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斷腕太后(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妻) | ||
![]() | 述律平 | 點擊次數(shù):3967 次 |
發(fā)布時間-2003-12-26 23:07:00 |
契丹族的源流傳說是這樣的: 很久之前,有一位乘白馬的神人與一位駕青牛的天女,他們分別順一條河流往下而行,在木葉山地方兩河(土河、遼河)交匯,他們也相遇了。于是神人與天女結(jié)為夫妻,生下了八個兒子,形成契丹八部。契丹人將源流始祖合稱為“二圣”,乘白馬的男子為奇首可汗,乘青牛的女子為可敦(即皇后)。從此,契丹人將青牛白馬視為祭祀的圣物。同時,他們認為天神會化做乘白馬的男子,地祗會化做乘青牛的女子。 與其說是地祗在她面前自慚形穢,還不如說是鬼神也怕惡人,看見她趕緊躲開些。 契丹部落聯(lián)盟中所有的阿保機反對者,在述律平導演的一場契丹版鴻門宴之后,幾乎蕩然無存。阿保機順利統(tǒng)一契丹八部。 這不但是一樁門當戶對的聯(lián)姻,更是一樁富貴雙全的婚姻。因為阿保機的七世祖曾經(jīng)受封為唐朝的松漠都都督,形成了一個世襲的“夷離堇”家族,擔任著契丹最強大的迭剌部的酋長。年青的阿保機更是天賦異稟,他身高九尺(兩米六出頭??。?,能開三百斤的弓,而且從少年時就能智勇雙全屢立戰(zhàn)功,他的酋長伯父遇到疑難都要向他討主意。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就是勿庸置疑的未來酋長。 公元901年,也就是述律平婚后第九年,她的丈夫阿保機終于成為了本部酋長。有了權(quán)力的阿保機開始東征西討,擄掠周圍部族,獲取了大量的奴隸和牛羊財富。而述律平也緊緊地跟隨在阿保機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和他一起四處征戰(zhàn)。 按照氏族的規(guī)矩,可汗三年選撥一次,由八部酋長共議。由于阿保機在成為可汗后,持續(xù)地為契丹開疆拓土,功勛卓越,因此他一連連任了三屆可汗之職。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保機的謀士中漢人越來越多,受他們的影響,阿保機有了要用漢法將選舉可汗的制度改為世襲制度的念頭。而這個念頭,也得到了述律平的強烈支持。夫妻倆開始運用權(quán)謀,為這個目的而暗中準備。 阿保機西征室韋(古蒙古人)、東征女真、南討奚族,往東則與唐河東節(jié)度使李克用結(jié)盟。在開拓契丹領(lǐng)地之余,他著手將部落聯(lián)盟中的官員推選制度逐步改為由自己直接任命。 契丹部落聯(lián)盟原本除可汗之外,以下的“管理階層”都同掌軍政民大權(quán)于一手。阿保機將他們的權(quán)力分散,分為北、南兩院。北院(北大王)分管軍機、武銓、群牧(軍馬)之政;南院(也稱漢兒院,南大王)則分管文銓、丁賦,統(tǒng)管契丹屬民。兩院之下各設(shè)有宰相——不用說,做為重視軍事的游牧民族,北院是主要的權(quán)力機構(gòu)。——而阿保機如愿以償?shù)貙⒆约旱摹皣藸敗?、述律平之兄敵魯任命做了北府宰相。這不但使契丹部落聯(lián)盟的主要權(quán)力握在了阿保機夫婦手里,更開始了契丹(遼國)皇后家族世代為主相的歷史。 同時,阿保機開始培養(yǎng)只聽命于自己個人的精銳親軍。這支由契丹勇士組成的“皮室軍”共計三萬騎。述律平也趁此機會培養(yǎng)自己的親軍,共計兩萬騎,名“屬珊軍”。這兩支軍隊互為主輔,待遇極高,裝備也極精良。 此外,述律平非常重視人材,只要她認為確有才華又能夠忠心的人,不論民族和出身她都向阿保機推薦并加以重用。 兄弟們的叛亂共有三次,前后數(shù)年,史稱“諸弟之亂”。 諸弟之亂在公元913年進入高潮。