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茶是好茶?
什么樣的水是好水?
什么樣的茶器是好茶器?
什么樣的水溫是合適的水溫?
什么樣的環(huán)境是好的喝茶環(huán)境?
一直很想把這個系列梳理出來,目前正在努力。今天咱就先從沖泡的水溫開始吧。
事先說明:
首先,下文所講的水溫是合適的水溫,即不容易把茶泡壞掉的水溫,但不一定是泡特定茶的最佳水溫(因為要掌握最佳,往往需要數(shù)千小時的沖泡經(jīng)驗)。
其次,下面講到的開水溫度,凡是低于100℃的,都必須先燒沸,再降到相應(yīng)的溫度。
以下正文:
沖泡綠茶:80℃-90℃之間
沖泡綠茶時水溫不能太高,一般水溫控制在80℃-90℃之間是比較適合的。這是因為綠茶一般采用較為細(xì)嫩的芽葉制作,若溫度太高,芽葉容易被“燙熟”,茶湯容易變黃,茶葉中的堿類物質(zhì)容易被浸出,茶湯就會變得苦澀,茶葉中的維生素C也容易被破壞。而在適宜的水溫下,綠茶茶湯通常嫩綠透亮,滋味鮮爽。
對于不同嫩度芽葉制作的綠茶,沖泡的手法可有以下三種:
下投法:對于耐泡度高,用相對較老葉子制作的綠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之類,采用下投法,即先放茶再注水。
中投法:對于鮮嫩度稍高的綠茶,如安吉白茶、明前龍井等,采用中投法,及先注一部分水,然后投茶,再注水。
上投法:對于特別鮮嫩的芽茶,如明前碧螺春,采用上投法,即先注滿水,再放茶。
沖泡紅茶/白茶:95℃左右
紅茶水溶性物質(zhì)浸出迅速,因此沖泡前幾泡時要迅速出湯,以免茶湯過濃。
白茶相對耐泡,且好的白茶即使浸泡時間相對長一點,也不會有苦澀味。是屬于比較容易泡好的茶類。其次像相對老的白牡丹和壽眉,可直接放到壺中煮。
沖泡烏龍茶:100℃
烏龍茶包括鐵觀音,大紅袍、肉桂、水仙等武夷巖茶,鳳凰單樅,凍頂烏龍等等。
沖泡烏龍茶必須是高溫沖泡。這是因為烏龍茶一般用生長期較長的成熟芽葉制作而成,沖泡時投茶量較多,再加上烏龍茶所含有的芳香物質(zhì)需要在高溫下才能充分揮發(fā)出來。若水溫不足,則茶香不發(fā),容易有水悶味。
一般情況下,高溫的水可以充分激發(fā)茶本身的優(yōu)點,也容易暴露茶的缺點。而溫度較低的水則可以掩蓋茶本身的缺點。因此質(zhì)量較次的烏龍茶在八九十度的水下,也會有些許甜味。
沖泡黑茶:100℃
包括普洱、茯磚在內(nèi)的后發(fā)酵茶。
和烏龍茶的泡法大體一致。雖然100℃不一定是沖泡普洱茶的最佳水溫,但第一泡一定要沸水沖泡,高水溫才能充分激發(fā)茶性。如果第一泡的水溫太低,沒有激發(fā)茶性,后面即使用沸水沖泡也無法補(bǔ)救了。外愛好普洱茶還擔(dān)心普洱茶后發(fā)酵有毒霉菌的產(chǎn)生,熱水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____________
當(dāng)然除了控制水溫之外,泡出一道好茶,還有諸多要素,不同茶類又不盡相同。在以后我們會針對不同的茶作更詳細(xì)的介紹。先補(bǔ)充兩點:
第一,除綠茶、黃茶外,沖泡其他茶類每次出湯必要出干凈,即杯內(nèi)不能留有前一泡的水,否則會影響下一泡的口感。
第二,前后兩次注水之間可稍留出時間間隔,這樣可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茶葉的耐泡度。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