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用草綠染花心,再濕以清水,部位比花稍大些.再于綠心之邊烘以粉紅,趁未干,即以厚白粉寫花瓣.由近而遠,近花心處粉厚。
雌蕊:先以墨點,再疊石綠。
雄蕊:用厚粉寫花須。厚粉調(diào)濃藤黃點花蕊。
花莖:草綠蘸朱紅。
葉:宜用凈墨,未干時以濃墨勾葉筋。
老枝:赭墨寫上,未干時在節(jié)處撞淡石綠水。嫩葉及莖鱗芽:淡草綠加石綠少許再蘸朱紅寫上。用筆宜有回顧。
花:用薄粉蘸洋紅寫上,由近而遠,內(nèi)瓣濃,外瓣淡,花心處染以草綠,趁濕以朱紅勾瓣筋,用筆宜活。雌蕊:先以凈墨點上,再疊以石綠。
花須:純濃白粉。
花蕊:用厚粉蘸濃藤黃再蘸朱磲點上。
花莖:草綠蘸朱紅。
葉:用淡花青蘸墨寫上,須濃淡有致。
老枝:以赭墨寫上,近枝墨濃,未干時在節(jié)處撞以淡石綠水。
據(jù)《廣群芳譜》云:牡丹本無名,依芍藥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藥,因其花似芍藥而枝干似木也。最初以藥用植物記載于《本草經(jīng)》。到了唐時,牡丹已極負盛名,最著名的有產(chǎn)于姚崇家的黃色牡丹,故稱姚黃。還有潑墨紫、嬌容三變、酒醉楊妃、狀元紅、紫重樓等。后來又經(jīng)培育而形成了很多品種,僅山東菏澤就有一百余種。而洛陽自唐代就稱盛至今,古詩“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即指洛陽。
牡丹在初春時,鱗芽開放抽出花莖,莖上生葉,頂端長蕾。葉三丫九頂,近花處單組三葉,葉與莖的顏色隨著品種而異。花蕾最外層存飄帶五枚左谷,其內(nèi)是苞片,長圓形,花瓣單瓣有花一二輪,每輪五六片,重瓣的花瓣不等,有忤每花多至百片左右?;ㄈ镉纱迫锖托廴锝M成,雌蕊每花有五至十多個乳突狀,青綠色,雄蕊多圍在雌蕊周圍。
壯丹色艷蓋眾花,枝葉茂盛,花姿端麗,儀表萬方,搖曳屯姿?;^大而突出,富麗大方,花之富貴者也。古人贊“天上無雙艷,人間第一香”。其花若開盛,花主必有大喜,故人多喜愛,因名富貴花。
唐·元稹《西明寺牡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風炫轉(zhuǎn)紫云英。
自從天女盤中見,直至今朝眼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