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經過這次抗疫斗爭,大家明白了:關于健康,任何外力都不如自身的免疫力重要。而健康睡眠對于保證人體正常免疫功能,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眼下春季的天氣多變,人體容易產生疲勞困頓,充分優(yōu)質的睡眠和休息,更需引起廣泛重視。
當今失眠病癥的發(fā)生率很高,男女老少皆可失眠,其主要表現是晚上臥床難以入眠,間斷多醒,早醒,難再續(xù)睡,通宵夢擾,似睡非睡,甚至徹夜不眠等,白天會有頭暈,頭脹,頭痛,心慌,乏力,昏昏沉沉等明顯的不舒服癥狀,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給患者不但造成很大的軀體痛苦,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不小的負面心理影響。長期失眠還會引起人體免疫機能降低和代謝功能紊亂,引發(fā)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消化系統(tǒng)病,老年癡呆等多種疾病。現代科學研究證實,有近100種病癥與長期失眠之間存在較大的相關性。
祖國醫(yī)學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對人體的正常睡眠和睡眠障礙均有深刻的論述和描繪。中醫(yī)古代文獻謂之失眠病癥為“不寐”“不得臥”“不得眠”“目不瞑”等。中醫(yī)認為,失眠的根本原因是人體陰陽之氣的運行與自然界陰陽之氣的運行不能同步所致,而人體陰陽之氣的正常運行,有賴于機體諸臟腑功能的正常和協(xié)調。因此,如果五臟功能失常,就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睡眠功能而發(fā)生失眠。
“心藏神,主血脈”,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肺、肝、脾(胃)、腎,機體諸臟腑功能的運行正常且協(xié)調,人體陰陽之氣的運行也正常,則人的睡眠正常,反之,就會出現失眠等睡眠障礙。在臨床上,中醫(yī)藥治療失眠病癥注重辯證論治,從臟腑辯證來看,人體心、肝、脾(胃)、肺、腎五臟常見的臨床證型各有不同,在治療上選方遣藥上也必須一一對癥,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心病不寐
1、心火亢盛型,臨床癥狀可見:心胸煩熱,夜不成眠,面紅口渴,尿黃便干,舌尖紅絳,口舌潰破,夢遺滑精,脈數有力等,治療原則:清心瀉火,除煩安神。選用方劑:導赤散合交泰丸加減。
2、心膽氣虛型,臨床癥狀可見:睡眠不安,常伴有驚惕惡夢,白天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善驚易恐,膽怯如有人捕等。治療原則:益氣養(yǎng)心,鎮(zhèn)驚安神。選用方劑:安神定志丸加減。
二、肝病不寐
1、肝郁氣滯型,臨床癥狀可見:夜晚臥床,思慮萬千,轉側難眠,日間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脅脹痛,痛無定處,脘悶腹脹,噯氣頻作等。治療原則:疏肝散結,解郁安神。選用方劑:小柴胡湯合逍遙散加減。
2、肝火化火型,臨床癥狀可見:夜間失眠,臥床久久不能入眠,或間斷多醒,多夢紛紜,甚者徹夜不眠,兼見頭脹,目赤,口干苦,心煩易急躁,大便干結,小便紅赤等。治療原則:清肝泄熱,佐以安神。選用方劑:龍膽瀉肝湯加減。
三、脾(胃)病不寐
1、心脾二虛型,臨床癥狀可見:頭蒙欲睡,睡而不實,多眠易醒,醒后難以續(xù)睡,同時可見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胃口不佳,面色萎黃,口淡五味,食后作脹,舌質淡,舌苔白,脈象細弱等。治療原則:益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選用方劑:歸脾湯加減。
2、脾胃失和型,臨床癥狀可見:夜間睡不安穩(wěn),時睡時醒,多夢,兼見口,口淡,不思飲食或納食無味,胃脘不適,大便不成形或有欲介不盡感等。治療原則:健脾導滯,和胃安神。選用方劑:保和丸加減。
四、肺病不寐
1、肺失宣發(fā)型,臨床癥狀可見:睡眠不安,甚至不能平臥,胸悶,咳嗽,呼吸不暢,無汗,甚則心悸,喘息,胸悶,氣短。舌苔白膩,脈象滑弦等。治療原則:宣肺平喘,寧心安神。選用方劑:麻黃湯或小青龍湯加減。
2、肺陰不足型,臨床癥狀可見:夜不能寐,或雖能入睡,但通宵夢擾紛紜,口咽干燥,形體消瘦,午后潮熱,五心煩熱,干咳少痰,舌質嫩紅,脈象細數等。治療原則:益氣養(yǎng)陰,補肺安神。選用方劑:生脈飲合黃連阿膠湯。
五、腎病不寐
1、心腎不交型,臨床癥狀可見:夜難入眠,甚至徹夜不眠,心中煩亂,頭暈耳鳴,潮熱盜汗,夢遺健忘,口舌生瘡,大便不暢,舌尖紅,脈象細弦等。治療原則:交通心腎,補心安神。選用方劑:交泰丸合天王補心丹。
2、肝亢腎虛型,臨床癥狀可見:夜眠不酣,間斷多醒,或早醒,有夢,醒后難再復述,常伴有頭脹,頭痛,頸項板牽不適,口干苦,眩暈,耳鳴,面頰色斑,兩顴升火,腰酸膝軟,夜間尿次頻繁,或四肢不溫,背脊時寒等。治療原則:滋腎平肝,養(yǎng)精安神。選用方劑:天麻鉤藤飲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失眠患者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他們非常痛苦,如何降低失眠癥的發(fā)病率和提高臨床療效,向失眠??漆t(yī)師提出了要求和挑戰(zhàn)。從預防入手,這是祖國醫(yī)學“治未病”思想的精髓,讓我們倡導科學的飲食作息,自覺遵循自然界的晝夜節(jié)律和機體自身的睡眠規(guī)律,每天幸福地擁抱健康睡眠。
(施明 上海市中醫(yī)文獻館失眠??崎T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