以包括你的頭,上下全身性的水停的問題,細胞水腫的問題。所以經(jīng)常碰到五苓散我經(jīng)常用它來治失眠的,然后用完五苓散以后,有的病人會問我為什么睡不好,然后一看是五苓散證的時候我經(jīng)常會跟他們開玩笑,我說因為你腦子里進水了。他們都會笑,而且沒有一個病人罵我的,他們很高興,還謙虛地說是是是,是腦子里進水了。我們講“腦子里進水”是罵人的,其實就是腦細胞水腫嘛。后來我就跟他們解釋說,對于我來看,你突然之間的這個水腫其實就是一個感冒,只是一種不同的感冒,沒有表現(xiàn)為咳嗽、咽喉痛、打噴嚏,而是侵犯了膀胱經(jīng),我們膀胱經(jīng)也是表的,干擾了它的水液代謝,以水腫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這種感冒,就是五苓散證。所以五苓散就是治療這個類型造成的上下水液代謝失調(diào)的,包括頭部的水腫是不睡覺,或者表現(xiàn)為暈,內(nèi)耳膜迷路水腫表現(xiàn)為眩,如果津液上承不了的話就表現(xiàn)為口渴,如果這個水干擾到下面的話就是拉肚子,或者不尿,所以這個是五苓散為什么用的最廣的原因,大家印象也最深刻。


          結(jié) 語


          所以通過整理含有茯苓、白術(shù)的方子讓我慢慢明確,原來中醫(yī)經(jīng)方里面張仲景治水是按照部位來實施的,如果我們會找到不同部位的水飲的話,在上我們主要用苓桂術(shù)甘湯,包括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還有幾張。在下的話我們不要忘了還有豬苓散,這張方子不大關(guān)注的,我們以后要關(guān)注,還有就是水濕沉在下面的話,一定是腎著湯。全身性的大家就要考慮五苓散。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用藥的話,我們在治療津液代謝異常的一類病時也許會更清晰。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主持人與史老師對話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史老師,剛剛大家應(yīng)該感受到了史老師非常深厚的方劑、文獻的功底,她以獨到的分析,詳實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全新地試講了,應(yīng)該說是給我們展現(xiàn)了《傷寒雜病論》里的套路是很深的。這里面還有很多的套路,就有待于我們在座的各位再進一步地去挖掘。應(yīng)該說我聽了史老師非常多的課,但是每次聽每次都有新的啟發(fā),受益匪淺。好,再次感謝史老師!

          史老師

          謝謝!再說一個小插曲,我對主持人是有功勞的,為什么有功勞?我在沒有到中醫(yī)科學院的時候,他差點放棄中醫(yī)了,他是我們中藥專業(yè)的碩士,他考的是中藥,他說中醫(yī)方子用來用去覺得有效,又覺得沒效,結(jié)果我剛調(diào)過去的時候給他們上中醫(yī)基礎(chǔ),他們把最沒人聽的辨證施治那部分給我講,講完以后他就被我忽悠成功了,就開始愛上中醫(yī)了,從此以后,棄藥從醫(yī)(全場掌聲)。然后甚至于他要改成學我們中醫(yī),我說算了吧,改專業(yè)太麻煩,我們在研究生院,我說你老老實實跟著,平時業(yè)余時間來跟著學習就可以,現(xiàn)在開方開得相當棒,他的病人超級多,以至于我們曹洪欣院長都知道。他說以前在南京我還算是一小龍,四小龍南京算我一小龍,他也是我們中醫(yī)科學院的一小龍,非常好。所以說我們當老師有責任把大家忽悠成喜歡中醫(yī),這是我的責任,謝謝!

          主持人

          我非常幸運地遇到了史老師,遇到了黃煌老師的經(jīng)方。因為認識了史老師之后,我開始讀這本書,就是《中醫(yī)十大類方》。

          史老師

          我每次上課都講黃老師,你們好好感謝黃老師,沒有黃老師就沒有我今天,我們在中醫(yī)里面始終就是云里霧里地在亂轉(zhuǎn),就是準備放棄了。結(jié)果后來你看我講完課以后黃老師那是第一次來,結(jié)果我們一大幫幾十個人,很遠啊那次,說史老師一定要帶我們?nèi)ヒ娨婞S老師,那張照片咱們還留著呢,對吧?

