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趙氏宗親(ID:zhaoshizongqin)
編輯 | 英雄
清明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清明除了是節(jié)氣外,還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雖說清明各地有不同的習(xí)俗,但眾多習(xí)俗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祖掃墓。說起清明掃墓,有很多習(xí)俗和禁忌,尤其今年清明節(jié)恰逢閏二月,這些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清明掃墓2點禁忌要記住,這是老傳統(tǒng)并非迷信,具體哪兩點禁忌呢?抓緊了解。
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有句老話說到“掃墓不過未時,祭祖不過三代”,其實這也是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的習(xí)俗,具體是什么意思呢?
“掃墓不過未時”
“未時”是十二時辰之一。大家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在古代,勞動人民將一天24小時分成十二個時辰,分別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其中每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而每個時辰對應(yīng)現(xiàn)在的時間為: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可見“未時”對應(yīng)的時間是下午13點~15點,那為何會有“掃墓不過未時”呢?大家都聽過陽盛陰衰的說法,老一輩認(rèn)為下午3點前正是陽氣盛望的時候,在這之前上墳祭祖比較合適,而3點后陽氣開始逐漸衰退,陰氣開始上升,這時去上墳不好,容易受到陰氣侵?jǐn)_,所以便有了“上墳不過未時”的說法。
家里老人就說過清明上墳不要太晚,所以我們這邊基本中午前或吃過午飯。當(dāng)然,也有下午掃墓的(并非說下午不能掃墓)畢竟每個地方的習(xí)俗講究有所不同,所以有些說法也不能一概而論。
“祭祖不過三代”
“三代”指的是三代人,多為爺爺、父親和兒子,所以說“祭祖不過三代”可以理解為掃墓祭祖就是這三代人的事。
可能有人會說有些家庭是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這又怎么解釋呢?其實很好理解,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家庭,要不就是有年事已高的老人或年齡?。ㄟ€未懂事)的孩童,這兩類人(上年紀(jì)的老人和孩童)是不適合掃墓的,一是行動不便,二是不明事理的孩童不宜上墳等一些說法,所以除去這上下兩代人,還是中間三代人,因此便有了“祭祖不過三代”的說法。
在我們當(dāng)?shù)剡€有“一代管一代,孫子不問老太太”的說法,其實最終的意思和這差不多。
綜上所述,“掃墓不過未時,祭祖不過三代”還是有些道理的,不僅告誡后人不管什么時候不能忘祖,同時也提醒后人掃墓祭祖不要太晚。其實這兩點禁忌并非迷信,而是老的傳統(tǒng)。
朋友們,你們認(rèn)為呢?
與古為徒 厚重華滋
這有
古往與今來
族譜與祖訓(xùn)
名人與古跡
這里
弘揚傳統(tǒng)文化
深耕姓氏人文
凝聚精神動力
點和
說說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