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5元盒飯只是傳說
飛機上免費提供的晚餐,相當可口
漫漫回家長路,你是否準備好了路上吃的“干糧”?又或者準備在飛機、高鐵、火車等交通工具上買呢?一則新聞聯(lián)播播報火車盒飯5元的消息被熱傳。有網(wǎng)友稱,熱傳圖片早在2010年就有;而熱傳視頻為1月26日《新聞聯(lián)播》,8分5秒處明確說盒飯15元!但是南昌鐵路局南昌客運段列車乘務員孫云卿稱,確實有五元盒飯。你吃到過五元盒飯嗎?
一年一度的春運之際,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如何買到回家的火車票,但是圍繞著回家,圍繞著火車也衍生出了很多問題,比如除了買票難,大家又開始關注火車上的盒飯價格貴,而且又難吃,近日,有媒體曝光春運動車高價盒飯黑幕,40元的盒飯是旅客唯一的選擇,可盒飯成本都不超過10元。而且便宜盒飯每種只準備兩份,先賣貴的再賣便宜的,為了賣盒飯不提供方便面。很多人為了省錢,提前買好食物上車,有的農(nóng)民工甚至坐12個小時的火車只吃桔子。
早在2011年年底,鐵道部曾向社會公布《動車組列車服務質(zhì)量標準(暫行)》,其中明確要求:要保證旅客列車有2元以下礦泉水、15元以下盒飯等供應,且不得斷供。但從實際情況看,在高鐵餐車上根本就買不到10元甚至15元的盒飯。
看起來很美的規(guī)定早在現(xiàn)實中“掛掉”了。列車上的服務員回答得很有意思,有說是“低價盒飯就幾份”,至于方便面為什么也沒有,“潛規(guī)則”是這樣:一碗方便面一般價格就3元錢,列車上賣個15元,翻5倍,雖然看過去利潤很高,但是有了15元的方便面,你還會去買40元的盒飯嗎?鐵道部的規(guī)定根本管不了現(xiàn)實中盒飯的高低。
在熊一亮的記憶中,因為有一次臨時外出坐火車,所以上車的時候沒有買任何吃的,第一次買了一份火車上10元的盒飯,一打開飯盒,撲面而來的那種火車鍋爐味,很重的那種,這時估計你的食欲就大減了,然后那菜,要么沒有味道,要么太咸,因為實在是太餓了,忍著吃完了,但是可氣的是,這時叫賣盒飯的價格是5元一盒,因為火車用餐時間快過了,為了盡快賣完盒飯,原來10元的盒飯最后只賣5元,作為消費者,心中的那種滋味實在不好受,經(jīng)常乘坐火車的人估計通曉這個道理,就是剛開始的時候不買盒飯,等推著盒飯的師傅來回走幾趟,最后一趟的時候再買盒飯,這是的價格是原價的一半,但是盒飯的分量沒有辦法,自從吃了這次盒飯以后,對火車上的盒飯是徹底失望,不僅難吃,分量少,而且現(xiàn)在的價格又貴,為什么飛機上的盒飯吃起來沒有飛機的鍋里味呢?而且相當可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火車盒飯又貴又難吃…
D3107次列車上的食品價目表
盒飯的高價,根源是餐車壟斷的經(jīng)營方式
有網(wǎng)友算了一筆賬,在京滬高鐵上吃的40元一份的盒飯,其菜式在“全家賣”是9塊錢上下,如請一個供應商從產(chǎn)地購入送到高鐵火車上提供加熱服務和相應服務員人工成本和相應垃圾處理費的話,再加上該供應商的毛利和開票稅點的話,每份的價格在9+9×80%=16.2元。鐵道部賣盒飯的毛利率是60%。巨額的利潤都是靠什么經(jīng)營模式得來的?
現(xiàn)在鐵路(尤其是高鐵)餐飲有3種模式,客運段自營、鐵路多元企業(yè)經(jīng)營、合作(承包)經(jīng)營,對餐食定價沒有一個鐵路局有指導標準和依據(jù):
鐵路客運段自營,就是鐵路餐車工作人員,每趟出車向鐵路局(或鐵路分局)客運段交納數(shù)額不等的管理費和承包費。這種承包,不是遵循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面向全社會招標,而只針對鐵路職工內(nèi)部,非鐵路職工沒有資格分享這塊利益蛋糕。
承包經(jīng)營,就是能夠有一部分對外放開,但火車上的餐車不是誰想承包就能承包下來的,承包需要有關系。而承包商為了能賺錢,一盒幾元錢的盒飯賣到30元、40元,食品的銷售價格是進價的5倍以上。
鐵路多元企業(yè)本就是鐵路部門下屬企業(yè),除經(jīng)營所得不能發(fā)現(xiàn)金以外,其他什么都可以,所以有的動車列車員都幫餐車賣東西,說是方便旅客,其實是為了增加銷售額,列車員自己不但要做好客運服務,還要幫餐車干活。
旅客進了車廂,就變成了挨宰的目標,既無權知道這個價格是怎么定的,也沒地方投訴。如果鐵路系統(tǒng)依然堅持自說自話的定價機制,價格想定多少就定多少,即便有了15元的盒飯,也不過是一次道德自覺的調(diào)整,而與民意并無關聯(lián)。鐵路經(jīng)營是獨家買賣,但越是這種現(xiàn)狀,越有制衡壟斷的必要,特別是建立起聽證等方便公眾廣泛參與的博弈機制,才能把其利潤限制在可控的合理范圍之內(nèi)。也許動車高鐵盒飯的市場化、普通列車的盒飯公益化不失為一種方案,但前提是鐵道部不是鐵做的。
有人說這些年,與許多產(chǎn)品價格大幅上漲相比,火車票價格基本沒有上漲,但火車的運營成本和費用卻大幅上漲,作為公益事業(yè)鐵道部已經(jīng)虧損嚴重。求諸其他渠道對成本進行彌補,作為補貼“家用”的方式之一,是對公益的一種彌補。
但事實上,從火車允許自帶食物,還提供免費熱水,便不是飯店性質(zhì)的經(jīng)營場所。作為公益事業(yè),本身鐵道部就不是自負盈虧,國家每年給很多財政補貼。如果想彌補虧損是能夠理解的,但在公益的前提下,賺錢就不該成為目的,那么火車盒飯更不該以5倍的利潤高價出售。幫助弱勢群體,才是公益的根本,讓百姓吃不起的公益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