          主持人

          還有一點就是前段時間,黃煌老師到中醫(yī)科學院做講座,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研究所最開始安排到會議室,然后我們看到通知以后,覺得你這個太小了。他說會嗎?應(yīng)該夠坐吧?我說必須得在大報告廳。結(jié)果那天他們還是安排了一個一百多人的小報告廳,但是當天應(yīng)該有去了二三百人,站都站不下(史老師:門都進去不,是要爬進去),中醫(yī)科學院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史老師:從來沒有過,全傻眼了),萬人空巷,真的是注入了一股清流,大家真的感覺到經(jīng)方的春天到來了。

          史老師

          我們原來是每次讓學生去聽講座的話是點名,按學分,你要不去的話扣分。那個是正好倒過來了,你別去了,坐不下,有好多人我說你們悠著點吧,有辦法就擠進來,沒辦法你就在門外聽著吧。所以真的是非常感謝黃老師,黃老師真正是我的恩師,所以你們大家也非常榮幸能夠聽到黃煌老師的報告,因為我比你們更榮幸,因為我跟黃老師抄了將近十年的方。還有五分鐘,大家提問題,我沒發(fā)現(xiàn)的問題大家隨便提,我回去再研究,沒關(guān)系我的臉皮比較厚,答不出來我也不難為情。有什么問題嗎?我最想知道有人用過豬苓散嗎?三味藥的豬苓散?


          十一

          互動提問環(huán)節(jié)


          提問者1

          史老師,你好,聽到你的口音就很親切,因為我也是南京上的學,我學建筑的,我是愛好者,我現(xiàn)在是建筑師,是工程家,然后我對您的這個講座特別感興趣,可以說你一下子就忽悠了我。

          史老師

          自己水平不高,但是能忽悠了你也是很好的。

          提問者1

          我覺得特別有幸能夠見到你,見到女神,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一般來說利水的話也有通便的作用,但是我也經(jīng)常用方子給朋友看個小病之類的,還有我們家也一直用在中藥治病,就是我發(fā)現(xiàn)利水藥用了以后往往都是小便多而大便堅,這個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

          史老師

          太有辦法了,問題就是你那個利水可能利得不太對,應(yīng)該如果用了利水藥以后不能干擾大便,就是說我臨床看到一個剛才沒講,就是說要用利水藥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看,就是看他的舌頭,舌頭必須是有胖大的感覺,有牙印,或者比較胖。所以我用六味地黃丸,我一定要看舌頭,六味地黃丸用了那么久,最后到清代的《續(xù)名醫(yī)類案》里面的魏之琇為什么要去發(fā)明那個一貫煎,就是因為有很多用六味地黃丸用偏差了。六味地黃丸里面有兩味利水藥,就是茯苓和澤瀉,這個一定要是舌頭光,典型的舌象一定要是舌頭胖大才能用六味地黃丸或者金匱腎氣丸。如果說這個病人舌苔少,然后整個舌頭是又瘦又窄又薄的話無論如何不要去用利水藥,一定要用一貫煎,這個一定要去看舌頭,這個是關(guān)鍵點。

          提問者1

          另外一個就是您說的還有一個出汗的問題,有些人出汗是氣虛,有一些是陽虛,還有一些濕氣重,不知道史老師對這種汗多,汗方面不是很正常的問題,能不能有效地解決?有沒有什么方子?

