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唐朝詩人王建曾寫下一首七言詩贊美上陽宮的華美。
唐開元初年的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唐玄宗下令在上陽宮大肆慶祝。從內(nèi)殿到宮墻,都燃起了熊熊的蠟燭,大陳影燈,連綿不絕。
燈匠毛順巧思集
結(jié),做彩燈樓三十余間,樓高一百五十尺(50米),座座燈樓懸以珍珠明玉,星光與燈火璀璨,映照著瑩潤的珠玉,交相輝映,以燈為龍、鳳、螭、豹騰空跳躍的模樣,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龍心大悅。
葉法善微笑著,捻須道:“長安燈影之盛,果然不同凡響,可當(dāng)下西涼府的燈樓也僅是略遜一籌,亦是美輪美奐?!?/p>
玄宗笑問道:“葉天師難道今日看過西涼的燈樓嗎?”
天師哈哈大笑道:“我剛打那來,便接到陛下的急召。”
玄宗異其言,請求葉法善帶他同往。
葉法善也爽快的答應(yīng)了。他讓玄宗閉眼,與他約定說:“必不得妄視,若誤有所視,必有非常驚駭?!?/p>
玄宗照他的話全做了。
如其言,閉目向上一躍,已在霄漢。只過了一會,足已及地。
玄宗耳邊聽到葉法善的聲音:“陛下可以睜開眼睛看看了?!?/p>
既睹影燈,連亙數(shù)十里,車水馬龍,妙齡娘子從身邊迤邐而行。玄宗對眼前發(fā)生的這一切十分驚異,贊不絕口。過了一會,請求葉法善帶他回去。
復(fù)閉目騰空而上,一會就已在長安燈樓下,而墻下歌舞之曲未終。
玄宗在涼州時,留了一個心眼。用身上帶的鏤空鐵如意質(zhì)換酒喝。第二天,派出一名宦官,借著辦他事的名義去西涼。看著宦官帶回自己的鐵如意,玄宗心服。
《霓裳羽衣曲》相傳是由廣寒仙子演奏的《紫云曲》改編的。其由來也與葉法善相關(guān)。
八月望夜,葉法善邀請玄宗同游月宮。聆聽月中天樂,玄宗素諳音律,問曲名,默記其聲。
自月宮歸來,過潞州(今山西省長治市)城上,城郭悄然,月光如晝。
葉法善請玄宗用玉笛演奏一曲,因玉笛在皇宮寢殿,葉法善命人去取,須臾就到。
曲畢,玄宗向城內(nèi)撒下金錢即還。
十余日后,潞州地方官來報,八月望夜,天空忽奏下仙樂,還降下金幣。特獻上給皇帝陛下。
宗幾次測驗葉法善的道術(shù),都得到驗證,對他十分倚重,尊他為天師。
真正的修行得道之人,并不被世俗的名利誘惑。而是尊其本心,濟世度人。
唐中宗在位僅四年。年號是景龍。景龍四年,葉法善在洪州(江西地界)西山里修道。辛亥三月九日,來了三位括蒼山的謫仙,向他傳達老君的命令:“你不可再隱居于深山中荒廢了你的責(zé)任,應(yīng)當(dāng)下山去輔佐睿宗和開元圣帝?!?/p>
睿宗和開元分別指的是后繼位的睿宗李旦和玄宗李隆基。彼時,中宗尚在位。而后面兩位皇帝的年號,葉法善已知曉。分毫不差。
同年八月,長安一紙詔書召葉法善回京。待平定韋亂,他留在長安輔佐天子。
天子的吉兇禍福,他也常常能精準(zhǔn)的預(yù)測出。
朝野一片默然。只有葉法善站出來說:“此匣兇,陛下應(yīng)讓使者親自打開,不應(yīng)自己動手?!?/p>
果然,吐蕃使者打開匣子后,里面的暗箭射了出來,使者當(dāng)場斃命。
類似這樣的故事大都記載于正史和野史,眾說紛紜。
有一點可以證實的是葉法善從來沒有利用他的法術(shù)求名求利,相反,他為百姓做了很多的善事。
很多真正有本事的修行人,不僅修身,還講究修心。很多事情不會妄為,嚴格按照心性標(biāo)準(zhǔn)的要求去做,不做壞事做好事,遵循天道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