這年3月,阿保機的大弟剌葛趁阿保機外出之機,讓二弟迭剌、四弟安圖帶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機;又派三弟寅底石攻打留在宮帳中的述律平。這兩支叛軍都很不走運,在阿保機和述律平的沉著應對之下,他們被實力雄厚的“皮室”“屬珊”親軍擊潰,統(tǒng)率叛軍的兄弟們也多被生擒活捉。阿保機剛開始倒還有點香火情,曾經(jīng)想要釋放卷入叛亂中的一部份親戚。然而述律平卻幫他下定了斬草除根的決心。 隨后,迭剌部進行了一場針對“反阿保機勢力”的大清洗。在這場血淋淋的權(quán)力斗爭結(jié)束之時,有上百名皇親國戚被處死,就連阿保機唯一的同胞親妹妹余盧者見姑公主夫婦也未能幸免,這位曾經(jīng)擔任過部落祭司的公主死時大約剛剛?cè)鲱^。 就在這里,阿保機用漢族謀士的建議,模仿漢地建起了一座城市,并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鹽鐵。很快迭剌部的軍事實力和人口數(shù)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其它七部反而都要由它提供鹽鐵。 述律平抓住了這個機會,又向阿保機提出了一個將擋路者一體斬草除根、自己東山再起的主意。這個主意立即被付諸實施。阿保機首先向七部酋長提出建議:“既然大家都在吃我的鹽,也該一起來犒勞犒勞我?!甭楸源笠獾钠卟壳蹰L果然定下一個日子,齊聚迭剌部飲宴。就在七部酋長貴族都喝得醺醺然,宴會氣氛最熱烈的時候,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擁而上,所有的來賓都不由分說地被一刀兩斷。 契丹部落聯(lián)盟中所有的阿保機反對者,在述律平導演的這一場契丹版鴻門宴之后,幾乎蕩然無存。阿保機順利統(tǒng)一契丹八部。 早在諸弟之亂時,述律平就曾經(jīng)擊潰過寅底石所率的叛軍,奪回象征可汗地位的“旗鼓”以及象征祖先的“神帳”,保住了阿保機的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之位。這是她第一次單獨展現(xiàn)自己的軍事才能。 契丹國建立的第一年神冊元年(公元916),耶律阿保機率精兵征討黨項,國內(nèi)只有述律平留守。阿保機的宿怨室韋趁契丹后方空虛的機會大舉進兵,想要趁機報復。而他們沒有料到的是,述律平不但驍勇善戰(zhàn),而且用兵如神。滿以為能夠一擊得中的室韋大敗而回。述律平的軍事天才從此不但為契丹人所知,更為世人所知,震懾四鄰諸邦。 述律平不但有軍事天才,更有遠見卓識。阿保機稱帝初期,對漢地的富饒十分垂涎,神冊二年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兵幽州。述律平反對丈夫的出兵計劃,說:“我們不能如此窮兵黷武,幽州如今實力雄厚,硬打的話不但難以取勝,更有可能使我們自己一敗涂地?!卑⒈C聽從了述律平的意見,取消了出兵的計劃。 但是述律平之不出兵漢地,可并不代表她是和平主義者,只是她審時度勢,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從自己國家的現(xiàn)狀出發(fā)做出的抉擇。她建議阿保機現(xiàn)實一些,先蕩平周邊的小部族,盡可能地多占領(lǐng)土地人口,積累更多的實力。 阿保機心里并不是很甘愿放著漢地的肥肉不吃。神冊六年十二月,義武節(jié)度使王處直之子王郁來到契丹,他百般游說阿保機攻打河北,阿保機被這個干兒子說得心花怒放,雖然述律平百般勸阻建議,他終于還是忍不住于天贊元年(公元922)興兵。結(jié)果契丹兵團在短暫的勝利之后便遭到晉王李存勖(不久便稱帝建立后唐)的重創(chuàng),又遇到大風雪,死傷無數(shù),大敗逃歸。經(jīng)此一役,阿保機吸取了教訓,對述律平的眼光十分信服,隨后開始對周邊小部族如黨項、吐谷渾、阻卜、突厥等部用兵。果然勢如破竹。