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一種智慧,很多人不知道佛法,以為佛法很深奧,實際上佛法就是解決人間的問題,是一種智慧,佛法是做人的基礎,佛法是指導人們奮發(fā)向上的航標。一個人一旦離開了智慧,就是離開了佛法,就會在滾滾紅塵中失去人生的目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靈,不要讓自己沉迷在五欲六塵中,這才是醒著過日子的人。
人要懂得珍惜現(xiàn)在,過好每一天,不要讓自己浪費時間。真正學佛人要隨緣,“隨緣”兩字看起來很容易,要正確地理解和做到并不容易。隨緣有很深的內(nèi)涵,一般有兩層意思。
第一要隨順因緣,隨順就是隨著順著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對自己現(xiàn)在生活的心態(tài)要安心于這個生活的狀態(tài),接受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你必須要能夠承認自己今天工作生活學習的情況;第二,現(xiàn)在的生活是自己的緣分,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是前生自己造下的善惡果報。無論什么事情發(fā)生要平靜的接受,坦然的面對,接受自己應該得到的緣分,這就是隨緣的第一。
隨緣就是接受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我已經(jīng)很苦了,我隨緣”,并不是說“我很苦了,我要攀緣”。即使生活條件好一些或者某一方面很成功,不必覺得自己很厲害,也不要驕傲,這是你前世某個方面造下善業(yè)。驕傲的人很傻,只不過上輩子比別人多做了一點,善緣多積攢了一點,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要知道這些都是有時間的——緣分都有時間,等時間到了,緣分就沒了。不要在有緣的時候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一旦失去緣分的時候就會痛苦不堪。生活條件差一些也沒有關(guān)系,那是前世沒有種下相應的善因,從現(xiàn)在開始就補種這個因,很快會得到善果。末法時期善惡因緣果報越來越快,過去做一件壞事不會馬上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脾氣很急,你罵他一句,他馬上罵回你;你打他一下,他馬上也打你;你對他不好,他馬上告你;對他好一點,他馬上也對你好,報應如影隨形,越來越快。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經(jīng)歷的坎坷磨難,不要怕,這是我們上輩子欠下的,還完就行了。如果能夠做到隨緣,就不會心有不甘、不平,也不會去羨慕別人,更不會管別人的閑事,只要做好自己當下應該做的事情,在自己現(xiàn)有的條件許可下,拼命種善因,隨緣不攀緣,怎么會不自在,怎么會不快樂?
隨緣的第二層含義是把握因緣,通俗的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緣分,如果做事情沒有緣分就做不成,現(xiàn)代話講,我認識某一個人就能做成這個事情。人與人之間就是要緣分,各種條件成熟,包括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等。為什么講空間呢?空間很重要。什么是空間?一件事情做過之后,如果沒有做成,要留一段時間再去做,不能盯著,物極必反。時間很重要,夫妻吵架之后不要馬上覺得能夠和好如初,吵過架之后要有空間,讓你們的心跟心理解,等一段時間之后才會慢慢和好。很多人以為吵過架之后“沒事了,我已經(jīng)忘記了,他為什么還不忘記???氣量這么小……”不會馬上忘記的,他會記在心中。給自己留點時間、給自己留點空間,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
當因緣成熟的時候,必須要把握。各種事物都是在恒常變化當中,一切都是無常的,當緣分出現(xiàn)的時候,如果不能把握住,緣分很快就會消失。當一個人緣分出現(xiàn)的時候千萬要抓住,很多人沒有抓住這個緣分,很快就消失了;很多人沒有聽到佛法,可能一輩子都聽不到佛法;很多人因為小時候沒有果斷地去做某件事情,到老了一輩子后悔。
有時候智慧就是不斷累積的,一個人智慧不是一天長成的,一個人的學佛境界也不是一天修成的,而是一個累積,就像造房子一樣,要一層一層往上造。
第二個含義是把握因緣。真正有智慧的人,要懂得把握因緣。今天我們學佛人就在把握因緣,因為我們怕失去佛法,我們把握住佛法的因緣,天天做好事、做善事、對別人好,讓別人覺得你是個菩薩,你的因緣果報很快會成熟,就會得到應得的善報。把握因緣,有時候比得到的隨順因緣更勝之。要把握好自己的每一天,好好學佛,不能天天有漏,否則就會漏盡,漏盡之后就什么功德都沒有,就隨著命運慢慢轉(zhuǎn)換。希望大家一定要學會把握因緣。
般若無知,就是無所不知。無知就是般若,一個人說“我不知道”,實際上這個人就在知道當中,不知道才會去學,才會接受它;很多人說“我知道了”,就不會再去學了。就像一杯水,已經(jīng)滿了,再好的茶也進入不了杯子里。只有把自己倒空,無知,“我不知道”,才能接受更多的般若,所以無知就是般若。無所不知是智慧?!拔沂裁炊级?,一個人可能什么都懂嗎?不可能的,醫(yī)學、科學……多少東西,不可能什么都懂的。你說“我什么都懂”,最多就是有點智慧;但你說“我什么都不懂”,你其實什么都能接受,接受之后,到了你心里,你什么都能懂,這就是般若。就像一個房間,這個房間是空的,你們幾百人才能擠進來,如果這個房間已經(jīng)滿了,誰能進來?這個房間是空的,我們不知道,進來的就是知道的了。對宇宙理解的就是智慧,我能夠知道宇宙、理解它——地球是圓的,宇宙是有煩惱的、很難的,因為有軌道,各個星球在走動……這只不過是你有智慧;但是如果有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的智慧,才是般若。智慧要變成般若智慧,就是大智慧,不但能把事情解決好,還能讓別人開開心心。
般若智慧能夠斷煩惱破無明,如果你有般若智慧,又能斷掉煩惱破除無明的智慧——根本智,根本就是到底了,這個人智慧不得了,就是根本智。如果能夠解釋宇宙萬有現(xiàn)象,這是后得智——學了之后得到的智,是從根本智中生出的。根本智中拿出一點點的智慧,你后面才會明白。很多科學家永遠在研究,實際上科學家研究的成果佛陀早就驗證了,科學家說宇宙中的大行星、小行星、各種軌道……佛陀在2500年前就說這個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佛陀早就看見了,人永遠在證實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六十年代肺結(jié)核死了很多人,那時候只是研究到肺結(jié)核,但實際上那時已經(jīng)是肺癌了。當科學家沒有研究出肺癌的時候,癌癥存在不存在?存在的??茖W家沒有發(fā)現(xiàn)宇宙空間細菌這么多的時候,空氣中有沒有細菌?所以研究永遠是后面的,就是后得智。諸葛亮未卜先知,曹操事后才知,周瑜當時才知——馬上要發(fā)生了才知道。后得智是后來根本智中生出來的。
人的智慧怎么來的呢?要有悟性,悟性能生出智慧之體。一個人要有悟性。人家和你講話的時候,往心里去了,就有智慧了;很多人不懂也不愿聽,什么智慧都沒有。你們把師父的話往心里聽,聽進去之后悟一下,一悟就有智慧了。
自性的大圓滿,窮義圓滿的大智慧。如果你的自性能夠大圓滿,你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會由無智達到無所不知。開始什么都不懂,最后什么都懂了,是從智慧進入般若的一個圓融的階段。自性的大圓滿就是對什么事情都明白,孩子想做什么,媽媽明白;老公想說什么話,老婆也知道他的意思,這就是自性圓滿。菩薩都知道我們想做什么,菩薩知道我們很苦,想求菩薩幫忙能夠解決各種問題,菩薩是般若智慧,是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