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這個潮濕的區(qū)域、天天陰雨連綿~~~期盼太陽真的是一種奢侈的行為
別說太陽了,,連陰天都不會給你的,只有連綿的小雨,大雨,超級討厭的連續(xù)下雨~~空氣中的濕度越來越大,人體越來越重,衣服怎么也晾曬不干
在南方還有一句流行在春季的話~熬過了冬天卻凍死在春天了,
說明我們南方不僅濕氣重而且冷,當濕與到寒就變成了濕寒!春季祛濕千萬別用紅豆薏米茶,否則你越祛濕你濕氣越重
薏米(Coix chinensis Tod. )又叫:薏苡仁、苡仁、六谷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其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jīng),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
薏米仁性涼:炒制會好一些,但是本性不能完全去除!建議慎喝,尤其是有痛經(jīng),宮寒的女性朋友,這樣可能會導致加重這些情況
先說說,為啥人體內(nèi)會有濕氣?
人體內(nèi)的濕氣有兩個來源:
一種是外部來源,比如經(jīng)常住在氣候潮濕的地方,或者經(jīng)常淋雨涉水,就容易被濕邪侵襲,
還有一種,是由于人體臟腑功能不調(diào)導致的。
人體的臟腑功能(主要是肺、脾、腎)的正常運作,對水液代謝具有重要作用。
脾臟最易受到濕氣的侵襲,其所主的水液運化隨之失常,就導致濕從內(nèi)生,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大便溏泄、便后不爽、舌邊齒痕,苔厚膩等。
每次很多朋友一祛濕第一就用紅豆薏米仁,現(xiàn)在為啥紅豆薏米仁這么泛濫
1、的確有祛濕的作用(但是有點寒不宜寒體)
2、各種紅豆薏米茶袋,全部看不見原料,你知道為啥嗎??這樣你們就看不見成分了,低廉劣質(zhì)的渣料都可以做成茶袋,(你可以去看看會發(fā)現(xiàn)原料的永遠會比碎渣的貴很多)
3、建議選祛濕的原料請一定要看到原料的
祛濕建議首選茯苓、芡實
用茯苓芡實是有道理的、濕氣主要侵犯的地方就是脾胃、脾胃虛就會導致濕氣無法正常的排泄出去,脾胃好比人體的一臺抽水機,脾胃功能不好,就沒有動力把體內(nèi)的“水濕”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濕阻中焦。
茯苓:性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是一個好東西,不僅祛濕還有利水消腫,就是可以減肥,去掉你多余的水腫肉
芡實:性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jīng)。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這兩位食材都是性平,對于濕熱濕寒都是皆宜的。
推薦幾個食療組方
大棗菊苣茶
茯苓5g、芡實5g、陳皮3g、菊苣5g、大棗一粒、甘草2g
食用方法:煮水或者泡水每天攝入800ml
作用:健脾祛濕,利水消水腫、
茯苓芡實前面介紹了,陳皮一種能去痰濕健脾的食材(對于痰多咳不出來,卡喉嚨這些情況)就是痰濕,菊苣,一種利尿的食材,可以加快你排濕的速度。大棗(一定要用大棗不要用棗片)棗片都是經(jīng)過烘焙導致里面成分已經(jīng)流失,效果沒有大棗好,大棗是一個養(yǎng)胃暖胃的食材,對于南方這種濕寒天氣最有效果,甘草是調(diào)和藥效的
茯苓山藥白術
茯苓5g山藥5g白術2g
食用方法:煮水或者泡水每天攝入500ml
作用:祛濕健脾、補中益氣(但是白術味道有點重,喝不下去的建議不要用)
陳皮蓮子粥
陳皮15g,蓮子50g,小米(或者其他雜糧不要用大米)
作用:補氣健脾、和胃,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人群
祛濕很多重,體寒千萬別用紅豆薏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