勢力范圍越來越大的契丹國威赫赫,遠近小國都紛紛前來進貢。 偏心的母親 在一系列的西征戰(zhàn)役中,率兵出征的都是阿保機和次子耶律德光(封天下兵馬大元帥),述律平和皇太子耶律圖欲則留守皇都。而這段時間,可能也正是形成未來契丹帝位爭奪引線的時間。 原因很簡單:述律平雖然足智多謀,卻是一個極其偏心眼的母親。 圖欲才華橫溢,十分聰明,他曾經(jīng)向父親建議立孔廟并按時祭祀,而且對漢學十分精熟——陰陽、音律、醫(yī)藥、針灸、文章、書畫無所不通,他的丹青繪畫甚至成為后來宋朝的宮廷珍藏。然而述律平不喜歡圖欲的主要原因,正是圖欲對儒家學術(shù)、對漢地制度的推崇。,她認為儒家文化并不適合契丹民族,會把勇悍且藐視規(guī)矩的契丹人改造成唯唯諾諾的膽小之輩?!鋵?,真要照漢人的儒雅要求,圖欲還不夠格得很。他雖然學詩學畫修心養(yǎng)性,可是從父母那里繼承來的血統(tǒng)仍然不時地要發(fā)作一下:好殺。對身邊不慎觸犯他的人,即使是姬妾寵婢,他都要施以烙刑。他的暴燥脾氣把嫁給他的漢妻夏氏嚇得魂飛魄散,以至于請求出家為尼以避丈夫的辣手?!贿^就算這樣,述律平仍然覺得這個兒子不象契丹人,不夠殺氣騰騰。 次子德光雖然文采有限,但是武略出眾,這一點很合述律平的胃口。而更合她胃口的,還得數(shù)德光的婚姻——他迎娶的恰恰是同胞姐妹質(zhì)古與舅舅蕭室魯?shù)呐畠菏挏亍雎善降耐鈱O女兼內(nèi)侄女。 不過最讓述律平喜愛的,還得是最小的兒子李胡。然而這并不代表李胡文武雙全。事實上李胡既沒有繼承父母一絲一毫的文韜武略,更從沒有為契丹國建立過任何功勛。他只有一身蠻勁,狠辣方面倒是和爹娘有幾分相似,甚至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平常無故心情欠佳之時他就拿人黥面刺字消氣;若是當真有甚么事起來時,他就要把人活活剝皮抽筋或者活活拋入水火之中淹死燒死。契丹人上至高官貴族,下至平民奴隸,沒有不怕他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地,述律平偏偏怎么看都覺得李胡是最能干的兒子。 渤海國很快就被契丹軍隊手到擒來。而令人驚訝的事情也就在這時候發(fā)生了。阿保機將渤海國改稱為“東丹國”,國都名天福,將隨軍的皇太子圖欲冊封為東丹國主“人皇王”,賜給圖欲天子冠服,建元甘霹,同時在東丹國施行漢法,建立百官制度。雖說圖欲一向主張將契丹全面以漢法治理,但是他畢竟是皇太子,阿保機將他單獨留在遙遠的東丹,實在是很不合適的。不能不讓人懷疑是不是述律平在其中起到了相當作用——這個東丹“人皇王”,不過是她勸說阿保機更換太子的第一步而已。 圖欲似乎也猜測出了這一安排背后隱藏著母親怎樣的用意,他是哭著去做這個“人皇王”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述律平剛剛把看不順眼的大兒子留在渤海國不到三個月,她剛到五十五歲年紀的丈夫阿保機就在天贊五年(公元926)七月甲戌日死在了返回皇都的路上,地點在扶余城(即黃龍府,今吉林農(nóng)安)。而這個時候,契丹皇太子的名份還屬于東丹“人皇王”耶律圖欲。 不用說,阿保機不合時宜的死去,打亂了述律平更改繼承人的步伐。 實話說,任何人在這種時候,都會做如此回答,只是所有的大臣們都沒有料到,這樣例牌的追思問答題的背后,居然會引出述律平這樣打蛇隨桿上的決定。但事到如今,他們已是悔之晚矣,站在高臺上的述律平以看砧板上魚肉的眼神看著這群曾經(jīng)跟隨阿保機出生入死的文武重臣,不容分說地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砍了腦袋,拿去殉葬。 也有些大臣元老功勛蓋世,述律平的這一招就有些不好用了。于是她就讓人散布流言,然后以流言為罪,給他們扣上帽子,撤職的撤職、處斬的處斬。這其中包括創(chuàng)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品不、祖父對阿保機有救命之恩的耶律鐸臻、為契丹開疆拓土的耶律迭里等等。 