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們也到了當父母的時候,我們之中有的是獨生子女,有的有兄弟姐妹的陪伴長大。而如今年輕父母大部分只有一個子女,對子女的教育成長就特別重視,希望讓子女成長的更健康。對子女的教育成長貫穿嬰兒、兒童、青少年、成年這些不同階段。
0歲—6歲 嬰幼兒
伴著嬰兒出生后的啼哭聲,年輕的我們當了父母,承擔起父母的責任。初當父母對照顧嬰兒也是慢慢學習的過程,也少不了需要子女的奶奶、外婆的照顧。有了她們的幫助和經(jīng)驗,年輕父母會少許多慌亂和不知所措。嬰兒出生后盡可能用母乳喂養(yǎng),這樣有利于初生兒的營養(yǎng)吸收?,F(xiàn)在一些年輕媽媽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或者由于母乳稀少,用營養(yǎng)合理的嬰幼兒奶粉代替。小寶貝出生后要做身體檢查,診斷有沒有影響成長的疾患,如果有及時治療以免影響以后乃至一生。
父母用照片、視頻記錄下子女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為以后留下美好的回憶,看到我們伴隨子女成交的高興場面。嬰兒的食物需要易吸收,不會影響到腸胃健康。父母要牢記多大年齡的子女可以吃什么類型的食物,大人吃的燒烤、麻辣燙、碳酸飲料、高脂肪高油膩、糖份過多的千萬不讓小孩吃。輕則小孩會嘔吐,腸胃不適,重的需要去醫(yī)院就診。時刻記住我們是大人,不能認為我們可以吃的,小孩也可以吃也可以承受。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長高,從爬行到可以自己走路,從呀呀學語到可以說完整的話,叫著父母或者家人,所有的我們都會滿臉笑容,嬰兒時期也度過了。然后子女到了識字,用好奇的眼睛認識各種新鮮事物的階段。各種宣傳“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全能教育從嬰兒開始”一直圍繞在年輕父母周圍。網(wǎng)絡上、各種傳媒是千變?nèi)f化的教育方法、潛能智力開發(fā)班、天才雙語課堂,讓我們80后父母也無所適從,生怕孩子真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了。社會各種機構(gòu)、電視臺不斷渲染嬰幼兒教育的重要,無形中給父母壓力,說到底還是嬰幼兒教育市場利益大的超乎想象,市場就是這樣被造出來的,另外年輕父母之間又喜歡攀比給子女做了什么投入,更擴大了這個市場。為了自己的子女和宣傳的那些小孩一樣所謂優(yōu)秀,父母們把相當多的金錢都投入到美術(shù)班、智力開發(fā)班等等。
回想80后這代人6歲以前大部分是在外面和小朋友玩耍,做游戲玩玩具,沒有父母額外讓參加的各種培訓,所以小孩不能過早讓學習太多的東西,讓他們盡情的玩耍,天天高興的度過。并不見得不參加培訓就真的落后了,孩子還有十幾年時間要成長過早的增加學習是不應該的。小孩認知能力少,對外界的事物充滿好奇,也是無知無畏。在平時,父母要盡可能讓產(chǎn)生危險的東西、環(huán)境遠離子女。比如圓形物體被吞咽、鋒利的玩具、不安全的游玩設施、交通工具、河邊水邊、樓梯陽臺等等,類似的意外媒體都有報道,所以給子女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在6歲前,是子女開始形成自己認知的階段,明確告訴他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或者有危險,基本的常識讓子女知道。在幼兒園要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多交朋友參加集體活動,多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他們犯錯告訴錯的原因引導他們?nèi)ジ恼?,從一開始就鼓勵多和他人交往,畢竟人際關系是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的。
7—12歲 兒童時期
這個時期,子女進入小學學習了,認識更多的同齡小朋友??赡軙蛣e人發(fā)生矛盾爭吵,讓他們用友好和合適的方式解決,子女錯誤的行為不能縱容,小錯積累很有可能是造成大錯。動畫動漫等成了孩子的摯愛,從里面找到很多的樂趣,小孩擴大自己認識世界的途徑也多了。喜愛動漫是孩子的天性,作為父母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動漫或者其他的影視、鬼怪電影里面夸張,不符合現(xiàn)實的場景或者情節(jié),我們要和子女解釋清楚,比如人流血會感到疼痛,槍擊會危及生命,人有生老病死,人不能和動漫里面一樣可以被壓扁,身體可以任意扭著伸縮。人也不會飛也沒有輕功或者蓋世神功,從高處跳下會受傷,特異功能鬼怪都是假的。影視作品里面的拍攝出來的,和現(xiàn)實不一樣,小孩的認知很少很單一,需要父母的引導教育,不讓他們做出模仿影視的行為。讓小孩認識世界,認識現(xiàn)實的事物這些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家長都是這樣做的,也是一個傳統(tǒng)。而在國內(nèi),這方面的教育在以前很少,也有些缺失。相信幾乎每個人在兒童期都幻想過自己可以飛有輕功的念頭,但也有真的用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意外或者悲劇的情況,重視子女的認知絕對重要,也不能忽視。
