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譜-2980道(三)
干菜燜肉
“干菜燜肉”是浙江紹興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紹興干菜是全國著名的特產(chǎn),鮮嫩清香,與肉共煮,滋味鮮美可口?!案刹藸F肉”原是當(dāng)?shù)剞r(nóng)村婦女烹制的家常菜。民國初年,紹興菜館用干菜和助條肉加調(diào)味料制成菜肴,香味濃郁,肥而不膩,鮮美可口,吸引了大批食客,使它成為紹興城里一款著名的菜肴。 魯迅先生當(dāng)年也非常喜歡吃“干菜燜肉”,他30年代在上海時,每當(dāng)上菜館用餐或宴請親友時,都要品嘗此菜。數(shù)十年來,此菜流傳各地,不僅在浙江盛行,而且在上海,江蘇、北京和廣東的一些經(jīng)營江浙風(fēng)味的菜館中也有供應(yīng)。 干菜燜肉 帶皮豬肋肉500克,梅干菜60克,醬油2湯匙,白糖2茶匙,雞粉1茶匙,紹酒適量。 1、先將肋條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在沸水中汆1分鐘,去掉血水,用清水洗凈。干菜用清水浸透洗凈,切成1厘米長的節(jié)。 2、炒鍋內(nèi)放清水(足夠淹過肉面),加醬油后,放入肉塊、雞粉,旺火煮10分鐘,再放入白糖和干菜煮5分鐘,放味精,旺火收緊鹵汁后取出。 3、取扣碗一個,先鋪上少量煮過的干菜墊底,然后肉皮朝下排放在干菜上,再將剩下的干菜蓋在肉塊上,淋入紹酒,用旺火蒸2小時左右,至肉酥糯時取出,扣入盤中即成。 特點(diǎn): 干菜烏黑,鮮嫩清香,略帶甜味,肉色紅亮,越蒸越糯,富有粘汁,肥而不膩。 Richard:讓肉肥而不膩的關(guān)鍵是蒸制的時間,一定要足夠長;肉不要太肥(現(xiàn)代人吃肥肉的能力大大下降了,嘻嘻)。 周三金 - 《名菜精華》
干菜武昌魚
武昌魚1條
梅干菜50克
豬油、紹酒、醬油、鹽、蔥末、姜末、香油、雞粉適量。
1、將武昌魚去鱗、去腮、去內(nèi)臟,洗凈瀝干,在魚的側(cè)面劃花刀;梅干菜洗凈,切碎待用。 2、炒鍋燒熱,放入豬油,將魚兩面煎成黃色,盛出待用;將梅干菜倒入煎魚的油中炒香,盛出待用。 3、炒鍋再上火,放油燒熱后爆香蔥姜,放魚,烹入紹酒,加醬油、糖、適量水、雞粉、梅干菜,大火燒開后,用小火煨至魚熟入味,將魚盛出,剩余湯汁收稠,倒在魚上即可。
特點(diǎn): 可以采用其它你喜歡的魚制作此菜;炸魚時要抹干水份,以免掉皮。此菜制作簡單,梅干菜的香味與魚的鮮嫩結(jié)合,佐酒下飯均宜。
干燒冬筍
鮮冬筍400克
榨菜1包(80克)
醬油、糖、紹酒、胡椒粉、雞粉各適量
姜末一小撮
香油2湯匙。
1、將冬筍去根、皮,削好洗凈后放入鍋中,加涼水,煮約20分鐘,撈出,用涼水沖涼待用。 2、將冬筍一破兩開,象切西瓜那樣順著筍絲切成西瓜形;將榨菜剁成末。 3、將準(zhǔn)備好的冬筍放入七成熱的油鍋炸至發(fā)干和邊角呈現(xiàn)紅色。 4、炒鍋燒熱,放香油燒熱后加入姜末炒出香味,再加榨菜末略炒,下冬筍、醬油、料酒、胡椒粉、糖、雞粉和少量水,不斷翻炒,直至湯將盡,榨菜末附著在冬筍上即可。
Richard: 此菜甘香可口,風(fēng)味獨(dú)特。我想市場上賣的袋裝鮮筍可能也能這樣做。如果有興趣,請將試做結(jié)果介紹給我們,讓大家共同分享。
干燒雞
嫩雞一只約750克
香菇6個
姜一大塊
小蔥4根
色拉油4湯匙
生抽6湯匙
糖2湯匙
白酒5湯匙
鹽適量。
1、將雞洗凈抹干,剁成快;蔥切段;姜切片;香菇泡發(fā)后去蒂。 2、將雞、姜片、香菇同時放入沙鍋。 3、將色拉油、生抽、糖、白酒、鹽放入沙鍋拌勻;蔥放面上,加蓋,用濕布密封鍋邊,上旺火煮15分鐘,連沙鍋一起上桌即可,趁熱食用。
特點(diǎn): 用雞翅也可;不用加水;鍋蓋一定要密封嚴(yán)密;一定要用象沙鍋這樣傳熱慢的鍋制作。
干燒鯽魚
鯽魚一條約500克
蒜瓣、蔥、芹菜、姜、紅辣椒各適量
豆瓣醬1湯匙
醪糟2湯匙
生抽、糖各適量。