趙思溫雖是驍勇的武將,可不象那些一根腸子直到底的契丹官員,他站起身來,當著滿朝文武向述律平發(fā)問:“先帝親近之人莫過于太后,太后為何不以身殉?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果然“奸詐”) 正當眾人等著看述律平啞口無言、承認過往之非的好戲之時,眾目睽睽之下的她卻立刻做出了反應,回答道:“兒女幼弱,國家無主,我暫不能相從先帝。”緊接著,她揮動金刀,毫不遲疑地將自己的右手齊腕砍下,鎮(zhèn)定自若地命人將這只手送到阿保機棺內(nèi)代自己“從殉”。 吃了這一場虧之后,述律平殉葬殺人的把戲收斂了許多,連趙思溫都放過了。隨后她在上京興建義節(jié)寺、斷腕樓,將自己斬手殉夫之事樹碑紀念。 然而這位太后頃刻間自斷手腕的狠辣勁頭,卻比她從前逼別人殉葬更具殺傷力,從此后所有的皇親國戚、滿朝文武都對述律平畏如虎蝎,對她的主張再不敢違抗。述律平更改皇儲的條件已經(jīng)完全成熟。 這個節(jié)骨眼上,樂享其成的述律平反倒不急于摘果子了,她將中原王朝讓位的把戲搞起了契丹翻版。述律平讓名義上的太子圖欲和德光騎馬并立,然后對貴族和官員們發(fā)話道:“他們都是我的兒子,我對他們都一樣重視。因此現(xiàn)在請大家為國選君,牽起你們心目中最合適的新帝的馬韁?!?/p> 早被述律平十六個月殺戮嚇破了膽子的眾人都知道述律平說的只不過是場面話,他們哪敢怠慢!紛紛爭搶著去拉德光的馬韁,唯恐遲一步就挨刀斧手的“問候”。太子圖欲只能孤零零地呆在一邊。這樣的推選結(jié)果是顯而易見的。 述律平眼見達成目的,也就“順從”民意了。 母親和弟弟這樣的咄咄咄逼人,終于使圖欲難以忍受。 天顯五年(公元930)十一月,圖欲帶著漢族寵妾高美人等部分眷屬隨從,泛舟海上,遠奔后唐而去。曾經(jīng)離契丹皇位僅僅一步之遙的圖欲,就這樣被母親逼上了棄國出走的不歸路。 解決了圖欲這個大問題之后,德光開始在父親打下的基礎(chǔ)上向中原用兵?!斎?,與其說是德光用兵,不如說是述律平在用兵,契丹的軍政大事都在她的操縱掌控下?!踔吝€如愿以償?shù)刈尩鹿鈱⒆约鹤钚膼鄣挠鬃永詈鷥粤椤盎侍堋绷恕?br> 對于述律平來說,這樣的收獲已經(jīng)足夠了。不過她的兒子耶律德光卻并不滿足——他想要更多的土地,他要成為中原皇帝。在這個問題上,述律平并不贊成兒子,她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表示異議,不過耶律德光只是暫時在表面上接納母親的意見,而實際上,他還在做著各種準備,等待著機會。 石敬塘死于后晉天福七年(公元942)。他和妻子后唐魏國公主李氏所生的兒子石重睿尚未成年,后晉的朝臣遂迫使李氏不得不同意讓石敬塘的侄兒石重貴繼承帝位。當初他們逼迫李氏的理由是石重貴年長,比孤兒寡母更懂治理國家,而事實卻很快粉碎了他們的夢想。 石重貴繼位后向耶律德光上表稱孫,卻不肯稱臣。這或者有些“骨氣”,可惜的是時機太不合適,后晉國力衰微又沒有做任何軍事準備,石重貴和他的朝臣們不懂臥薪嘗膽只會忘乎所以,后果可想而知。 耶律德光立即大怒,再加上后晉的幾個無恥將領(lǐng)向他頻頻示好,表示愿做內(nèi)應,他終于不顧述律平的反對,興兵向后晉“問罪”。 在長達三年共三場的攻晉之戰(zhàn)進行到第二場的時候,遼軍遇到了后晉官兵的奮勇抵抗,國內(nèi)又發(fā)生了大災荒。在這樣的情形下,本來就不贊成攻晉的述律平力勸耶律德光同意與后晉議和罷兵,借機下臺階。 多年周旋各方的述律平畢竟是“老姜”,她雖然好殺殘忍,但是她更冷靜地看到了入主中原并不能遼國帶來真正的好處。她告誡耶律德光說:“我們就算得到漢地也是難以久駐的,算起來得不償失。而且一但發(fā)生什么意外之變,只怕是后悔也來不及的?!?br> 遼會同十年(公元947)二月,志得意滿的耶律德光穿著中原漢族皇帝的冠冕,使用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了后晉都城大梁,并得到了后晉官員們的推戴。