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讓人窒息的68級瀑布群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
“中國南方喀斯特”在喀斯特特征和地貌景觀方面的多樣性是無與倫比的,代表了世界上濕潤熱帶到亞熱帶喀斯特景觀最壯觀的范例,因而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根據(jù)申報材料和許多專家所提供的證據(jù),可以得出結(jié)論,中國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是最好的自然現(xiàn)象和世界上該類喀斯特的最好參照,是世界上石林地貌的最好范例,是喀斯特特征的模式地。
東大門前的解說地標
小七孔景區(qū)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峽谷帶,長約12公里,省道從峽谷中蜿蜒通過,前后有東大門與西大門,小七孔景區(qū)在寬僅1公里的狹長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于一體,玲瓏秀麗,只能用神奇美麗來形容它。
銅鼓橋
從景區(qū)東大門,進入眼簾的就是橫跨樟江河上的銅鼓橋,橋看起來很新,因原銅鼓橋遇大洪水所沖毀,2001年重建的。銅鼓橋長126米,寬2.4米,高25米,橋身兩端采用瑤山銅鼓造型,故稱此橋為“銅鼓橋”?,幧浆幾逡曘~鼓為神賜之物,鎮(zhèn)寨之寶,是權(quán)力的象征,橋頭的圖騰柱象征著對祖先、神靈的崇敬,而柱身浮雕圖案所展示瑤族濃郁、獨特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
小七孔古橋
小七孔古橋是進入景區(qū)的第一個亮點,這是一座小巧玲瓏,古色古香的古石橋,景區(qū)之名小七孔景區(qū)是由橋而得名,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建于1836年清道光年間。昔為溝通荔波至廣西的重要橋梁。橋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古色古香的橋下是綠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兩岸古木參天,巨大的虬枝沿著橋伸臂,宛如巨傘撐在橋上。橋下涵碧潭又名七孔塘,是喀斯特潭景觀,它綠得發(fā)光、綠得令人著迷,清澈如鏡的群山、古樹、橋景、綠蔭并映入水中,倒影鱗鱗,波光爍爍,山光潭景,分外迷人。
小七孔古橋
這座古石橋有著很多美麗的神話故事,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傳說故事與七位天仙一般美麗的姑娘為鄉(xiāng)親們造橋的故事,所以它還有一個別稱叫“七姑橋”。
拉雅瀑布
過小七孔橋,曲行百米許,即見拉雅瀑布。拉雅瀑布寬10米,落差30米,瀑布騰空噴瀉,橫向墜落,瀑布騰空噴瀉,橫向墜落,頗為壯觀。
小七孔拉雅瀑布
“盤空舞雪飛泉落,撲面銀花細雨來”,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橫空出世的拉雅瀑布含笑迎接遠方來客。正常水量的時候,她雖然沒有雷霆萬鈞、聲聞十里般的恢宏,卻是如此的晶瑩剔透,如此的親切可人,你一伸手就可以能觸摸到她沁人心脾的清涼。她仿佛一個在森林中穿行千萬年的精靈,著意要為你洗去塵世的喧囂與浮華,讓你的心靈歸于寧靜與安詳。瀑寬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視,但見瀑首懸藍天,旁綴白云,幾疑天河自空而降。水量較大的時候,瀑勢如山倒,吼聲狀雷,頗為壯觀。瀑布騰空噴瀉,橫向墜落,同響水河縱向錯落的68級跌水瀑布構(gòu)成一幅絕妙的立體交叉瀑布群景觀。瀑在路側(cè),人在瀑下,倍覺暢酣和親切。瀑布濺噴的水霧飄飄灑灑,紛紛揚揚,給游客以撲面涼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塵的暑熱和勞乏,頓覺輕松和振奮。
68級瀑布群
貴州荔波境內(nèi)的國家級樟江風景名勝區(qū),由小七孔景區(qū)、大七孔景區(qū)、水春河景區(qū)和樟江沿河風光帶組成。樟江沿河風光帶,河面水流平穩(wěn),水清如玉,兩岸青山綠樹,農(nóng)田村落,交織成美麗的田園風光。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qū)的大、小七孔景區(qū)以及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作為錐狀喀斯特的代表被選入世界遺產(chǎn)。
68級瀑布群
涵碧潭上游長1.6公里的狹窄山谷里,千姿百態(tài)的瀑布跌水競領(lǐng)風騷,沿高高低低的河床,層層疊疊的瀑布,淙淙嘩嘩傾瀉而下,若似銀河瀉地,形態(tài)各異,氣象萬千,陶醉其中,美不勝收。
68級跌水瀑布之后的景觀有野鴨池、龜背山、一龍戲九珠、飛云洞、野豬林、水上森林、天鐘洞、鴛鴦湖、臥龍?zhí)?、臥龍河生態(tài)長廊漂游等。
小七孔68級跌水瀑布
| |||
|
在這里水色是主角,山只是配角──龜背山原始森林
小七孔水上森林
亦名瑤池。長約600米,分上下兩段。河谷里叢生著茂密的喬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這些樹木當?shù)厝罕姺Q之為“合歡樹”,學名叫“溪畔冬青”。 水上森林中,石上盤根錯節(jié),枝間古藤纏繞,清澈的河水從河床的雜木林中穿涌而下。這里的千百株樹木,全部植根于水中頑石,又通過頑石深深扎根于河床中,水中有石,石上有樹,樹植水中。可謂“水在石上淌,樹在水中長”。
翠谷瀑布
瀑布順著陡峭的山勢而下,仿佛掛著一幅簾子,富有節(jié)奏感的慢慢流下,強烈沖擊著你的視覺。
臥龍?zhí)?/strong>
臥龍?zhí)队悬c看到九寨溝水色的感覺,綠得發(fā)藍的潭水像一幅大水簾深不可測,那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如今依然趟蕩漾在我心中。
原名翁龍?zhí)妒强λ固匕岛?span lang="EN-US">——臥龍河的出口處。暗河從崖底涌出,潭面上不見蹤影,只見臥龍壩雪崩似的滾水瀑布,潭外流淌不息的渠水,才感到臥龍河在潭底翻動,潭邊怪石奇樹林立,古木森森,潭外水聲轟鳴,霧雨蒙蒙,四周高山緊鎖,水潭猶如地底深淵,即便是發(fā)洪水時,潭面也猶如鏡子般平靜。在秋季的時候,臥龍?zhí)逗刻m清澈,岸上的江楓葉、綠樹、竹林倒映湖中,色彩斑斑斕絢麗,可與九寨溝“七彩湖”媲美。
臥龍河生態(tài)長廊漂游
鴛鴦湖——這是由兩個大湖、四個小湖相連而成的一一組高原喀斯特湖泊。大小湖之間有長約700米的“水上林蔭”,濃陰圍匝,湖水如茵,深不可測,湖邊沒路可走,不劃船就真的只能到湖邊看看而已。
小七孔天鐘洞
天鐘洞位于一座山峰的腰部。由山下攀到百米多高的山崖上,過南天門入洞,洞中美景宛若仙宮。
洞內(nèi)有很多廳,蟠桃廳中有蟠桃宴景觀,第二廳有金鐘洞徽,是一顆巨型鐘乳石鐘,高達9米。其后一路游去,還可見到石獅把道、玉女拂塵、瑤池等等鐘乳石景觀。至此游覽,猶如到神宮仙府逛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