1、把魚收拾干凈,用刀在魚兩側(cè)劃細(xì)紋,抹干;蒜瓣、蔥、芹菜、姜、紅辣椒等配菜切顆粒。 2、鍋中放適量油燒至8成熱,放入鯽魚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干油份。 3、鍋留適量油,放姜、蒜、辣椒、芹菜炒香,然后下辣豆瓣醬,炒出紅色,加醪糟(也可用葡萄酒等),加水、生抽、糖調(diào)好味,把魚放入用小火略煮。 4、魚熟后盛起,在湯汁中加入蔥花及醋,用少許水淀粉勾芡,淋在魚上即可。
特點(diǎn): 配菜可以根據(jù)實(shí)際情況選用,用泡菜切成顆粒制作別有一番風(fēng)味;魚的種類也可多樣,鯉魚、草魚均可。
干燒鯉魚
鯉魚一條約600克
肥瘦豬肉100克
紹酒、醬油、鹽、雞粉、胡椒粉、蔥段、姜片各適量。
1、把魚收拾干凈,抹干水分,魚身兩側(cè)各劃幾刀,用少許鹽、胡椒粉均勻涂抹在魚身內(nèi)外;豬肉切成黃豆大小的丁。 2、炒鍋里放入適量油,燒至七成熱,下魚炸到魚身發(fā)黃,鏟起待用。 3、鍋中留適量底油,燒熱后,下肉丁炒酥,下鹽、蔥姜炒一下,烹入紹酒,放入魚,加適量水和雞粉兌成的湯,放醬油、胡椒粉燒沸,燒開后改用小火將魚燒至兩面入味,撈出盛入盤中。 4、把鍋中剩下的湯,用水淀粉勾芡,撒蔥花,翻炒均勻澆在魚上即可。
特點(diǎn): 魚身剞刀,以破皮為度,抹干水分,在炸制時有利保持魚身完整;肉丁煸干一點(diǎn)更香;鯉魚、草魚、鯽魚等均可做此菜。
干燒蘿卜
蘿卜500克
豆瓣醬、醬油、白糖、紹酒、雞粉、醋各適量。
1、將蘿卜洗凈,去皮,切成長3公分,寬厚1公分的條塊,在六成熱的油中炸至發(fā)軟后,瀝干待用;豆瓣醬剁細(xì)。2、炒鍋上火燒熱放油,將豆瓣醬炒酥至油呈紅色,放入蘿卜塊煸炒幾下,烹入紹酒,加醬油、糖、雞粉及少量水,改用小火燒入味,烹入香醋即可。
特點(diǎn): 新買來豆瓣醬后,一次性將它剁細(xì)比較省事。炒豆瓣醬時火力要小,在家中煤氣灶上把火力調(diào)到只剩中心小火即可。
干燒牛腩
牛腩250克
柱侯醬10克
大料2個
姜20克
蔥20克
蒜1瓣
紹酒1湯匙
糖半茶匙
醬油半茶匙
胡椒粉、香油、陳皮、上湯適量。
1、將牛肉切塊,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出洗凈待用;將蔥切段,姜切片,蒜瓣剁成茸。 2、起油鍋,把油加熱,爆香蔥、姜、蒜及柱侯醬,下牛肉炒勻,烹入紹酒,加入上湯,放大料、陳皮、加鹽、糖、醬油調(diào)好味,改用小火慢燉。 3、慢火燒煮約兩小時后,牛肉熟爛,改用大火將湯汁收干,加胡椒粉、淋香油出鍋即成。
特點(diǎn): 柱侯醬在超市中有售;上湯可以用水加雞粉或“牛肉清湯塊”代替;注意加水應(yīng)一次加足,多點(diǎn)沒關(guān)系,大火收干即可。
干蒸武昌魚
武昌魚1條
鹽、紹酒、花椒、蔥末、香油、雞粉適量。
1、將武昌魚去鱗、去腮、去內(nèi)臟,洗凈瀝干,在魚的側(cè)面劃花刀,用鹽、雞粉均勻地涂在魚的身上及魚肚內(nèi),腌半小時。 2、將魚淋上紹酒,旺火蒸熟,撒上蔥末待用。 3、勺內(nèi)加香油燒熱,放入花椒炸出香味,撈出花椒粒,將油澆在魚上即可。
特點(diǎn): 此菜一定要用活魚來做,武昌魚的肉質(zhì)細(xì)嫩,如用其它的魚,應(yīng)選用身型小的,蒸制時間因魚不同,但不要太久;因?yàn)槭钦簦鸵欢ㄒ阳~收拾干凈,以免有腥味;為了突出干蒸特點(diǎn),要在蒸魚的器皿上蒙上保鮮膜,以免水氣進(jìn)入。
宮保雞丁
雞胸肉250克
去皮油炸花生米50克
干辣椒20克、蔥丁20克
姜片10克
蒜片10克
花椒、糖、醋、料酒、醬油、雞粉、淀粉適量。
1、雞胸肉洗凈切1.5厘米見方丁,加醬油、雞粉、料酒、水淀粉拌勻;干辣椒切成1.5厘米長的節(jié)。 2、將醬油、糖、醋、淀粉、雞粉加適量水調(diào)成調(diào)味汁。 3、炒鍋置旺火上,燒油至五成熱,下干辣椒、花椒炸呈棕紅色,將雞丁放入炒散,放蔥、姜、蒜炒勻,烹入調(diào)味汁,快速翻炒,加花生米翻炒兩下,起鍋即可。
特點(diǎn): 做好此菜的關(guān)鍵是快火急炒,雞丁下鍋后動作要快,斷生即可;調(diào)味汁要濃,緊包雞丁及花生才能入味;炸辣椒不能過火,要吃其香辣味。
宮爆土豆
土豆300克
豬肉100克
花生米50克
黃瓜50克
青辣椒50克
蔥末、姜末共10克
醬油、鹽、味精、糖、辣椒油、淀粉適量。
