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科】
自卑的調控方法
一般情況下,成功者運用的調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認知法。就是通過全面、辯證地看待自身情況和外部評價,認識到人不是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會全知全能。人的價值追求,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自身智力,努力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完美無缺。對自己的弱項或遇到的挫折,持理智的態(tài)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將其視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現(xiàn)實,這樣便會有效地消除自卑。
2.轉移法。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也最能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活動中去,可通過致力于書法、繪畫、寫作、制作、收藏等活動,從而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的自卑陰影,緩解心理上的壓力和緊張。
3.領悟法。也叫心理分析法,一般要由心理醫(yī)生幫助實施。其具體方法是通過自由聯(lián)想和對早期經歷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態(tài)的深層原因,使自卑的癥結經過心理分析返回意識層。讓求助者領悟到:有自卑感并不意味著自己的實際情況很糟,而是潛藏于意識深處的癥結使然,讓過去的陰影來影響今天的心理狀態(tài),是沒有道理的。從而使人有“頓悟”之感,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4.作業(yè)法。如果自卑感已經產生,自信心正在喪失,可采用作業(yè)法。具體方法是先尋找某件比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后便會收獲一份喜悅,然后再找另一個目標。在一個時期內盡量避免承受失敗的挫折,以后隨著自信心的提高逐步向較難、意義較大的目標努力,通過不斷取得成功使自信心得以恢復和鞏固。一個人自信心的喪失往往是在持續(xù)失敗的挫折下產生的,自信心的恢復和自卑感的消除也得以一連串小小的成功開始,每一次成功都是對自信心的強化。自信恢復一分,自卑的消極體驗也將減少一分。
5.補償法。即通過努力奮斗,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來補償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有自卑感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就要設法予以補償。強烈的自卑感,往往會促使人們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fā)展,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代償作用”。即通過補償的方式揚長避短,把自卑感轉化為自強不息的推動力。耳聾的貝多芬,成為了劃時代的“樂圣”;少年坎坷艱辛的霍英東,雖然沒有實現(xiàn)慈母的期望成為一代學子,“不是讀書的材料”的他,后來卻在商界大展宏圖。許多人都是在這種補償的奮斗中成為出眾的人的。古人云:“人之才能,自非圣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敝”,故從這個角度上說,天下無人不自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好自已,成功的路就在腳下。
自卑也許是人類的天性。人無完人,而人類自身卻具備追求完美的心理傾向,因此自卑源自人的本性。所以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為“自卑”而彷徨,要把握好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