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李清波主任
現(xiàn)在已經(jīng)入伏了,天氣是又悶又熱,出門一趟,有的人微微出汗,但有人就滿頭大汗、吃個飯恨不得把衣服濕透,這是為什么呢?
出汗,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表現(xiàn),人人都會出汗,所以正常、適當?shù)某龊勾蠹乙膊挥脫摹?/span>
而有些過度出汗、大量出汗、不正常的出汗,就像是上面說的出門一趟滿頭大汗,就要注意了。
出汗這件事兒,首先會考慮氣虛,如果有四肢無力、少言懶語的表現(xiàn),那便是了,氣虛出汗,通過服用玉屏風顆粒,可以很好的改善。
當然,出汗不一定都是氣虛,還有其他原因,比如陽虛,陽虛出汗也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陽虛的角度聊一聊。
夏季炎熱,本就出汗多,而汗為陽氣之載體,汗越多越傷陽,陽氣越少也越難止住汗液。比如有些朋友明明不怕熱、甚至還怕冷,但很容易出汗,這類人就屬于陽虛導致汗多。
陽氣不足表現(xiàn)在上焦
失去陽氣的守護,你可能容易怕冷,怕風,容易打噴嚏、流鼻涕,起雞皮疙瘩。
陽氣不足表現(xiàn)在中焦
你可能會濕氣重,怎么祛都不徹底;
還可能有慢性的問題,比如鼻炎、過敏、濕疹;
吃點冷的、寒的或者不干凈的食物就消化不了、容易拉肚子,喝水也愛喝溫熱的;
容易疲勞、四肢乏力、頭暈心慌、少氣懶言……
陽氣不足再深入,發(fā)展到中下焦
女性可能會小肚子涼,手腳涼,總得比別人多穿衣服才覺得暖和。
還有的人可能會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總起夜等等。
如果你有以上陽虛的表現(xiàn),且容易出汗、汗多,那就需要調(diào)理一下了。
在張仲景的《傷寒論》里有一個桂枝甘草湯,是仲景先生給那些生了病以后,被投以發(fā)汗藥,結果發(fā)汗發(fā)多了,大量出汗,導致心陽受損,心慌、心悸的人開得方子,只有兩味藥,一味是桂枝,另一味是炙甘草,組成:
桂枝甘草湯
桂枝為君,味辛,可以散寒解表,溫經(jīng)通陽,尤其可以振奮心臟的陽氣,讓陽氣固住毛孔,穩(wěn)固我們的津液,防止過度流失,通過“振陽”來維持體內(nèi)津液平衡,緩解大量出汗的情況。所以桂枝不僅能排汗還能止汗。
炙甘草為臣,味甘,可以益氣溫陽,與桂枝搭配,辛甘化陽,既補充了陽氣,又能強健脾胃。
它們共同協(xié)作,使陽氣得以充足,能固攝汗液,調(diào)理大量、經(jīng)常出汗的情況。
汗作為陽氣的載體,其大量流失會帶走體內(nèi)的陽氣。從身體的反應來看,這種損傷主要作用于心臟,導致心陽不足。當心臟受到這樣的影響時,反應會尤為強烈,出現(xiàn)心慌、心悸等癥狀。面對這種情況,桂枝甘草湯便是一劑良方,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癥狀,這也是它最初的應用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統(tǒng)的煎服方法,桂枝甘草湯也可以用沸水沖泡,作為茶飲日常飲用,同樣能夠發(fā)揮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