1、將土豆去皮切丁,煮成七成熟;將豬肉、黃瓜、青辣椒洗凈切丁待用;將花生米用油炸熟。 2、炒鍋中放油,燒熱,下蔥末、姜末煸炒,再下肉丁炒至變色,倒入土豆丁、青辣椒丁和黃瓜丁同炒,加適量醬油、鹽、糖,炒成醬紅色,下辣椒油、味精,用少許水淀粉勾芡,拌入花生米,炒勻即可。
枸杞燉烏雞
烏雞一只
枸杞20克
火腿50克
蔥段、姜片、紹酒、鹽、胡椒粉各適量。
1、把烏雞膛內(nèi)雜質(zhì)掏凈,里外沖洗干凈,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洗凈血沫;枸杞洗凈待用。 2、砂鍋中置清水,將烏雞、枸杞、蔥段、姜片、紹酒、胡椒粉放入鍋中,燒開后改用小火燉。 3、待烏雞肉燉爛后,酌情加入鹽調(diào)湯的咸淡即成。 如果用微波爐制作,先用高火10分鐘,再用中火30分鐘即可。
特點(diǎn): 最好用現(xiàn)宰的烏雞做湯才鮮,務(wù)必收拾干凈;烏雞也可適當(dāng)切塊;火腿用金華或宣威的都行,沒有不放也行,風(fēng)味不同。
枸杞雞米
雞胸肉250克
枸杞30克
紹酒、鹽、雞粉、胡椒粉、淀粉各適量。
1、將雞肉洗凈,切成黃豆粒大小的雞米,加雞粉、鹽、淀粉腌上;枸杞用熱水泡軟撈出,擠干水分待用。 2、將紹酒、鹽、雞粉、胡椒粉、淀粉加少量水兌成調(diào)味汁待用。 3、鍋燒熱放油,將雞米下鍋炒散,放枸杞,烹入兌好的汁,炒熟即可。
特點(diǎn): 枸杞泡的時間不要太長,以免營養(yǎng)成分散失;可以加入一些綠色配菜如黃瓜丁、辣椒丁等,色澤更加清新艷麗。
瓜姜毛豆燒仔雞
仔雞一只
毛豆角200克
醬瓜50克
醬姜50克
蔥5段
姜未3茶匙
精鹽5茶匙
醬油、紹酒、白糖各1湯匙
味精2茶匙
香油3茶匙
水淀粉適量。
1、將仔雞殺好洗凈,帶骨剁成見方的塊;將毛豆角剝開取出豆,用開水煮熟撈出,再用冷水沖涼;將醬瓜、醬姜切碎未;蔥切段。 2、將雞塊用紹酒、醬油拌勻腌上。炒鍋放油燒三成熱時,把雞塊下入煸炒,再把醬瓜、醬姜未和蔥段下入煸炒,加紹酒、白糖、醬油、少許清水,蓋上蓋。用小火燜至五成熟時,下入毛豆。待雞熟透后,上大火,加味精,嘗好味,用少許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特點(diǎn): 對于雞肉沒有什幺特別要求,凍雞翅、雞腿都可以,如果有小嫩雞當(dāng)然很妙;毛豆可以用青豆等代替;此菜雞嫩味鮮,有瓜姜香。
怪味苦瓜
苦瓜500克
花椒油、醬油、芝麻醬各1茶匙
白糖、醋、辣椒油、豆豉各1湯匙
鹽、香油、味精、蔥姜蒜末各適量。
1、將苦瓜去瓜蒂,平剖成兩瓣,去瓤后切成粗絲,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用涼開水浸涼,拌入鹽、香油。 2、炒鍋上火,加入約2湯匙油燒至五成熱,下豆豉炒香,裝盤冷卻后,斬成細(xì)末,放入碗內(nèi),加醬油、白糖、醋、味精、蔥姜蒜末、辣椒油、花椒油、芝麻醬調(diào)成怪味汁。 3、苦瓜放入盤內(nèi),淋上怪味汁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要選用新鮮細(xì)嫩的苦瓜;苦瓜焯水時,要用旺火,以保持鮮嫩。
桂花赤豆湯
赤豆500克
白糖200克
桂花45克。
1、將赤豆撿去雜質(zhì)洗凈后,放入水中浸泡一晚,使赤豆浸發(fā)。2、將赤豆放在鍋中,加清水2升,旺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燜3小時左右,至赤豆酥爛,加入白糖,撒上糖桂花調(diào)勻即可。
附注: 桂花赤豆湯是上海最著名的傳統(tǒng)名小吃。它始于清朝中期,由上海流動食攤的經(jīng)營者所創(chuàng),是一種宵夜點(diǎn)心。每當(dāng)夜深人靜時,挑擔(dān)的流動食攤便串街走巷,呼喊叫賣。隨著叫賣聲的出現(xiàn),居民便出門購買。這種串街走巷的流動食攤延續(xù)到60年代。如今,流動食攤雖然已經(jīng)消失,但這到滬上人人皆知的大眾化點(diǎn)心,已深得人心,一些上了年紀(jì)的人們?nèi)阅钅畈煌W⒁? 赤豆要煮酥爛,要保持赤豆外形完整。
桂花土豆
土豆250克
雞蛋2個
鹽、味精、香油、蔥花適量。
1、將土豆去皮切丁(約1厘米見方),放入沸水鍋煮到剛熟撈起,用清水漂冷,加鹽拌勻;雞蛋加鹽打勻。 2、炒鍋置中火上,放油燒至5成熱,下打好的雞蛋炒熟,再加土豆丁炒出香味,然后放味精、香油、蔥花,翻勻起鍋即可。
