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釋家】
孫悟空打死了六個山賊,
這六個人的名字連起來讀,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
文/魁哥說歷史
西游記中,孫悟空和唐僧的第一次矛盾大爆發(fā),是在孫悟空打殺了六個山賊后。很多人認為孫悟空太過頑劣而唐僧又太過仁慈了,所以唐僧才痛批孫悟空,導致矛盾激化。事實上這并非真實原因,當我們把六個山賊的名字連起來讀,才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
孫悟空打殺六山賊
孫悟空在五指山下壓了五百年,其實已經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再像之前那么毛躁了,這一點從取經路上孫悟空對待那些怪物的態(tài)度就能看出。剛被唐僧救出來,孫悟空也非常感激,下決心要好好護送唐僧。兩人行至山間,正好就碰到了六個山賊,孫悟空法力高強,自然是不把山賊放在眼里的,準備好好戲耍一下這伙山賊,不過當聽到山賊們自報名號后,孫悟空就直接出手干掉了六個山賊,再沒有之前的那種戲耍心態(tài)了。見孫悟空殺死了山賊,唐僧頓時不爽了,于是說下了下面這段話。
【原文】
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沖撞了你,你也行兇,執(zhí)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
唐僧這番話,一方面,責怪孫悟空大開殺戒,造了太多殺孽,另一方面,則是責怪孫悟空不顧大局,因為他孫悟空有法力在身,可以隨便打,但是唐僧可沒啥法力,要是孫悟空這么隨意行兇,勢必會禍及唐僧,所以才會說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的話語。孫悟空一聽唐僧這話,頓時心生不滿,心想我可是幫你啊,你怎么還如此埋汰我呢?
于是就開始和唐僧頂嘴了,最終兩人誰也不服誰,矛盾激化,孫悟空干脆就直接走人了,不伺候唐僧了。很多人看到這里,都覺得孫悟空頑劣難馴,這一切都是孫悟空的錯,然而當我們把六個山賊的名字連起來讀一遍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孫悟空根本沒錯,錯的是唐僧!
六個山賊名字隱藏的秘密
在山賊自爆名號前,孫悟空其實是抱有戲耍的心理的,畢竟被關押了五百年,出來后總要找找樂子吧??墒钱斅牭缴劫\的名字后,他就直接翻臉打殺了六個山賊,這是為何呢?
【原文】
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
注意這六個山賊的名字——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
粗看之下,大家可能覺得這幾個山賊的名字既不像漢人的,也不像少數民族的,非常奇怪,所以不是很理解。實際上這六個山賊就代表著佛門的六根: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也就是說,這六個山賊,其實指代的是人的六根,是如來派來考驗唐僧師徒的,而并非是普通的山賊。
取經之路異常艱難,需要頑強的毅力,所以需要六根清凈,而殺掉六個山賊,其實也就代表著六根清凈了。看到這里,很多人便理解了為啥孫悟空會打殺山賊,但這似乎也無法解釋,為何孫悟空還會因此和唐僧頂嘴?事實上,孫悟空打殺六個山賊,并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唐僧!
孫悟空之前確實狂傲,但經過五百年的關押,孫悟空的脾氣已經變好了很多了,所以如來才給他機會去往西天取經,這本身就是如來對孫悟空的看好,也就是說這六個山賊不是派來考驗孫悟空的,再說了孫悟空是妖怪又不是人,哪來的六根?所以說這六個山賊其實是派來考驗唐僧的!
大家會很奇怪,唐僧不是被選中之人嗎?為何還要考驗他呢?這就得唐僧的前幾世說起了,唐僧前幾世已經在開始去往西天取經了,結果由于他六根不凈,多次出現(xiàn)失誤,所以前幾世最終都葬身妖腹。到了這一世,如來專門派出六個山賊,就是提醒唐僧,要六根清凈,也就是說,孫悟空打殺山賊其實是為了唐僧!
不過不知道唐僧究竟是太傻,沒看懂這個提示,還是看懂了但是好面子不承認,反正就是嘴巴比較臭,一直在那里碎碎念,搞得幫忙的孫悟空心生不滿,于是才和唐僧頂嘴,最終矛盾激化。
【結語】
總的說來,孫悟空剛出五指山就打殺了六個山賊,其實并非孫悟空太過頑劣,而是因為這六個山賊背后隱藏著一個秘密!六個山賊的名字連起來讀,指代的就是佛家的六根,如來派這六人前來,是為了提醒唐僧,要六根清凈,才能成功取得真經。孫悟空懂了如來的意思,所以打殺了山賊,但唐僧卻因此責怪孫悟空,自己好心幫忙卻受到責罵,于是孫悟空便和唐僧鬧起來了,最終失望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