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中的有三位女將分別是:集武藝和美貌并存的扈三娘、膀大腰圓、兇悍異常的顧大嫂、開黑店賣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孫二娘,如果說孫二娘的形象突出一個“趣”字,那么扈三娘之“美”,而顧大嫂之“義”。《水滸傳》中,除了梁山一眾大老爺們,這三位女性角色,也是各有本領,不過,最后的結果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扈三娘是扈家莊的千金,人美武藝高,?!皟煽谌赵碌?,好生了得”,“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笨磥?,她絕非一般。
祝家莊被攻打時,前來祝家莊策應的就有扈三娘,宋江見英姿颯爽的扈三娘,不由問誰愿意出來迎戰(zhàn)此女將?
王矮虎一聽是是個女將,好像八百年沒見過女的,驟馬迎戰(zhàn)。扈三娘也拍馬舞刀迎戰(zhàn)。
才十幾個回合,就把王英生擒捉了。最后她直沖宋江,宋江慌得扭頭就跑,扈三娘猛追不舍,結果半路殺出李逵,她不敵撥馬想走,正巧又遇林沖殺來。即使她武藝高強,但面對林教頭,沒斗幾個回合,扈三娘被俘、送回山寨。
扈三娘被帶上梁山泊,馬上就從人生巔峰上栽了下來。她的哥哥扈成第二天牽著牛,抬著酒,求宋江放了她。
宋江說放了可以,但必須拿矮腳虎王英交換,可王英雖然是被扈三娘擒的,但卻被祝家莊的人帶走了,扈成讓祝家莊祝彪拿王英換妹妹扈三娘,可是祝彪就是不答應。
按理說,扈三娘與祝彪的有婚約,于情于理都得管啊,而且王英又是扈三娘擒住的,拿王英換回扈三娘不是天經(jīng)地義嗎?
但這個祝彪就是堅決不答應,扈成只能另想辦法救妹妹扈三娘。祝家莊攻陷后,祝彪走投無路,來投靠扈家莊,扈成一看祝彪,急忙將他捆起來送去宋江。
可是路上遇到了李逵,李逵明知道扈家莊已經(jīng)投降,但是還是拿起斧子就砍,祝彪在此一命嗚呼,扈成趁機逃走,撿了一條命。李逵殺紅了眼,又把扈太公一家男女老幼,盡數(shù)殺,一個不留,搜出財物裝在車上,一把火燒了扈家莊。
其實,從扈三娘被擒,宋江就不打算放她回去,宋江想用集武藝和美貌一身的扈三娘來履行他的一個承諾。早年間,因為宋江曾答應過矮腳虎王英為他尋一門親事,為了籠絡人心,就想幫助其成了這門好事。
眾所周知,宋江一向以仗義自詡,因此才會博得一個好名聲,如今有個現(xiàn)成的,怎么會輕易放走呢。
為了扈三娘能死心塌地留在梁山,當務之急就是斷了她的后路,后來就有李逵數(shù)殺扈家莊上下的這一幕。
這樣一來,扈三娘就無家可歸,不得不留在梁山。宋江向扈三娘說親,要她嫁給矮腳虎王英,從扈三娘的主觀意志出發(fā)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嫁給王英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這兩人從外貌到才干、品性都極不相配,扈三娘高挑美貌,王英矮小丑陋;扈三娘武藝精湛,王英武功平凡;而在品行上王英更是膚淺好色,扈三娘嫁給他無半點幸??裳?。
第二,梁山眾人與扈三娘有滅門之仇。扈家莊與梁山本無仇,而且扈成已向宋江投降,愿結為盟友,沒想到在三打祝家莊時被李逵亂殺一通,把扈太公一家殺得干干凈凈。
但扈三娘對此,非但未有只言片語的不滿,還同意宋江安排,與王英結為夫妻。此時的她如同提線木偶,任人擺布。
其實,她不是沒有想法,而是無力反抗。就這樣,好好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
扈三娘頓時忘了自己家庭個梁山的血海深仇,從此過著夫唱婦隨的日子,隨梁山四處南征北討,只不提梁山殺了她娘家的深仇大恨,也沒有復仇的打算。
話說這王矮虎真是個妙人,梁山各位英雄不論功夫高下,文化高低,要想梁山為武伍,不近女色是基本條件。
而王矮虎卻是個異類,一見漂亮女子,腿腳就不利索,早在他娶扈三娘之前,就劫過朝廷命官的宮人,嚇得宋江下跪求他放人,這才為他“完娶一個正妻的許諾”,也才有后王英,扈三娘的婚姻。
王英見到美女,就站不住腳,征田虎時,田虎派出幼女瓊英做先鋒,這小姑娘一亮相,矮腿王英迫不及待地驟馬出陣,王英一邊看美女一邊打仗,難免心猿意馬,竟挨了瓊英一刀,摔下馬來,扈三娘見王英吃虧,殺出來,嘴上大罵“賊潑……焉敢無禮!”這“夫唱婦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后來南征方臘時,扈三娘也是因為救夫心急,被鄭彪摸出一塊鍍金銅磚打中落馬而死。
扈三娘一生,曾過得富貴的生活,卻陰差陽錯,無奈嫁漢矮腿王英茍活,為王英戰(zhàn),為王英罵,為王英死,亦是令人唏噓嘆惜。
在梁山,有一個女人比扈三娘更悲慘。她是程太守的女兒。東平府有個雙槍將董平,一向以風流自許,董平聽說程太守的女兒長得很美,屢次找人上門提親,都被程太守婉拒了。