特點(diǎn): 之所以叫桂花土豆,是因其色美形如桂花,用料簡單,四季皆宜;切土豆時可邊切邊放入清水中,以防止土豆變色。
桂花豌豆
嫩豌豆300克
雞蛋5個
鹽、胡椒粉、雞粉、淀粉適量。
1、將豌豆米洗凈瀝干水分;將雞蛋磕入碗中,加鹽、雞粉、胡椒粉、淀粉、水一杯(250ml)打勻。2、將豌豆放入油中滑至變色時撈出,瀝干。 3、炒鍋上旺火,放油越80克,燒到五成熱時,慢慢倒入蛋液,同時不斷沿一個方向攪拌,將蛋液炒成形如桂花,倒入豌豆拌勻,加少量油,即可出鍋。
特點(diǎn): 此菜對于炒蛋手藝要求較高,不過菜式挺別致的。
海帶燒黃豆芽
水發(fā)海帶200克
黃豆芽300克
醬油
白糖、紹酒、雞粉、蔥段、姜片各適量。
1、將海帶洗凈,放在沸水鍋中煮15分鐘,撈出切成絲;黃豆芽摘洗干凈。 2、炒鍋上火,放油(最好是熟豬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蔥段、姜片煸出香味,再放入黃豆芽煸炒至六成熟,放入海帶絲、醬油、白糖、紹酒、雞粉和少許清水,用中火燒熟即可。
特點(diǎn): 煸豆芽時要用大火快炒,煸干水后,再煸炒至六成熟,以去其豆腥味;此菜咸甜適口,下飯最佳。
海米拌黃瓜
黃瓜250克
海米35克
鹽、醬油、醋、味精香油適量。
1、將黃瓜洗凈,適成大粗條;將海米洗凈,用溫水泡發(fā),大的切小。2、黃瓜堆在盤內(nèi)成饅頭形,海米撒在上面。澆上鹽、醬油、醋、味精、香油兌成的汁即可。
海米拌芹菜
芹菜300克
海米30克
鹽、香油適量。
1、把芹菜洗凈后切絲,將芹菜絲入滾水燙一下,瀝干水分待用;海米用溫水泡發(fā)后適當(dāng)切碎。2、將芹菜、海米、鹽、香油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焯芹菜可以用微波爐,約需1'30",注意芹菜不要焯得太很,以免失去其脆嫩感。
海米冬瓜
冬瓜500克
海米50克
紹酒1茶匙
水淀粉1茶匙
蔥末、姜末各1茶匙
鹽、雞粉各適量。
1、將冬瓜削去外皮,去瓤、籽,洗凈切成片,用少許鹽腌10分鐘左右,瀝干水分待用;將海米用溫水泡軟。 2、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六成熱,倒入冬瓜片,待冬瓜皮色翠綠時撈出瀝干油待用。 3、炒鍋留少許底油,燒熱,爆香蔥末、姜末,加入半杯水、雞粉、紹酒、鹽和海米,燒開后放入冬瓜片,用旺火燒開,轉(zhuǎn)用小火燜燒,冬瓜熟透且入味后,下水淀粉勾芡,炒勻即可出鍋。
特點(diǎn): 因冬瓜片是用鹽腌過的,烹炒中留意鹽的用量。
海米豇豆
豇豆250克
海米50克
蒜末
香油、鹽、味精適量。
1、將豇豆洗凈,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盛于碗內(nèi)待用;海米用沸水泡發(fā)。 2、將沸水沖入盛有豇豆的碗內(nèi),浸泡至豇豆無生味,撈出豇豆盛于盤中。 3、加海米、蒜末、香油、鹽、味精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此菜為涼菜,蒜泥剁得越細(xì)越好;海米如果較大,應(yīng)適當(dāng)改小。
海米蘿卜湯
白蘿卜100克
海米適量
鹽、味精、紹酒適量
蔥末少許
清湯500克。
1、將蘿卜洗凈,去皮,切成細(xì)絲待用;將海米洗凈。2、炒鍋中倒入1湯匙油,用蔥末熗鍋,隨即加入紹酒、清湯,把蘿卜絲、海米同時下鍋,待湯燒開,蘿卜絲熟后,加入味精、鹽調(diào)味,撇去浮沫即成。
特點(diǎn): 清湯可用雞粉加水代替,用了雞粉就可以不用味精了。
海米燒菜花
新鮮菜花400克
水發(fā)海米50克
蔥段50克
水淀粉1茶匙
紹酒半茶匙
鹽、雞粉各適量。
1、把菜花洗凈,掰成小塊,放入開水鍋中燙至斷生,撈出用涼水過涼,撈出瀝干水分待用。2、炒鍋置中火上,加入油4湯匙,燒至溫?zé)?,下蔥段炸至金黃色撈出不要;隨后烹入紹酒,加入約4湯匙水和少許雞粉,下海米、菜花、鹽,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出鍋即成。
