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里出了個妃子元春,大家都說元春命好,當了娘娘。卻不見元春省親時,哭得稀里嘩啦的,直言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別人眼里的無尚風(fēng)光和榮耀,在元春看來,卻是不見底的深淵,要不是被命運逼迫,她是萬萬不愿意去那種地方的。
賈府里元春的姊妹,也對元春當了貴妃沒有多少概念,尤其是賈寶玉,在他的世界里,就算元春做了玉皇大帝,也沒什么值得高興的,還不如和女孩子們在一起自在。
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那就是三小姐賈探春。探春在說起眾人的生日時,就曾說過這樣的話,“……大年初一也不白過,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別人就占先。”
從探春的語氣不難聽出來,探春對于這個福大的姐姐,是很有一種向往之情的。她認為,元春能入宮,當上娘娘,不僅能光宗耀祖,更是個人極大的造化。有權(quán)勢有地位,有尊貴和體面,這樣的人生,真是不枉白活一世!
其實元春可不想要這樣的人生,倒是探春,如果她能進宮的話,一定會比元春混得更好。因為元春是被動,是無奈,而探春更多的是積極爭取,有沖動也有智慧,對于上層的生活,她從來是憧憬的,說得通俗點兒,就是攀高枝,巴高望上。
探春是眾小姐里,少有的向上的人,而且她的向上,是一種世俗里的,看得見的向上,不是獨善其身,而是爭取得到更多的東西,得到位高者的認可。從這一點來說,她和薛寶釵倒有幾分相像之處。但薛寶釵太圓滑,總是端著,而探春的一路前行,卻更坦然,也更用力,但她們都是如薛寶釵詩里所寫的“好風(fēng)頻借力,送我上青云!”
賈探春只是一個庶出的小姐,如果她身上沒有這股勁頭,早就埋沒于眾人之中了,哪里還能有“玫瑰花”的美譽?按照正常的發(fā)展,探春應(yīng)該像其他庶子女一樣,要么軟弱,要么猥瑣,總之平平無奇,再加上一個不得力的生母,足以讓她在賈府的日子過得水深火熱。賈環(huán)便是按照這樣的規(guī)律成長起來的,整個一討人嫌。
可是賈探春沒有成為這樣的人,這應(yīng)該要歸功于王夫人對她的栽培和教育,哪怕這其中包裹著私心。賈探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成為名媛千金的條件,而趙姨娘和賈環(huán)帶給她的刺激,以及身上總背負著的庶出的陰影,更是極大地刺激了她,窮則思變,當她的自尊心被挑戰(zhàn)時,也就爆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
從這一點來看,賈探春是早熟,早慧的,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就容易造成這種狀況。養(yǎng)母的好不是白給的,生母的糟糕更是拖累,賈探春必須活得非常用力,才能看起來輕松一點。她沒有資本像賈寶玉那樣做個富貴閑人,也沒有閑情像林黛玉那樣悲春傷秋,如果那樣,她將下沉得更厲害,她本來就出身在陽光不充足的地方,遇到了各種不懷好意的眼神,甚至是明晃晃的攻擊,要想活得好,要想沐浴到暖陽,享受到春風(fēng),就只能不遺余力地向上!