          史老師

          你沒發(fā)現(xiàn)剛才我在講的當中就是說原文當中涉及到汗的話只有一個無汗,沒有提到汗的問題,但是它后續(xù)在用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跟汗相關(guān)的一些毛病。因為汗證太復雜了,但是汗證我也專門研究過,因為很多原因都可以出現(xiàn)出汗的問題,出汗確確實實也是一個津液代謝的異常,很多的汗不是完全通過止汗來搞定的,有很多比如說出汗的異常,我用的比較多的包括血府逐瘀湯,它對自汗、盜汗都可以,還有黃連溫膽湯也可以治療汗證,還有其他的很多。汗證太復雜,所以還是要全身看,如果這個人完全符合五苓散的指征同時又出汗的話,當然可以用五苓散。不簡單,不簡單,我現(xiàn)在特別佩服那些自學成才的,真的很不容易。

          提問者2

          非常感謝史老師,我是農(nóng)村來的,非常幸運能聽到史老師的講課。我原來是一個基層醫(yī)生,在十多年以前也讀了很多遍《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但是都沒有很好地理解,也知道它重要。到了大概07年的時候讀了黃煌老師的書,使我豁然開朗,今天聽完您的講課,我也感到耳目一新。但是因為我臨床時間非常短,原來學習經(jīng)方和中醫(yī)經(jīng)典,都是紙上談兵,盡管我非常喜歡,在遇到黃煌老師的經(jīng)方以前我都主動放棄了。自從看了黃煌教授的一本,《中醫(yī)藥文化》開卷篇——經(jīng)方的魅力,才重新拾起了經(jīng)方。在這里我想請史老師再講一講苓術(shù)劑最常見的表現(xiàn)、最常見的癥狀,我們聽了病人的描述,我們?nèi)绾文軌虬衍咝g(shù)劑聯(lián)系起來,所以想請史老師講一下。

          史老師

          好的,你想讓我總地概括一下方證對吧?

          提問者2

          聽了病人的描述,我想知道您是怎么能夠把苓術(shù)劑聯(lián)系起來的,謝謝史老師。

          史老師

          好,我簡短地說一下,從頭往下說。第一個是頭,頭部第一個就是可以表現(xiàn)為暈,剛才講的“癲?!?、“目?!?、“暈”等等,只要有飲停的話,我覺得你就記住一句話——腦子里進水,就是腦細胞水腫。一個表現(xiàn)為暈,一個表現(xiàn)為失眠,這是飲邪的一個典型的特征。第二個就是別忘了這個地方心胸的悶、咳喘、痰飲,如果有大量的痰飲咳出來的話,你就更容易判斷,如果沒有痰飲咳出來的時候,你可能判斷的時候就難一點。既然用了苓術(shù)劑,這些東西都能利水的,它相對來說會脫水,這個舌不一定要胖大,對吧?不能干癟瘦的舌頭。接下來往下這個我們不大關(guān)注的——惡心,你會發(fā)現(xiàn)這兩味藥我們剛才在總結(jié)的時候都提到了“止嘔逆”。所以別忘了這兩味藥是可以止嘔逆的,可能會有嘔吐的癥狀,因為有飲邪也可以嘔逆。到這里,如果這個地方為飲邪犯到肺的時候,一定表現(xiàn)為咳喘;如果犯到心的話,會心悸,心神不寧,叫觸事易驚,容易一驚一乍,這個是心的問題。接下來往下的話,到肚子這個地方的話,它原文描述的非常好,叫“腹重如帶五千錢”,你想要弄一大堆鋼镚掛在你的肚子、腰這個地方的話就有一種墜感,因為水多,水多其實也是身體重的另外一種表現(xiàn)。全身的話是表現(xiàn)為重,下肢的話一定會出現(xiàn)沉重感,或者我喜歡撩起病人的腿來按一下,如果不是嚴重的話,他可能有I度的水腫。掌握這些就可以了,我就是從頭到腳按規(guī)律地去想,這就是苓術(shù)劑應(yīng)該有的一些表現(xià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個月學好中醫(yī)之第八天:瀉水方初談
          李東垣的調(diào)衛(wèi)湯是治療濕勝自汗的好方子。調(diào)...
          解決10年的耳鳴,一張方子僅用5味藥!組成:豬苓、澤瀉、茯苓、白
          五苓散的故事
          利水滲濕藥:利水消腫藥——豬苓
          倪海廈傷寒論筆記(二五五)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豬苓湯治療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