特點(diǎn): 此菜中的水淀粉勾的是稀芡;可切適量火腿末,待菜花出鍋后撒在上面,好吃好看。
海米燒蘿卜
蘿卜250克
海米25克
鹽、味精。
1、將蘿卜洗凈,去皮,適當(dāng)切塊待用;將海米洗凈,用溫水泡發(fā)。2、炒鍋上火,加適量油燒熱,投入蘿卜煸炒;加適量鹽炒勻,再放海米及少量水,燒至蘿卜熟透入味,加味精即可出鍋。
特點(diǎn): 如果有雞粉,可以在加水時放進(jìn)去,味道更好。
海米燒茄子
茄子500克
海米25克
醬油2茶匙
鹽、糖各少許
蔥末、姜末各1湯匙。
1、將茄子切成滾刀塊,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撈出待用;把海米放入碗中,用開水浸泡,泡軟后去雜洗凈,泡海米的水留用。 2、炒鍋置中火上,放入油3湯匙燒熱,下蔥末、姜末炒香,放入茄子塊和泡好的海米,約炒2分鐘后,加入醬油、鹽、糖和泡海米的水炒勻,轉(zhuǎn)用小火燜燒10分鐘后即可。
特點(diǎn): 請酌情放鹽,以免太咸;燒茄子要熟爛而不失其形。
海米燒萵筍
萵筍500克
水發(fā)海米25克
紹酒1茶匙
糖半茶匙
醬油1茶匙
鹽、雞粉各適量
蔥末、姜末各少許
水淀粉1湯匙
花椒油1茶匙。
1、將萵筍去葉、去皮洗凈,切成條;將水發(fā)海米去雜、洗凈待用。2、炒鍋置旺火上,放足量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萵筍條,炸至外皮略帶黃色時,撈出瀝干油待用。 3、炒鍋中留少許底油,下蔥末、姜末熗鍋,隨后烹入紹酒,再放入萵筍條、海米、鹽、糖、適量水、雞粉、醬油,燒開后撇去浮沫,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出鍋前淋入花椒油炒勻即可。
特點(diǎn): 雞粉加水是清湯的替代品,使菜肴味道更鮮美;因此菜采用了海米和雞粉,所以用鹽量要注意,
海米油菜心
小油菜500克
海米40克
鹽、胡椒粉、淀粉、雞粉適量。
1、海米洗凈后用溫水炮軟。 2、鍋中適量放油,燒熱,放入油菜和海米煸炒一下,再加水、雞粉、鹽、胡椒粉燒開。 3、油菜燒透后,撈出放在盤中,海米放在油菜上。 4、鍋中水再燒開,加入淀粉和少量水調(diào)好的汁,淋在海米和油菜上即可。
特點(diǎn): 此菜做法簡單,色澤清新。如果有豬油,可以用它來炒油菜,但別放太多,以免感覺油膩。油菜如果太大,可以用刀從根部中間破開。
海米紫菜湯
紫菜1張
海米15克
雞蛋1個
青菜葉少許
醬油、鹽、蔥花適量。
1、海米用熱水浸軟泡透;雞蛋打破攪勻;紫菜撕碎,去除雜質(zhì),放入湯碗待用。 2、鍋中放油燒熱,下蔥花熗香,加適量水,下海米,用小火煮片刻,放醬油、鹽調(diào)味,淋入雞蛋液,放青菜,熟后將此湯全部沖入放紫菜的湯碗中即可。
特點(diǎn): 此菜簡單方便,顏色鮮艷。
蠔油扒冬瓜
冬瓜500克
蠔油2湯匙
紹酒、白糖、雞粉、鹽、水淀粉、蔥末、姜末各適量。
1、將冬瓜削去外皮,去瓤、籽,洗凈切成半厘米厚的大片,瓤面向上,逐片整齊排列在平盤內(nèi)。 2、炒鍋上火,放油燒熱,放入蔥末、姜末煸出香味,再勾入鮮湯(用雞粉加水代替,以剛能淹沒冬瓜為宜)、蠔油、紹酒、白糖、鹽,將冬瓜整齊地推入鍋中,旺火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出鍋裝盤即可。
特點(diǎn): 要用大冬瓜制作此菜,冬瓜片要切得長短、厚薄一致;扒燒時,要求整齊不亂,裝盤也要整潔美觀。
蠔油雞翅
雞翅500克
蔥1根
姜2片
蠔油1湯匙
老抽1湯匙
紹酒、糖、胡椒粉、雞粉、鹽、香油、水淀粉適量。
1、將雞翅洗凈,加老抽拌勻上色腌一下。 2、把雞翅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撈起瀝干油分待用。 3、鍋中放少許油,將蔥姜爆香,放入雞翅,翻炒一下,烹入紹酒,加一杯水,放雞粉、鹽、胡椒粉、糖翻勻,蓋上鍋蓋燜15六分鐘。 4、下蠔油翻勻,加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裝盤即可。
特點(diǎn): 雞翅中油份較大,炸黃一些口感更好。
蠔油茭白
嫩茭白500克
蠔油2湯匙
紹酒、鹽、、糖胡椒粉、水淀粉、雞粉各適量。