董平被宋江擒獲以后,馬上投降,心里還惦記程小姐,所以回東平府把程太守一家全殺,奪了這女兒。
就這樣,女兒就跟著董平上梁山了。
所以說這個程小姐比扈三娘的處境更糟糕,王英至少不是殺害扈三娘全家的兇手。
而且扈三娘有武藝,在梁山有自己生存的價值,而程小姐呢?只依附于這個殺她全家惡魔。不過,在征方臘的時候,董平戰(zhàn)死,但至于程小姐的結局想來也未必很好吧。
孫二娘一出場,給人的印象便是兇悍、粗魯又滑稽,搽了一臉的胭脂鉛粉,敞開了胸脯,看似個女子,卻半點也無女性的溫柔美麗與羞澀賢淑,直似一個裝扮花俏的莽漢。
話說梁山宋江宰人是為了野心,董平宰人人是為了美女,而孫二娘宰人是為了省包子餡。
孫二娘 外號母夜叉,張青之妻。孫二娘的出身和經(jīng)歷和一般婦女不同。她父親是個強盜,年老時收了菜園子張青為徒弟,教了他許多本事,并把孫二娘許配給他。
孫二娘也從父親那兒學了不少拳腳功夫。父親死后,生活沒有著落,便和丈夫在十字坡蓋些草屋,掛了張酒旗,實際開的是黑店,只等客商過往,只要有機可乘,便把藥摻進酒里,麻翻了客人,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
在《水滸傳》里,魯智深、武松、孫二娘三人的關系也耐人尋味。魯智深敗于孫二娘之手,武松則勝了她。魯智深和武松曾被孫二娘下過藥,而魯智深也是被蒙翻過,幸好張青趕來的及時,把魯智深救了下來,由此與魯智深結為兄弟。
武松殺嫂,被發(fā)配到孟州路過十字坡,險些遭到孫二娘毒手。不過被武松識破,故假裝喝醉酒,將孫二娘捉住,張青見此人這么輕易地把他老婆這個母夜叉壓翻在地,必是武功超強的人,這樣的人,只能為友,不能為敵,張青及時調解,于是對方便結拜為兄弟。
后來“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她們夫妻倆隨著武松他們上了梁山。
征南國方臘歙州之戰(zhàn),宋軍大敗,張青死在亂軍之中。時隔不久,最后一場戰(zhàn)役“清溪戰(zhàn)方臘逃亡時,孫二娘死于杜微的飛刀之下,成了第五十三個犧牲的梁山好漢。
看過《水滸傳》須知,孫二娘賣過“人肉饅頭”只是傳言,她的黑店宰人也是分人的。后來她為了拜把兄弟武松,黑店也干不下去了,舍棄家業(yè),帶老公上梁山。所以說她也有善良的一面,仗義、爽朗,孫二娘這名“母夜叉”,就是封建時代平民女性形象的真實寫照。
梁山三位女將,顧大嫂對梁山泊貢獻最大,上山后還頻頻出現(xiàn),她的結局也最好的。
雖說顧大嫂沒有扈三娘貌美才高令人感嘆,也沒有孫二娘開人肉包子店的令人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但她卻在梁山中擁有龐大的家族團體。
顧大嫂本是登州人氏,性情彪悍,人稱母大蟲。顧大嫂外表粗豪,肥胖且眉粗眼大,簡直又是一個李逵出世,性格也體現(xiàn)出李逵式的率直與血性。
她與丈夫孫新登州東門外十里牌開酒店,說是酒店,實際上經(jīng)營一些不法勾當。他們家在登州有勢力:孫新的哥哥是登州武功高強、大名鼎鼎的兵馬提轄病尉遲孫立。
孫立的大舅子鐵叫子樂和在登州監(jiān)獄當警察,是司法隊伍中的文藝骨干。顧大嫂的表弟解珍、解寶是登州城外獵戶,本領高強。
孫新還有兩個朋友鄒淵、鄒潤,在城外登云山落草。這實力在偏遠海濱小城登州不弱了,但還是被人欺負。
解珍、解寶用伏弩射中了一只猛虎,老虎負痛滾下山去,落進毛太公的莊園。當他們下山要虎時,被毛太公父子誣陷入室搶劫。
毛太公的女婿是州里的六案孔目,買通了知府,堅決要害兩人性命。顧大嫂接到報信后,和孫新商議說:“你有什么辦法救我兩個兄弟?”
孫新說:“如果不去劫牢,沒有別的辦法。
顧大嫂說:“那我現(xiàn)在就去實施?!?/p>
顧大嫂展示出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實施了武裝劫獄,反出登州,救出了解珍、解寶,領著一行八人帶著家眷和隨從投奔梁山。
由此可見,顧大嫂是古道心腸之人,視兄弟如手足,有情有義。
投奔梁山后,顧大嫂最大的貢獻活動有兩項:一是與孫新扮作平民夫婦或獨自扮作貧婦深入敵后,傳遞情報;二是為打聽聲息邀接來賓八頭領,掌管東山酒店。
顧大嫂膽大心細,隨機應變,是搞偵查的好手,三打祝家莊、智取大名府,攻打東平府等,都有她的功勞,可見顧大嫂粗中有細,頗有謀略。
江南平定后,新大夫婦、孫立都幸存。孫新被封為武奕郎,諸路都統(tǒng)領,管軍管民,省院聽調。顧大嫂被封為東源縣君,孫立為登州都統(tǒng)領,新大夫婦隨孫立回登州。
梁山好漢的三位女將最后結局,除了顧大嫂最后全身而退,得以善終外,扈三娘死的悲情凄慘,孫二娘死得不瞑目。
雖說梁山三位女將,表面被梁山眾好漢的粗魯莽撞所感染、異化,但她們粗豪的外表之下仍保有女性的細心??v觀扈三娘的一生,有太多的悲劇和無奈,她比顧大嫂、孫二娘可慘多了,不免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