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蕙蕎談學鋼琴
學習鋼琴,16歲是個坎兒
鮑蕙蕎在談到中國琴童的發(fā)展前途時深有感觸地說“得獎只是少年時代的一個檢驗,16歲是個坎,而成功邁過這個坎,家長的配合、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鮑蕙蕎列舉了家長和琴童存在的問題,“很多家長在讓孩子學琴之前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認識不足,準備不足。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這么苦以后,無法接受?!?/span>她對家長提出了要求,“我覺著家長呢,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學這樣東西要付出努力,要非常執(zhí)著,不是一兩天的工夫。特別是有些孩子要選擇專業(yè)道路的時候,你要讓他知道這是多么艱苦,要耐得住寂寞?!?/span>
當談到學生們的發(fā)展和前途時,鮑蕙蕎顯得憂心忡忡:“從少年到青年間,作為鋼琴家的成長有一個很大的溝坎邁不過去,因為我也看到有一些孩子小時候輝煌,長大了上不去,而且我也聽說了一些國人,對中國孩子有一個評論,就說:中國小孩在16歲以前都特別好,16歲以后很多人上不去,為什么16歲以前特別好呢?因為16歲以前,中國家長認真,不像外國家長任你彈不彈,任你學不學。中國孩子的技能好,手指的靈敏度好,中國人的樂感好,中國的老師認真負責,所以16歲以前可以靠你自己天生的樂感和老師對你的包裝,讓他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孩子要棒???6歲后,你只有好的技術和好的樂感是很不夠的,你還要有對音樂的理解、風格的把握,這些東西我們可就比別人差了,我心里非常清楚。”
現(xiàn)在,神童的高調(diào)宣傳太有害功利心過強的家長和急功近利的老師了?,F(xiàn)在孩子學琴競爭激烈得家長老師恨不得背著孩子跑。這些孩子看上去行、其實沒有潛力可言、因為學到的東西是老師填鴨喂的、練出來的東西是家長打和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