1、將茭白削去外皮,切去老跟,洗凈后剖開,斜切成片。 2、旺火燒約500克油至五成熱,放入茭白過油片刻,撈出瀝干油待用。 3、炒鍋洗凈,置小火上,放入蠔油加熱,倒入茭白同炒,烹入紹酒,加入大半杯水,放雞粉、鹽、胡椒粉和少量糖,加蓋燜約3分鐘,加入水淀粉勾芡,淋香油即可起鍋。
特點(diǎn): 加熱蠔油時火不可太旺,以免糊鍋。此菜鮮嫩適口,咸甜鮮香。
蠔油燜雞
雞500克
香菇六個
蔥姜共50克
冬筍100克
糖一點(diǎn)
蠔油三湯匙
胡椒粉少許
紹酒、醬油適量。
1、將雞洗凈切塊,加醬油、紹酒、胡椒粉拌勻腌一下。 2、香菇泡發(fā)后去蒂切兩半;冬筍切片;姜切片;蔥切段。 3、把雞塊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色,撈起瀝干油分待用。 4、鍋中放少許油,將蔥姜爆香,下香菇、冬筍、雞塊翻炒一下,烹入紹酒,放蠔油、醬油、糖,加一杯水,蓋上鍋蓋燜五、六分鐘即可。
特點(diǎn): 此菜做法簡單,只是注意雞塊不要切得太大就行。
蠔油燜平菇
新鮮的平菇500克
蠔油1湯匙
紹酒1湯匙
蔥絲、姜絲、蒜片共30克
鹽、淀粉、雞粉適量。
1、把平菇洗凈,撕成大片,投入沸水中燙透,取出擠干水分。 2、起油鍋,將油燒熱,依次下蔥絲、姜絲、蒜片及蠔油,煸炒出香味時,烹入紹酒,加雞粉和適量水,再下平菇、鹽,燒開,待平菇入味熟透,勾入水淀粉即成。
特點(diǎn): 平菇水分大,炒制過程中不要加太多水。
蠔油生菜
鮮嫩生菜500克
蠔油1湯匙
紹酒1湯匙
鹽、味精適量。
1、將生菜洗凈,撕成大片待用。2、鍋中放油燒熱,把生菜下鍋稍炒,放入鹽、味精炒勻,盛入盤中。 3、鍋中再放油燒熱,依次放入蠔油、紹酒稍炒至熟,出香味,把汁澆在生菜上,拌勻即成。
特點(diǎn): 生菜也可用沸水燙熟;無論是炒還是燙,時間都不要太長,保持生菜脆嫩的口感;炒汁時用慢火。
荷包鯽魚
活鯽魚500克
豬肉300克
小蔥3根
姜2片
醬油2湯匙
蠔油1湯匙半
胡椒粉、香油、紹酒各適量
淀粉2茶匙
糖1茶匙。
1、把鯽魚收拾干凈,抹干水分,用約半湯匙紹酒將鯽魚略腌,待用;將小蔥切成段。 2、把豬肉剁碎,放入半湯匙醬油,少許胡椒粉、香油,2湯匙淀粉,拌勻后填入鯽魚肚內(nèi)。 3、炒鍋中放油2湯匙燒熱,把鯽魚煎至金黃色,下蔥段、姜片后,烹入料酒,加入醬油、蠔油、糖、少許香油及適量水,燒開,轉(zhuǎn)用小火煮至熟,用1湯匙水淀粉勾芡,汁料收濃后,即可出鍋。
特點(diǎn): 豬肉用肥瘦相間的更好。 荷包鯽魚(2)
黑椒雞球
雞肉200克
小辣椒2只
洋蔥半個
蒜茸、蔥花各1茶匙
黑胡椒末適量
西紅柿醬半湯匙
糖1茶匙
紹酒、醬油、鹽、雞粉、淀粉各適量。
1、雞肉洗凈切大丁,加淀粉、鹽、雞粉拌勻腌一下;辣椒切小塊,洋蔥切小塊待用;用西紅柿醬、醬油、鹽、雞粉、淀粉、適量水兌成芡汁。 2、雞丁用油過熟(也可焯熟);將洋蔥、小辣椒用油炒熟盛起待用。 3、炒鍋置旺火上,適量放油,下蔥花、蒜茸、黑胡椒末爆香,下雞丁翻炒幾下,烹入紹酒,加入洋蔥、小辣椒炒勻,勾入芡汁,起鍋即可。
特點(diǎn): 雞肉最好是從雞腿上剔的,用雞胸口感太柴。
黑魚濃湯
活黑魚1條
冬筍片50克
水發(fā)冬菇50克
嫩菜心適量
紹酒、鹽、蔥段、姜塊各適量
姜末、香醋各少許。
1、把黑魚收拾干凈,剁成大塊,將魚頭劈開,用開水略燙。 2、將冬筍片放入開水中煮15分鐘,取出晾涼;將冬菇切成片;把嫩菜心洗凈待用。 3、炒鍋中放油3湯匙燒熱,加入姜塊、蔥段炒香,下冬筍片、香菇片和黑魚塊,煸透后加足量水燒開,加入紹酒,煮至湯汁呈乳白色時,下菜心,用鹽調(diào)味后即可盛入大湯盆中,食用魚肉時蘸姜末、香醋。
特點(diǎn): 可用雞粉或雞精清湯塊溶于適量水,味道更鮮美;盡量把魚煸透;也可用新鮮的萵筍葉代替菜心。
烘椿芽蛋
雞蛋5個
香椿25克
豬油100克
淀粉15克
鹽、味精適量。
1、香椿洗凈后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切成碎末。 2、將香椿末、雞蛋、淀粉、鹽、味精打勻。 3、鍋燒熱,放豬油約75克,油熱后改微火,緩緩倒入蛋液,蓋上鍋蓋,把剩下油分幾次從旁邊淋入,共烘約10分鐘。 4、揭開鍋蓋,潷去油,翻扣盤中即可
紅白豆腐
豆腐4塊
熟豬血4塊
豬瘦肉絲100克
熟冬筍片30克
蔥花、紹酒、醬油、雞粉、白糖、胡椒粉、水淀粉各適量。
