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之豆芽
撰文 王 云
編輯 保健君
“有彼物兮,冰肌玉質(zhì),子不入于污泥,根不資于扶植。金芽寸長,珠蕤雙粒,匪綠匪青,不丹不赤。白龍之須,春蠶之蟄……物美而價輕,眾知而易識。不勞乎椒桂之調(diào),不資乎芻豢之汁?!?/p>
讀到這里,您看出這描寫的是什么食物了嗎?這是明代陳嶷所著《豆芽賦》中的一段,將豆芽的形狀、顏色和特點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甚至連烹飪之方法都涉及了。
豆芽的歷史
據(jù)說中國發(fā)明豆芽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創(chuàng)造發(fā)明者已無從考證。
傳說一家豆腐房屋頂漏雨,豆子都被浸泡出芽,主人舍不得丟棄,食用后發(fā)現(xiàn)不僅無毒而且味道清香微甜。從此人們才懂得生發(fā)豆芽食用。
著名中藥典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豆芽,稱之為“大豆黃卷”,被列為“中品”。用黑大豆為原料,在冬末春初之時,以井水浸泡,當(dāng)芽長五寸時,晾干,即為“黃卷”。
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
豆芽菜的生發(fā)原理,是使豆子經(jīng)過不見日光的黃化處理而發(fā)芽,黃豆、黑豆、綠豆都可生芽為菜,生活中我們食用最多的是黃豆芽和綠豆芽。
黃豆芽綠豆芽各有千秋
黃豆芽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其味甘,性涼,入脾、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消腫除痹、潤肌膚的功效。
綠豆芽味甘,性涼,入胃、三焦經(jīng),能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其作用較綠豆弱??捎糜陲嬀七^度、濕熱郁滯、食少體倦、小便不利等。
黃豆芽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綠豆芽。而綠豆芽的清熱利濕之功效要高于黃豆芽,并兼有解酒作用。
豆芽更利于消化吸收
在發(fā)芽的過程中,豆子原本含有的不易為人體吸收的物質(zhì)會減少,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會提高,并且更利于人體消化吸收,也不會出現(xiàn)食用豆子后腹脹的情況。
豆芽的食用方法
豆芽與筍、菌并列為素食“鮮味三霸”。食豆芽須掐去根須及豆,因此到清代被稱作“掐菜”。
在我國老百姓的餐桌上,豆芽是最普通不過的蔬菜,或炒菜或煮湯,或榨汁或涼拌,一鍋香辣的水煮魚也用它鋪底。
因晶瑩皎白、身姿窈窕,豆芽被明人贊為“冰肌玉質(zhì)”“白龍之須”,加之形似一柄如意,所以也叫如意菜。
黃豆芽食用方法頗多
黃豆芽脆嫩清香,食用的方法頗多,炒、爆、煸、拌、制餡心、做配料等無一不可。
北京有一款“抓炒蝦仁” 的著名素饌,“蝦仁”即是用外形彎曲、質(zhì)地脆嫩的黃豆芽 ( 掐去兩頭部分不用 ),蘸糊下油鍋略炸片刻,待其表面焦脆時撈出,再在炒鍋中爆芡汁,放入“素蝦仁”,翻炒數(shù)下即成。
綠豆芽焯水食用
綠豆芽清脆鮮嫩,易于消化,一般經(jīng)水焯后調(diào)味食用,也可單獨或與他物相配炒食?!芭肫恕睅缀跫壹視觯_(dá)到脆嫩的要求卻不那么容易?;鸷虿坏?,就會出現(xiàn)生澀味,而時間稍微一長,又會軟爛,重要的是恰到好處。
山東曲阜孔府有一款名菜“鑲豆莛”,在《清稗類鈔》中這樣記載:“鏤豆芽菜使空,以雞絲、火腿滿塞之,嘉慶時最盛行?!闭f來容易,行之則難,做一盤菜,光鑲豆芽這道工序即得四位廚師用兩個小時完成,無怪乎孔夫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了。
豆芽美食:烹掐菜
原料
綠豆芽,荷蘭豆,胡蘿卜,花椒,精鹽,醋,花生油。
做法
綠豆芽洗凈掐頭去尾,控干水分,荷蘭豆擇洗干凈切絲,胡蘿卜洗凈去皮切細(xì)絲。豆芽、荷蘭豆絲和胡蘿卜絲快速用沸水汆燙后過涼控水,炒鍋上火燒熱,放油下花椒爆出香味,倒入豆芽、荷蘭豆絲和胡蘿卜絲顛翻,用精鹽、醋調(diào)味,出鍋盛盤。
特點
清脆鮮香,微微的麻香與醋香結(jié)合,更具風(fēng)味。爆好花椒再煸炒胡蘿卜絲,會使其色澤更紅潤。
作者簡介
王云,北京烹飪協(xié)會副秘書長,中國烹飪協(xié)會名廚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