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老物件,睹物思情!這些物件引人懷舊,有些東西至今仍在用,滿滿的回憶,滿滿的鄉(xiāng)情?展現(xiàn)的老物件一一涌上記憶,仿佛昨天還在煤油燈下作業(yè),捏著一分錢去買糖,拉著風箱幫大人燒火……如今已成為兒時的回憶,已經時過境遷了;物件的用處,已經不再重要了;社會的進步,已經沉封箱底了。這就是歷史,再過上年這些東西都是文物了,現(xiàn)在還是老物件。
1、拘子,還一種叫法是“不求人”。是用來捆柴草的。捆柴草時一般為兩人一組,一邊一個手腳并用,這樣就把柴草捆得相當結實,運輸起來挺方便。但有時一個人去弄柴草就捆不結實,于是勞動人民就用樹叉做成這個“不求人”。使用時把柴草放在繩子中間,然后把繩子從“不求人”孔中穿過,腳踩住柴草,雙手一拉,就把柴草捆結實了。,一頭有麻繩 捆柴火的時候從這個中間穿過去打結
2、水車,有用手搖的也有用腳蹬的。古時候用來抽水用的,俗名 水車。叫龍骨水車,抽水用的,兩人用腳踏抽水,把水由低處抽到高處。水車70年代每個生產隊都有的抽水工具。農村農田灌溉車水的水槽,你這個不全,還有水車架人趴在上面用腳踩,水槽里還有類似鏈條的木片。多么熟悉的聲音,多么熟悉的工具,印象深刻的藥物。土生土長,很有意義的農耕文化,農耕時代,農耕社會,農耕生活。
3、火鐮。是那個年代的老頭子抽煙的時候撇火用的。那個年代一匣洋火2分錢,老頭子嫌花錢,就撇火點煙?;痃犚话阏莆赵谟沂?,左手拿著火石,肖(音)子,一撇就蹦出火星,燃著肖子,就可以把煙點著了。
4、拉線開關農村一些木結構房子里還在用,村子里小超市還有得賣,拉線開關挺好的 感覺特別省電線
5、算盤,我家里的一把算盤好多年沒有用了,前幾天試了幾下,口訣都忘了,我試試啊,現(xiàn)在都不用學珠算了嗎,加法算盤口訣: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落二,四下五去一,五去五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八退二進一,九退一進一。有誰還記得……
6、鋁飯盒,讀小學就是用這個蒸飯吃。80后上學帶的鋁飯盒,裝上米到學校淘洗干凈一起蒸熟了中午吃。我還有一個老飯盒,鋁制的,差不多四十歲了,一直不舍得扔
7、這個就是簸箕。用手端著后邊高出的簸箕后檔,上下顛起前邊平齊的前沿?;祀s在谷物中的糠皮就被簸箕扇起的風吹出去了。簸箕這種農家用具在古代就有了。
8、“字頭”,打鋼印號碼用的。八十年代自行車打鋼印號就是用這個字頭打的。以前的自行車(俗稱28大杠)車把中間和兩個車圈上的車號是電打上去的,中軸用號釬敲上去的
9、煤油燈,村里沒電全用煤油燈,一斤煤油四毛二。沒現(xiàn)錢,拿雞蛋換,雞蛋折五分錢。照明用的比這些消失得更早的還有桐油燈,煤氣燈,好多人聽都沒聽說過。
10、老式鐘發(fā)條上勁的鑰匙,相當于擰螺絲的扳手,我家現(xiàn)在還在用呢,70年他們結婚時買的,買的三五牌掛鐘,搬了幾次家也沒舍得換。這么多年了走的還很準。我家就有三五座鐘,每過十來天拿這個鑰匙發(fā)條上弦。我結婚的鐘表還在用,30年從未停,
11、驢雍脖或者叫套纓子,夾脖是夾脖,東北叫套包子。套包是套包:套包是夾脖的墊子,夾板是連接車套的;套包是環(huán)形,要從頭套進去,夾脖是開口的,夾在脖子上。驢夾脖是木制的,給驢脖子上戴上套纓子后(墊在下面)再搭上驢夾脖(兩根木條,用皮條或繩子綁成上窄下寬的梯形,上穿套繩連在后面車架下或拉著碌碡等打場用),拉車或拉套時候配合起來用。
12、湯婆子,銅做的,熱水倒進去蓋住蓋子后再套一個布袋子,否則會燙傷。現(xiàn)在我家還在用!熱的慢,涼的也慢,冬天為暖被窩用的物件,至今還在保留著!適合老人,小孩兒用。這個物件熟悉的,都見過,而且用過,年齡在60歲以上的人.....
13、碌碡,碌碡我們叫它“石滾”。麥子高粱等農作物在曬場里曬干后,用馬牛之類的牲畜拉著石滾在上面碾壓,把農作物的外殼碾掉。小時候收稻谷連苗擔回來鋪在石灰地堂上完后用牛拉動禾碌在上面碾壓谷粒就會掉下來
14、壓水井,小時候最喜歡壓把井 地下水抽出來特涼 玩熱了就找有壓把井的地方洗臉沖腳
15、瓷臉盆,我們那個年代同事結婚送個瓷臉盆,花暖瓶,先進發(fā)個搪瓷杯!現(xiàn)在……
16、鞋樣兒,小時候最喜歡看我娘夾在書里的鞋樣兒,我娘還不大喜歡讓翻看生怕給她弄壞了。當年的鞋樣兒都去哪里了?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自己過去用過的,或者是結婚時的必備品。像這樣的鞋幫是我們小時候自己做松緊鞋的鞋幫。因為買一雙鞋要4元多,做一雙鞋只要1元多點。
17、汽燈,農村的,70末80初應該見過或者用過。汽燈我記得我用手去捏中間那個白色的棉,壞了用不了換一個新的才能點亮。一般戶用罩子燈就很不錯了,沒見過家庭用氣燈的,六十年代前期,我們大隊(就是現(xiàn)在的村)有個小劇團,晚上演出也沒有氣燈!城里的孩子可能就都沒見過
18、頂針,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是家庭必備物件,現(xiàn)在雖然不做衣服了,衣服掉個扣子,也得去外邊修理嗎?頂針現(xiàn)在也在用,釘個鈕扣,臨時縫個小開線啥的,都需要用到。可惜多數(shù)年輕不會用了。
19、奔。上面那個孔是安裝長把柄用的。長把柄末端有方便手握的彎弧。使用時是用腳踩著木頭,將圓木弄成木方。奔 刨 斧 據(jù) 是以前老木匠的傳統(tǒng)工具。
20、鐵環(huán)、鐵鉤,不知干啥用的。
銹蝕的物件,歷經滄桑,知道的人都不再年輕了吧,這個物件卻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回憶。
21、還記得這個物件嗎?70~80年代的童年的最愛,走路十幾里樂此不疲,如今成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