子女在兒童時,對自己的父母都覺得很偉大,什么都知道也很崇拜,覺的父母是百科全書什么都知道?,F(xiàn)在的網(wǎng)絡非常發(fā)達,孩子想了解擴大視野比80后的我們更加方便,是資源太多不知道怎么選,父母要幫助孩子選擇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讓他們對世界認識的更全面。生活中,教育小孩對長輩講禮貌,多幫助同學和小朋友,開開心心的上學就可以,不刻意追求成績。父母平時也要言傳身教,父母之間不要經(jīng)常吵架,或者打麻將這些。2013年11月底發(fā)生在重慶的10歲小學女孩摔打一歲多的嬰兒,這樣的慘劇和女孩父母教育方法有問題是分不開的,人們都在氣憤小女孩的殘忍。
13歲—18歲 青少年時期
小學畢業(yè)后,一般孩子是十二三歲的年齡,由于生活條件、環(huán)境的變化,小孩的生長發(fā)育比以前提前很多,身高增長迅速,男孩女生的第二性征也漸漸出現(xiàn)。到了青春期以后,子女好像突然沒有小學時聽話,開始和父母頂撞,喜歡時髦東西變的崇拜明星,有明顯的逆反心理,不想父母管的太多。而父母覺得和子女出現(xiàn)了溝通的困難和代購,這種現(xiàn)象我們的父母也遇到過,當我們也是作為子女的時候。青春期是子女性格形成并且慢慢定向的時期,這段時間顯得尤為關鍵,父母要經(jīng)常和子女多溝通,平等交流想法或者看法,了解子女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這樣家庭生活就會更美滿。子女這段時間也會需要零花錢,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和獲取方式,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而不是放任他們要求什么都滿足,人的欲望總有不能滿足的時候。由于父母嬌生慣養(yǎng)釀成的青少年犯罪這些年越來越多,是需要特別重視的時期了。
父母也會發(fā)現(xiàn)子女很重視穿著和發(fā)型什么的了,也和異性朋友的交往多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早戀這也是避免不了,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能簡單的粗暴禁止,這樣反而會讓子女逆反心理更強。給子女擺父母曾經(jīng)年輕時的經(jīng)歷,早戀帶來的弊端,明白事理的子女都會知道父母是為他們成長好。
現(xiàn)在每年有2億多的人口在外地城市工作生活,為城市做出突出貢獻,他們的子女一般留在老家由親人照顧,這些是我們常說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是非常龐大的,他們和父母往往一年見一次或者幾年見一次,在老家沒有父母的時時關心,他們的成長更需要正確的教育。
另外,國家的法律是很多的,作為父母的成年人都不是很清楚,何況處于青少年的子女,他們對什么行為是違法犯罪,什么行為不是并不清楚,往往犯罪只是越過一個界限就會造成嚴重后果。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告訴子女哪些行為是犯罪的是錯的,比如偷竊或者損壞他人財物、搶劫財物、打人傷人、放火和破壞安全設施、敲詐勒索財物等等。子女認知還不夠完善,作為父母將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讓子女知道,這樣會讓他們更健康的成長,不至于意外犯罪。犯罪和法律懲罰一般人都不會去關注,但往往犯罪就在一個行為瞬間。現(xiàn)實中青少年因為不懂錯誤行為會造成的后果,變成違法犯罪的人,這類事件幾乎多了很多,明天都在發(fā)生,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教育好子女,違法的事情覺得不做,年輕人容易沖動犯錯,平時需要家人的關心和引導,讓他們健康成長。
18歲以后子女也成為成年人了,性格和思維也基本成型了,做父母的也步入中年,一家人用親情讓家庭永遠幸福,子女也要進入他們的社會生活圈,希望子女生活的好,平安幸福是父母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