賈探春的向上,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向內(nèi)。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好在,賈探春的先天條件不錯,她長得俏麗,頭腦也聰慧。這樣的人,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就能成功一半。探春要才華有才華,琴棋書畫里,她擅長的是書法,她的房間里也布置著很多和書法相關(guān)的擺設(shè),從名家字帖到筆墨紙硯,一一俱全。
探春雖然寫詩比不上黛玉和寶釵,卻也算不錯。更重要的是,探春有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管理才能。后者才是女兒家安生立命之所在。因為像她們這樣的官宦女子,將來出嫁,必然管理后宅,若能料理得妥妥當當,自然令人不敢小瞧。
探春雖在閨閣之中,卻已初露鋒芒,小試牛刀。她組織建起了海棠詩社,力邀眾人入社,這一段寫詩,吟詩的時光分外精彩,也分外美好。如果沒有探春出頭,這樣的活動也搞不起來。黛玉雖愛作詩,卻更多是獨自吟誦,抒發(fā)心情,寶釵明明會作詩,日常卻慣會守拙安愚,以做針線為主。只有賈探春說干就干,沒有瞻前顧后,這種擔當和創(chuàng)新,正是作為管理者最寶貴的。
而且,探春年紀不大,卻將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理得很好,別的院子,多少有些事兒,怡紅院更是是非之地,丫環(huán)不是爭風(fēng)吃醋,就是偷雞摸狗,少有清靜的時候。迎春更不用說,被下人轄制得悶不吭聲,底下一片烏煙瘴氣。而探春房里,何時有過這樣的情形?丫環(huán)們規(guī)規(guī)矩矩,做著份內(nèi)的事,服從于領(lǐng)導(dǎo)的命令,一切都井然有序。
后來,王熙鳳生病期間,賈探春和李紈,薛寶釵暫時管理榮國府,李紈不過是個活菩薩,寶釵也不好太管,而賈探春卻不怕得罪人,大刀闊斧地改革,也沒有私心,一視同仁。探春雷厲風(fēng)行,也收到了一些成效,讓那些想要打馬虎眼的下人沒占到任何便宜。而鳳姐也對賈探春贊不絕口,夸她不錯。能讓鳳姐真心稱贊的人,可沒幾個,而賈探春可以排第一。而這還只是賈探春第一次當家,若假以時日,她會更加成熟上道。
能干,優(yōu)秀,是賈探春受人喜歡,被看重的一大因素。而探春主動向上的另一種方式和方法,就是和上面的人多打交道。
探春其實蠻有脾氣的,一般的人都招惹不起。她不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她不會像黛玉那樣傷感,也不會隨時流露自己的善良。探春是將那些丫環(huán)看作小貓小狗的,包括對自己的生母,探春也不待見,說話的語氣也比較強硬。但是在有些人面前,探春又是善解人意的,乖巧的,可愛的,他們所看到的探春,會示弱,更會示好。
探春對賈母,對王夫人,甚至是對賈寶玉,都很會來事。同齡人之中,探春走得最近的,是賈寶玉,和賈寶玉的互動也最多,一會兒請求賈寶玉出門時給她帶東西,一會兒又給賈寶玉做鞋,一會兒又說,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但總覺得,她對賈寶玉的好,還是有些刻意的。
探春也很感恩王夫人,在她看來,太太滿心疼我。王夫人連賈寶玉都不見得多疼,又怎么會真疼這個情敵的女兒呢?探春也不傻,可是面子上,王夫人也確實做得夠多了,而探春冰雪聰明,也明白投桃當報李的道理。在王夫人遇到尷尬,被賈母無由訓(xùn)責時,只有探春走了出來,替王夫人解釋,讓賈母轉(zhuǎn)怒為喜,氣氛才又緩和了。
探春也受賈母喜歡,在帶領(lǐng)劉姥姥參觀探春的秋爽齋時,賈母就說,我這個三丫頭卻是好的。后來的中秋賞月,眾姊妹都散了,探春還在陪著賈母坐,讓賈母心疼不已。但不管怎樣,還是覺得,賈母的那句,兩個玉兒可惡來得更親切,更生動!兩個玉兒什么都不用做,卻是賈母的心尖尖,這就是區(qū)別??!
探春對賈母,王夫人,賈寶玉等人的態(tài)度,如出一轍。和重要人物交集越多,自己也就越有存在感。天下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更何況探春還是庶出,賈寶玉可以享清福,因為他是府里的金鳳凰,探春卻要努力維護好和高層的關(guān)系,只要他們多疼自己一分,下面的忌憚就更多一分,自己的份量也重一分。探春除了自身優(yōu)秀,也很會借力,以四兩拔千金!
探春是很不容易的,但她并不悲觀,當然在這個過程里,她也會有些過火,比如當眾不肯承認自己的親舅舅,那不意味著不認趙姨娘這個娘嗎?趙姨娘罵她只顧著討太太的好,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誰又能理解探春呢,她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接近自己的目標,她不是不可以躺平,可是她做不到,那樣活著,多沒意思。有的人出身即在羅馬,當然無所謂,可是探春如果不向前沖,等待她的,將是更多的惡意,更多的揣測,更多的現(xiàn)實問題。她不想逃,也實在無處可逃。
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呢?林黛玉為的是“我的心”,賈寶玉只想被女孩們的眼淚漂起,送走,他們都是浪漫詩意至死。人各有志,而探春要的,是攀登,向上,是揚眉吐氣,別人眼中的桎梏,卻是她想要的舞臺,誰也不必理解誰,走自己的路吧。
每當上一個臺階時,探春的底氣更足了,也更自信,更有沖動了。有這樣的勁頭,有什么事干不成,又有什么難克服不了呢?只有向上,才會更加強大,也只有不斷地強大自身,才能抵達更高更遠的地方!
作者:阿五,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