——雖然早在“燕云十六州”割讓之時,契丹國號就已改為“大遼”,但是直到這個儀式之后,他才算是正式坐上了他期盼已久的龍椅。 ——燕云十六州入遼后,遼國雖然仍然以騎射驍勇為國俗,但在皇帝宮帳下設(shè)“北面官”與“南面官”?!氨泵婀佟毖赜闷醯ち曀祝乒芷醯ひ磺熊娬髾?quán),全用契丹貴族;“南面官”仿唐朝官制,管理遼國的漢地、漢人,主要用漢族官員,即使有契丹官員也得一律穿仿唐漢服。 自耶律德光始,遼國開始重視并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嚴令游牧成習的契丹族人破壞漢人的田園,此外他吸納儒家的一些簡明禮儀,廢除契丹一些落后的風俗、倡導遼國國內(nèi)所有民族間均可自由通婚。 除此之外,漢人、契丹人以及遼國制下的各族人都穿自己的本民族服裝,身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耶律德光本人則穿漢服(算是在他一個人身上高度集中概括了一國兩制)。 鮮卑支系之一的契丹族(另兩支為宇文氏、庫莫奚),逐漸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 在攻打后晉的過程中,遼軍沿用舊習,糧草靠沿路“打谷草”搶奪而來,進入大梁城后遼軍依然故我地沿用舊習,大規(guī)模地洗劫百姓,以至于大梁周圍數(shù)百里幾無人煙;而最初投靠遼軍的漢人漢官又多數(shù)是些奸狡小人,趁機魚肉鄉(xiāng)里成風。耶律德光卻仍然認為自己縱兵“打草谷”沒有任何錯處,得意地對前來勸阻的后晉舊官說:“我對中原的事情了解得一清二楚,倒是我契丹的事情你們中原人一點都弄不明白!” 改朝換代對于官民百姓本來就是感情上極大的沖擊,又加上契丹貴族官吏這樣的胡做非為,更是激起各地百姓的憤怒,很快就多處爆發(fā)了起義。 耶律德光死后,遼國毫無疑問地陷入皇位之爭的混亂中,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內(nèi)的中原土地,都逐漸喪失了。果然應驗了述律平當初的話。 奉誰為新遼帝呢?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選中了一個人:述律平長子圖欲之子永康王耶律阮。 耶律阮是圖欲與契丹妻子所生,因此當圖欲投奔后唐時,耶律阮母子沒有跟從。而此時他恰好就在隨從德光的隊伍里。 耶律德光病死的第二天,耶律阮便在眾人的擁戴下,在鎮(zhèn)陽(河北正定)地方于叔父靈柩前正式即了遼國皇帝之位,隨即又冊立從后晉宮中得到的漢族宮女甄氏為皇后(她是遼朝唯一打破了蕭氏為后族傳統(tǒng)的女人,也是唯一的漢族皇后,比耶律阮大整整十歲,生子只沒,封寧王)。 述律平怒火更盛,親自整頓兵馬,和李胡一起率部來到上京城外的潢河(今西拉木倫河)岸邊,準備和孫子決戰(zhàn)。 然而一生隨心所欲的述律平這一次好運似乎走到了頭。不但耶律阮營中的將領(lǐng)沒有一個肯臨陣倒戈,就連上京城里的官員們也沒有全數(shù)站在述律平和李胡一邊。述律平所掌握的軍隊也只有她的屬珊軍還肯聽從她的調(diào)遣。心有不甘的述律平質(zhì)問與自己對峙的耶律阮部屬蕭翰為什么背叛自己?蕭翰理直氣壯地反駁:“當初你為了立威易儲,無辜殺掉我的母親,我怨恨你已經(jīng)很久了!”——而與蕭翰持相似理由的文武官員數(shù)目更不在少數(shù)。 述律平?jīng)]料到自己橫行一世,臨到老來居然會落得如此被臣下和孫輩秋后算帳的地步,垂頭喪氣之下惡從膽邊生,將跟隨耶律阮的貴族及將士家眷全部抓了起來,想要決一死戰(zhàn)。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出身至戚貴族的耶律屋質(zhì)挺身而出,勸述律平與耶律阮講和。