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名校孫世鰲博士團隊成員
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
北京大學史學課堂輔導老師
第一屆燕園杯歷史論文寫作大賽寫作導師
寫在前面:
自主招生這條捷徑,對于高中生的要求,不是沉浸于微觀的歷史事件里,而是具備宏觀的歷史脈絡及綱領、獨立鑒別史料的能力。去了解真實歷史事件背后發(fā)生的大背景,以史為鑒,以史為鏡。這才是在自主招生面試過程中大學最看重的能力。
安利一份與飄滿朋友圈完全不同的書單給你!與票圈的大眾書單不同之處在于:
1.它能幫助你搭建完整的中國歷史體系;
2.教你運用多元史觀來解讀歷史;
3.符合現代高考命題的新趨勢;
對于正在準備自主招生的報考與面試你來說,本書單對你的面試環(huán)節(jié)也有著巨大幫助,不要錯過哦!
《國史大綱》
作 者:
錢穆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新儒家代表人物
成書背景:
錢穆作于抗戰(zhàn)年代,鼓舞青年學子抗日救亡的熱忱。
觀 點:
解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病原”,必須要深入挖掘中國自身文化。
作 者:
范文瀾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成書背景:
范文瀾為支持我黨的知識分子,強調革命。
觀 點:
歷史階段劃分上,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為基礎;方法上,以階級斗爭為核心;內容上,肯定“歷史的主人是勞動人民”。
作 者:
費正清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成書背景:
美蘇冷戰(zhàn)的兩極格局,費正清等人采用了西方最近的研究中國的成果。
觀 點:
“沖擊—回應”模式認為近代以來中國的變化就是對西方刺激的反應。
作 者:
黃仁宇
美國華裔歷史學家
成書背景:
給外國學生講授中國歷史的課程提綱。
觀 點:
“大歷史觀”——主張“以長時段、遠距離、寬視野”的條件重新檢討歷史,并用“潛水艇三明治”的說法來形容傳統中國。
作 者:
張帆
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成書背景:
本書系為大學公共選修課“中國通史”(古代部分)。
內 容:
大致按朝代次序,基本線索以政治史為主,突出每個朝代重要和有特點的問題,盡可能地吸收了史學界較新的、并已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的研究成果。
作 者:
蔣廷黻
民國時期政界、學界知名人物
成書背景:
蔣廷黻為支持國民黨的知識分子,支持漸進改革。
主要觀點:
中國能否實現近代化(西洋化)作為歷史主題。
作 者:
陳旭麓
近代史研究著名學者
成書背景:
改革開放后,知識分子們尋求一種新的解釋近代史的模式。
內容:
該書把社會史的內容與通史研究融匯于一爐,著眼于社會結構、社會生活、社會意識在重大政治事件和外來侵略、東西文化碰撞下的轉軌、變異和回應。
1.你認為除了王朝斷代,還能夠用什么方法敘述中國歷史?
2.中國史分為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代史,是以什么為劃分標準,其分界點何在?
3.你認為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是由于西方的刺激,還是自身內部的變革?
4.如何評價馬克思主義史觀對中國史研究的影響?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
李約瑟:《中華科學文明史》
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嚴耕望:《治史三書》
柯文:《在中國發(fā)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
榮新江:《學術訓練與學術規(guī)范: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