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福利、優(yōu)質(zhì)文章
01
家里三嬸的兒子最近突然辭職回家了。
問起原因,可以總結(jié)為兩點:錢少的不屑于干,錢多的干不動。
三嬸家家境不好,三嬸在一家餐廳做洗碗工,三叔在學校做保安。
但他們并沒有養(yǎng)出一個發(fā)憤圖強的好兒子。
相反,因為是獨子,舉家傾盡全力把兒子當菩薩一樣供著。
不敢說,不忍打,哪怕沒做過一份超過兩個月的工作,三嬸也是處處維護兒子:“現(xiàn)在公司真是狠,壓榨員工?!?/span>
兒子回家后,心情不好,說是無聊。經(jīng)常在家對老兩口大喊大叫。
快三十歲了,從沒見他心疼過父母,理所當然地壓榨著老兩口的一點微薄的薪資。
三嬸偶爾也哭訴,只不過這種心酸馬上就煙消云散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身邊這種家境一般的“富家子”,越來越多。
就說前兩周引起轟動的滴滴司機殘害溫州女乘客的事件吧。
盡管滴滴不停道歉,兩位高管被免職,民憤依然不斷高漲。
自作自受,確實該罵。
只是,除了憤怒和對出行的不信任之外,身為父母,又能做些什么來保障子女之后的出行安全?
又有多少人去思考,究竟是什么樣的父母,養(yǎng)出了年輕的殺人犯?
每每媒體報道嫌疑犯的身世狀況時,網(wǎng)友們的態(tài)度經(jīng)常是失去理智的情緒發(fā)泄:誰要看這些,我只想知道他什么時候死。
兇手殺人,自然會受到法律審判。解一時之恨之后呢?
這背后存在一個令人深思的教育根源問題。
在滴滴浙江溫州案中,人們對滴滴的責罵聲蓋過了對嫌疑犯鐘某的討論。這個27歲的獨生子,出生在四川金堂縣農(nóng)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因為缺乏管教,貪玩厭學,他初中沒有畢業(yè)就輟學了。
輟學后到一家技校念書,還是沒畢業(yè),再次輟學,外出打工。打工的地方換了很多,每呆一個地方,不出幾個月就會辭職,因為受不了約束。
后來找父母拿了十幾萬開奶茶店,虧了,用轉(zhuǎn)讓店子的錢買了犯案的車。
之后想著投機取巧掙快錢,開始沉迷賭博,在網(wǎng)貸平臺上借款56次,背負了近四十多萬的債務。
父母、女友都在用微薄的工資給他還債。
盡管夫妻倆每個月只有三四千的收入,但對于兒子需求,她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的滿足。
因為他們內(nèi)心愧疚,覺得沒能陪伴兒子,覺得兒子跟著爺爺奶奶吃苦。
貧困的父母,自己緊衣縮食,吃苦受累,但只要兒子一有經(jīng)濟需求,就會立馬滿足,哪怕自己活的低聲下氣,也要讓兒子光鮮亮麗。
一邊無人管教,一邊父母出于愧疚、彌補心理不斷放縱溺愛,導致鐘某不學無術、貪圖享受的懶散性格。
在只有1000元工資時,花錢就大手大腳。反正有人會養(yǎng)著他。
他不愿吃苦,沒定力,更別談一套完整的價值觀教育了。附近的相鄰也評價他,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奔著做生意發(fā)大財?shù)牟磺袑嶋H的夢。
這是一位典型的“窮人家的富二代”。
02
窮人家的富二代的教養(yǎng)思維一般是這樣的:
我們家境不好,我們要補償孩子,我吃了夠多的苦,決不能再讓孩子吃一點點苦。
寧可苦全家,也不能苦孩子。這是這類家庭的宗旨。
在不久前的另一起鄭州滴滴案中,司機劉某殺害空姐后投河自殺。劉某的堂叔曾向記者表明自己極不滿意劉某父母的教育方式。
因為父母的縱容,劉某很早就有暴力傾向。經(jīng)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拿著刀追殺堂叔。
成年后,父母已經(jīng)管不住他,因為交通肇事欠下四十萬外債。盡管如此,還是經(jīng)常找父母要錢。
花錢如水,惡習上身,父母背鍋。
這熟悉的人設是不是很像電視劇里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
10年前,家境不好的父母,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在教育的時候也保持著足夠的清醒:我們家境不好,以后幫不了你多少,你要更努力,更上進,扛起責任,自強自立。
所以很長時間以來,社會對窮人家孩子的印象,總是肯吃苦、肯擔責。
而傳統(tǒng)的富二代,則給人好吃懶做、揮金如土、不求上進、行為乖張的印象。都是家里有錢給縱容成這樣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富人家庭在擔著不懂教育的罵名中,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吃苦能力和財富觀教育。
而那些沒有創(chuàng)富的人,則把責任推給機遇和時代的不公,因為無法看到自己改變?nèi)松南M?,所以傾盡所有對孩子補償。
這類父母內(nèi)心想的是:我不管將來如何,至少在我這里,別人有的,我一定讓你也有。
他們模仿著幾十年前富家子弟的養(yǎng)育方法,讓孩子享受老一套富二代的教育。
結(jié)果是孩子把正常的吃苦都當成一種恥辱。
去年8月,上海某街道上,一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huán)衛(wèi)女工人的頭發(fā),拖行數(shù)米,旁邊的其他環(huán)衛(wèi)工趕緊上來攔架。記者采訪后才了解到 ,原來是女兒在找母親要錢!