屋質(zhì)是契丹貴族中的頂尖人物,遼國兩度王位更替他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挽回了國家氣運,后來被封為“北院大王”,稱“于越”(有遼一朝,于越僅有三人得封)。 屋質(zhì)來到耶律阮營中,又對滿心想要報復的耶律阮勸說:“一但興兵,即使大王您打贏了,卻也難免骨肉相殘。何況如今勝負還未定?就算大王您勝了,被太后和李胡扣押的人質(zhì)豈不是先要送命!還是請您和太后講和吧?!币扇钭笥疫@才知道家眷盡數(shù)成了述律平的人質(zhì),不禁大驚失色,紛紛附議,于是耶律阮和述律平終于在幾天后見面了。 于是屋質(zhì)向述律平發(fā)問道:“當初人皇王圖欲封為太子,為什么太后卻要改立太宗呢?”述律平死鴨子嘴硬地回答:“改立皇儲,太祖是曾經(jīng)說過的。” 屋質(zhì)轉(zhuǎn)而又向耶律阮發(fā)問:“大王你為何擅自即位,不先征得尊長的同意?”耶律阮怒氣沖沖地說:“我父親當初本應立為國主,卻因為這個尊長而不得立,所以我如今不愿稟報。” 屋質(zhì)聽了祖孫雙方的言辭之后,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邦投奔他國,世上有這樣做兒子的?大王對此卻沒有一些愧意反倒?jié)M懷怨氣!至于太后,你為了自己的私心偏愛,就篡改先帝遺命,妄授神器,還至今不肯承認。你們這樣還想講和?趕緊開戰(zhàn)是正經(jīng)!”屋質(zhì)說著就丟下手里的籌拂袖而起。 這恐怕是述律平第一次聽見別人明明白白地指責自己的重大過失,眼看著四面楚歌,她雖然兇殘,卻也不禁又急又愧,流著眼淚說:“當初太祖遭諸弟之亂,天下荼毒,瘡痍未復,我怎敢因為自家爭奪帝位而使國家再遭兵亂!” 眼看祖母態(tài)度軟了下來,耶律阮也表態(tài)道:“我父親以太子身份而失去國主地位,尚且不曾興兵征戰(zhàn),如今我怎么能做他不肯做的事情!” 迫在眉睫的一場內(nèi)戰(zhàn)總算是在劍拔弩張的關(guān)頭平息了。 不過,雖然放棄了兵戎相見,述律平仍然不甘心將帝位傳給長孫。回到自己的營帳后,她又對屋質(zhì)說:“如今講和已畢,我們再來考慮一下帝位究竟應該傳給誰。”屋質(zhì)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帝位授給永康王,則能順天意得人心,太后你何必如此固執(zhí)?”述律平身邊的李胡一聽立即變了臉色,厲聲喝道:“有我在,他休想稱帝!”屋質(zhì)平靜地回答:“按照禮法,傳嫡不傳弟。當年太宗取代圖欲稱帝,盡管他文武兼?zhèn)洌藗內(nèi)匀患娂姺亲h,惹出若大事端。何況你暴戾殘忍不得人心,強求帝位的話,人們何止是怨言呢!如今眾望所歸都愿意擁立永康王,已是定局不可扭轉(zhuǎn)了?!笔雎善綑?quán)衡利弊,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她對李胡嘆息道:“雖說我愛你甚于其它孩子,可是常言道‘偏憐之子不保業(yè),難得之婦不主家’,如今不是我不想立你,實在是你自己缺乏才能民望,太不爭氣?!?/p> 隨后,述律平又和耶律阮達成了正式的會議約定“橫渡之約”,承認耶律阮稱帝,罷兵同返上京。 三十一歲的耶律阮終于成為明正言順的遼國皇帝,是為遼世宗。他追封一生不得意的父親為“讓國皇帝”。 天祿五年(公元951年),遼世宗耶律阮死于近侍的謀逆叛亂。述律平總算看到了自己無比痛恨的孫子死在自己前頭。 繼承帝位的是遼太宗耶律德光之子耶律璟。耶律璟對述律平和李胡的態(tài)度自然要比耶律阮要好得多,李胡也被釋放了。但是述律平?jīng)]有返回上京,還是居住在祖州城。兩年后,遼應歷三年(公元953)六月丁卯,“應天皇太后”述律平終于走完了她七十五年的人生。同年十一月,她與已經(jīng)逝世27年的丈夫阿保機合葬祖陵,謚“貞烈”,后來又改謚“淳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