1、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用沸水焯一下;豬血洗凈后切成同樣大小的塊。2、炒鍋上火,燒油至六成熱,放入蔥花煸香,加入一大杯水,放入雞粉,下豆腐丁、豬血丁、肉絲、冬筍片,加入紹酒、醬油、白糖、鹽燒沸后,用水淀粉勾芡起鍋,撒上胡椒粉即可。
特點(diǎn): 可以加一些油渣切成的末,味道更香;豆腐不可久燒,否則容易起孔、變老;此菜最好現(xiàn)做現(xiàn)吃。
紅燜雞塊
小嫩雞1只
蔥數(shù)段
姜數(shù)片
大料數(shù)粒
花椒、鹽、醬油、紹酒、水淀粉各適量。
1、將雞洗凈,用刀剁成小方塊,用醬油腌上;花椒用溫水泡成花椒水。 2、炒鍋放油燒至5成熱,將雞塊炸成紅色后皮朝下擺放在碗內(nèi),加鹽、蔥段、姜片、大料、花椒隨后放入蒸鍋蒸爛(約需30分鐘)。 3、雞蒸爛后,先把湯汁潷出待用,撿出蔥姜,把雞塊扣入另一盤內(nèi)。 4、炒鍋上火,將潷出的雞湯調(diào)好味,用水淀粉勾芡,澆在雞塊上即可。
特點(diǎn): 也可以用雞翅、雞腿等制作,簡單方便。
紅燜豬蹄
豬蹄2只
栗子250克
水發(fā)香菇50克
時鮮蔬菜250克
蔥段、姜片適量
白糖、醬油、紹酒適量
大料、花椒、陳皮、小茴香適量
水淀粉、香油、胡椒粉適量
高湯適量。
1、將豬蹄去毛,用清水略為浸泡并刮洗干凈,對剖后剁成小塊。 2、用冷水鍋加蔥段、姜片、紹酒,將豬蹄煮10分鐘撈出,瀝干水分,用醬油涂勻皮面晾涼。 3、豬蹄下油鍋,炸15分鐘后倒進(jìn)漏勺瀝干油;栗子煮熟,去殼、膜,下油鍋炸5分鐘撈出。 4、取沙鍋1個,內(nèi)墊竹箅,倒入骨湯,置于旺火上燒開后,移至微火上,放入過油豬蹄。大料、花椒、陳皮、小茴香用凈紗布包好下鍋,加入香菇、醬油、紹酒、白糖,加蓋燜3小時后,放入過油栗子肉,再燜30分鐘起鍋,撿去布包。 5、先將燜爛的豬蹄撈出裝盤,再撈出香菇、栗子肉放在盤邊;時鮮蔬菜洗凈后炒熟,飾配于盤邊。 6、炒鍋置旺火上,倒入燜豬蹄的汁燒開,用水淀粉勾芡,淋于豬蹄等料上,再撒上胡椒粉,淋上香油即可。
特點(diǎn): 買來的豬蹄會遺留一些毛,多在角落里,一定要收拾干凈;在超市的冰柜里有速凍栗子肉,可以免去煮栗子、剝皮之苦;用電炸鍋炸豬蹄和栗子,簡單方便,沒有油煙;用慢燉鍋燉豬蹄,不需要竹箅,不用照料它,輕松省事。
紅燒蘿卜
白蘿卜500克
花椒油50克
醬油2湯匙
鹽、紹酒、味精、糖各適量
蔥末、姜末共10克。
1、將蘿卜洗凈,去皮,切成長3公分,寬厚1公分的條塊,用開水煮熟撈出,瀝干水分待用。2、炒鍋中倒入2湯匙油,旺火加熱,爆香蔥末、姜末,將醬油、糖、紹酒、適量水和蘿卜依次放入炒鍋中,燒開后,改用文火燒至湯汁剩下一半時,加水淀粉、味精,淋入花椒油炒勻出鍋即成。。
特點(diǎn): 花椒油可自制,炒鍋中放少量油,文火加熱,將花椒粒放入油中,炸至花椒粒變黑,并炸出香味,撇去花椒粒就制成花椒油;用清湯代替水更好,用量約為100克。
紅燒茄子
茄子750克
肉片50克
蔥姜蒜50克
醬油、鹽、糖、雞粉適量
水淀粉適量。
1、將茄子切成滾刀塊;蔥姜蒜切末待用。 2、起油鍋,鍋中放入半鍋油,待油熱至八、九成時放入茄子,炸至茄子由硬變軟時取出,將油瀝干待用。 2、另起鍋,鍋中放油三湯匙,油熱后,先爆香蔥姜蒜末,下肉片炒散,烹入醬油,加入少量水和雞粉,放入茄子、鹽、糖,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煮至茄子入味,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即成。
特點(diǎn): 炸茄子時,茄子變軟即可,加水也別太多,以能將茄子燒熟為宜,以免在燒煮過程中茄子塊煮成茄子泥;為了菜式的美觀,醬油不必太多。
紅燒肉
五花肉500克
醬油2湯匙
紹酒2湯匙
糖3湯匙
大料2顆
鹽適量
蔥段、姜片各適量。
1、將豬肉洗凈切成適當(dāng)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中煮5分鐘,用清水洗凈,待用。2、炒鍋置中火上,倒入3湯匙油,放入糖加熱,待糖完全熔化并在其邊緣冒出細(xì)小的氣泡時,倒入煮好的豬肉塊煸炒5分鐘,將糖色均勻地炒在肉塊上,把鍋中的油倒掉一些,下蔥段、姜片、大料略炒,加醬油、足量水和適量鹽,用旺火燒開后,轉(zhuǎn)用小火燜燒至豬肉熟爛,出鍋即可。
