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美國心臟協(xié)會)首次公布對頑固性高血壓診療建議。該建議已于2008年4月7日由Hypertension雜志在線公布。
頑固性高血壓是指:高血壓患者在接受了至少3種降壓藥物后,血壓仍高于目標值或者需要至少4種藥物才可以控制其血壓。臨床試驗顯示,高血壓患者中有20%-30%為頑固性高血壓。頑固性高血壓患者與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慢性腎病相關(guān),因而具有高心血管風險。此建議是AHA首次關(guān)于頑固性高血壓定義、推薦檢查方法及治療的共識。
本共識的主要內(nèi)容如下:
1.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較舒張壓更難控制。高齡、血壓基線水平高、肥胖、高鹽飲食、慢性腎病、糖尿病、左心室肥厚會增加頑固性高血壓的風險。黑人、女性也是頑固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2.基因評價對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作用有限。
3.藥物依從性不良和治療方案不當所致的難治性高血壓與頑固性高血壓類似。隨訪5-10年,僅不足40%的患者有良好的降壓治療依從性。
4.一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擬交感神經(jīng)藥物、口服避孕藥、紅細胞生成素、對乙酰氨基酚有輕微升高血壓作用,其中NSAIDs作用最為明顯,因此在治療高血壓患者的疼痛時,乙酰氨基酚應(yīng)為首選。
5.老年人中繼發(fā)性高血壓較為常見。
6.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有83%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女性相比,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男性血壓的影響更為顯著。
7.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有20%合并醛固酮增多癥,此類患者血清鉀濃度多在正常水平。
8.庫欣綜合癥有獨立于升高血壓之外的靶器官損害作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為其最有效的治療藥物。
9.一些研究顯示,腎動脈狹窄是引起老年人繼發(fā)性高血壓的最常見原因,其中90%是由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
10.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常規(guī)評價應(yīng)包括代謝特征分析、尿液分析、清晨血漿腎素或血漿腎素活性加醛固酮水平檢測。腹部CT檢查對腎上腺腺瘤特異性較低,不推薦作為常規(guī)檢查項目。
11.頑固性高血壓治療措施包括:應(yīng)用長效或復(fù)方藥物,降低體重,低鹽飲食。限制飲食中鹽的攝入可以降低收縮壓5-10mmHg和舒張壓2-6mmHg。
12.一些試驗顯示,血壓的降低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使用連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相關(guān)。但是也有試驗提示CPAP無效。
13.對纖維肌性腎動脈狹窄患者行血管成形術(shù)有益于血壓控制,但是再狹窄率高達20%。
14.在幾種降壓藥中,利尿劑對頑固性高血壓最為有效。其中氯噻酮的降壓療效優(yōu)于氫氯噻嗪。
15.多藥聯(lián)合治療時,選用鹽皮質(zhì)激素受體拮抗劑如螺內(nèi)酯(安體舒通)、阿米絡(luò)利可進一步降低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該療法安全有效。
16.患者夜間睡前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較白天服用可以更大幅度的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