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語出《禮記·經(jīng)解》:“君子慎始,差若豪釐,謬以千里?!焙溃和ā昂痢薄a崳和ā袄濉???姡和ā爸嚒薄J钦f相差雖很微小,但造成的錯(cuò)誤極大。(宋)陸九淵《與包洋道書》:“亂真之似,失實(shí)之名,一有所蔽,而天地為之易位,差之毫厘,謬以千里?!?/p>
二、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動(dòng)嘴巴不如自己走,求別人不如求自己。(宋)蘇軾《問答錄》:“見觀音手持?jǐn)?shù)珠,坡曰:‘……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hào),未審何謂?’印曰:‘求人不如求己。’”
三、為富兼為仁,愿生莫愿死。
前句出《孟子·膝文公上》:“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笔钦f要發(fā)財(cái)就別去講仁愛,講仁愛就別想去發(fā)財(cái)。為富兼為仁,是指既想要發(fā)財(cái),又想要講仁愛。愿生莫愿死,說要想好好地活,不要想死。
四、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前句見(宋)羅仲素《論舜事親之道》:“天下無不是底父母?!钡祝和暗摹?。后句見《北史·循吏·蘇瓊傳》:“瓊召普明兄弟對(duì)眾人諭之曰:‘天下最難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兩句是說天下沒有不對(duì)的父母,世間最難得到的是兄弟。這是舊時(shí)提倡孝悌。
五、和氣致祥,乖氣致戾。
語見《漢書·劉向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祥多者其國(guó)安,異眾者其國(guó)危?!敝拢赫衼?。乖:不和。庭:災(zāi)禍。兩句是說和氣招來吉祥,不和招來災(zāi)禍。
六、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語見《尚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睉蚺耍褪チ俗鋈说牡赖?;戲弄器物,就會(huì)失去了自己的志向。
七、但能依本分,終須無煩惱。
只要能夠依照本分來為人做事,最終不會(huì)有什么煩惱的。
八、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
語見《尚書·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比思抑v了你不愛聽的話,必須從道義上理解,而不要拒于門外;人家講了投其所好的話,不要自滿得意,而要多反思自己。
九、吃得虧,坐一堆;
語見(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南郡閭巷中常諺,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漫記數(shù)則,如曰:‘吃得虧,做一堆。’”只要肯吃虧,就可以和睦相處在一起。
十、要得好,大做小。
語見《西游記》八七回:“行者道:若要好,大作小?!成溃骸趺唇凶龃笞餍??’行者道:‘若要全命,師作徒,徒作師,方可保全?!?/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