特點(diǎn): 給豬肉上糖色時,一定要充分煸炒;倒掉一些油,是為了避免成菜后過于油膩;加水要盡量一次到位,燜燒過程中如需加水,則一定要加開水;有條件的朋友,可在加大料時也加些茴香。
紅苕泥
紅苕(紅薯)100克
白糖200克
豬油200克。
1、選紅心紅苕洗凈、剝皮,上籠蒸爛,取出壓成茸泥。2、鍋內(nèi)下油燒熱、放入苕泥,翻炒至水氣將干時,再加油繼續(xù)炒至苕泥呈魚子狀時,加入白糖快速炒勻即成。
特點(diǎn):黃紅油亮,甜香可口。
紅油茄泥
嫩茄子750克
辣椒油2湯匙
醬油半茶匙
香油1茶匙
糖半茶匙
蔥末1湯匙或適量
鹽、味精各適量。
1、將茄子洗凈削皮,切成塊,放入蒸鍋蒸大約15分鐘,擠凈水分用勺搗成泥,放盤中待用。 2、將辣椒油、醬油、香油、糖、鹽和味精放入碗中調(diào)勻,澆在茄子上,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此菜為涼菜,制作時注意一定要把茄子蒸透;蒸的時候,要等蒸鍋里水燒開后才放入茄子。
紅棗燉肘
豬肘1000克
紅棗200克
冰糖150克
清湯(或水)1500克
醬油2湯匙
姜、鹽、味精、紹酒適量。
1、將豬肘除盡殘毛,刮洗干凈,在開水鍋中燙一下,除去血水;將紅棗洗凈待用。 2、取冰糖30克左右,用火炒成深黃色糖汁待用。 3、砂鍋中放入豬肘、清湯,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入冰糖汁、冰糖、紅棗、醬油、姜、鹽、紹酒,用小火慢燉2-3個小時,待豬肘煨至熟爛,加入味精,上桌即可。
辣大白菜
白菜500克
干辣椒5克
花椒2克
鹽、醬油、糖、醋、香油、蔥、姜各適量。
1、將大白菜摘洗干凈,去跟部,切成細(xì)絲,用鹽拌勻,腌5分鐘;干辣椒去蒂去籽,切成節(jié);姜切細(xì)末,蔥切蔥花。2、鍋中放油3湯匙燒至六成熱,放入干辣椒、花椒炸成棕紅色撈出,用到鍘成細(xì)末。 3、白菜擠干水分,加蔥花、姜末、白糖、醋、香油、醬油、花椒末、辣椒末拌勻即可。
特點(diǎn): 建議糖:醋:醬油 = 3:3:1 ;白菜、花椒、辣椒要切細(xì);白菜腌后要盡量擠干水分;川菜館里有一道叫辣子雞的菜,用里面炸過的辣椒、花椒鍘細(xì)了做此菜,簡單方便。
糊辣銀芽肉絲
豬瘦肉200克
綠豆芽100克
干辣椒20克
花椒粒、紹酒、醬油、醋、鹽、白糖、雞粉、水淀粉、姜絲各適量。
1、將豬瘦肉切成細(xì)絲,放在碗內(nèi),加雞粉、紹酒、鹽、干淀粉、油、姜絲拌勻上漿;綠豆芽掐去頭和根洗凈。 2、將醬油、糖、醋、紹酒、雞粉、淀粉和少量水兌成咸鮮酸甜的調(diào)味汁。 3、炒鍋上旺火燒熱,放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干辣椒、花椒,炸至棕紅色,再放入肉絲,煸散后加綠豆芽炒熟,烹入調(diào)味汁,炒勻,裝盤即成。
特點(diǎn): 此菜的關(guān)鍵是要急火快炒,這樣才能保證肉絲細(xì)嫩,豆芽脆香。也可以用萵筍絲,做成“糊辣青筍肉絲”,同樣鮮美可口。
蝴蝶瓜
冬瓜
火腿
水淀粉、香油、胡椒粉、糖、鹽、雞粉各適量。
1、火腿切成長方形薄片;冬瓜先切成1-2厘米大厚片,再從中間片開,但不要切斷,形成可以夾火腿的長方形“雙飛片”,再將冬瓜用水焯一下,撈出過涼水。 2、將火腿片加入冬瓜片中間,整齊碼放碟中,加入用雞粉勾兌成的湯大半杯,用旺火蒸約40分鐘,至冬瓜軟熟。 3、炒鍋放少量油,將蒸冬瓜的湯加入水淀粉、香油、胡椒粉、糖、鹽煮成芡汁澆在冬瓜上即可。
特點(diǎn): 火腿用浙江金華的或云南宣威的都很好,風(fēng)味各不同。
虎皮尖椒
尖椒250克
香醋兩湯匙
白糖一湯匙
醬油一湯匙
紹酒少許。
1、將尖椒洗凈,去蒂及籽,剖成兩半;醋、糖、醬油、酒兌成汁。 2、鍋燒熱,不放油,投入尖椒用小火煎至表皮出現(xiàn)斑點(diǎn)時,放入色拉油煸炒一下,烹入勾兌好的汁,拌和均勻即可出鍋。
特點(diǎn): 尖椒要選用鮮嫩的,煸炒時應(yīng)用小火,使芝麻大小的斑點(diǎn)密布于尖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