這位環(huán)衛(wèi)母親已經(jīng)48歲了,做環(huán)衛(wèi)工人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而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依然在隔三差五伸手找母親要錢,不給就辱罵、吵架、毆打…
反而那些家境優(yōu)越的家庭,似乎更愿意靠自己來面對這個社會。王菲的女兒竇靖童,騎著自行車去咖啡店打工,貝克漢姆的兒子,也曾去咖啡館打工,時薪才20元人名幣。
當富人已經(jīng)轉(zhuǎn)變教育方向,開始培養(yǎng)能夠更好適應社會的復合型人才,窮人卻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彎路:無限度地寵溺孩子。
他們總是慢半拍。
03
窮人家的富二代,體現(xiàn)的另外一種教育思維誤區(qū)是:父母隔離自己的辛勞,只為孩子提供單純的學習環(huán)境。
就是:我累死累活付出一切都很開心,一點都不辛苦,你只要學習好就行。
很多父母,明明家里沒有勞動力了,還是舍不得讓孩子干一點活。
孩子不需要洗衣,更不用打掃衛(wèi)生,遇到陌生人也不需要打招呼,學習以外的一切事,都跟孩子沒關系。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一副事不關己、關我屁事的樣子,社交能力也讓人捉急。
滴滴司機殺人案里,嫌疑犯鐘某,自幼跟著爺爺奶奶,父母也不曾讓他感受到為生活奔波的艱辛,爺爺奶奶更不會讓他分擔任何家務活。
全家寵著,哪里知道干活不易,生活艱難。哪里懂得心疼、憐憫與同情。
這種冷漠與堅硬,均源于他從來都和真正的社會生活隔絕。
生活中的社交、勞動的辛苦,他從來都不需要感受,只需要在一個看著很優(yōu)越很單純的環(huán)境里好好讀書就好了。
可惜的是,他也沒能在讀書這件事上走遠。如果真的念完書順利工作,像這樣一個沒有共情與悲憫的人,又能走多遠呢?
很多父母因為自身的敏感自卑,會覺得家境好的孩子打工是鍛煉勵志,自家孩子打工是吃苦掙錢。
但也有家境一般的父母,能夠正視自己人生的不如意。
同樣是環(huán)衛(wèi)工家的孩子,也有十歲的男孩替媽媽掃大街的,被問起怎么把孩子教的這么懂事時,環(huán)衛(wèi)工母親說,有啥方法,家里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有網(wǎng)友說,自己初中沉迷網(wǎng)絡,經(jīng)常和同學半夜翻墻出校上網(wǎng)。有一天翻墻出去后突然狂奔而歸,也不說原因。從此再也沒翻墻出去上網(wǎng)了,反而認真讀書,一路名列前茅,考上了名校。
后來有人問起,他才說,原來那天父親剛好生活費,送完后舍不得住旅館,在墻下坐了一夜。
說到底,教育跟窮與富沒多大關系,關鍵還是看教育方法。
最可怕的是,作為父母,因為自己敏感自卑的思想,賭氣似的寵愛,讓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理直氣壯的弱者甚至誤入歧途時。他們無法接受,他們趕緊扔了孩子,逃了。
滴滴司機的母親在知道兒子的強奸殺人后,見到房東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不認他了,就當沒養(yǎng)過這個兒子。
而在鐘某長大后的無數(shù)次,他和父親見面總是吵,矛盾不斷。
小時候不會管,長大后又管不動了。
有時候很難去判斷,一些父母究竟愛的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孩子。
寒門難出貴子,但寒門也不至于出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