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為一等獎獲得者狗富貴的參選文章。
文:狗富貴
擁有的越多就越幸福嗎?
當你面對物品繁多卻擁擠不堪的房間,是樂在其中還是心亂如麻?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卻離夢想越來越遠,是充實滿足還是悵然若失?
人生之累,往往源于負重過度。《極簡》一書告訴我們:擁有極簡生活,可以讓人們獲得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從而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去追求高質(zhì)量的人生。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是極簡主義。
①
「用三個比喻理解“極簡”」
極簡主義倡導:通過擁有更少的物品,享受更豐富的人生。
為什么更少會更好?讓我們用三個比喻來理解極簡主義。
001 東西吃多嘗不出好。
當我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一旦體會到擁有的滋味,是非常有幸福感的。
然而過多的擁有,就像一次性吃完十個包子,最后一個不僅很難品嘗出垂涎欲滴的感覺,還會影響我們對其他美食的胃口。
擁有超出需求的物質(zhì),幸福反而會越來越遠。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過度的物質(zhì)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遠離那些真正能夠給予幸福的事物。
002 筷子只能用兩根。
擁有的多不代表成功。
因為即使擁有千百種花樣的筷子,我們卻只能使用其中的兩根,甚至多一根都是累贅。
可是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對成功的判斷標準卻容易被物質(zhì)左右。
當周圍的朋友擁有了自己沒有的物品時,我們更傾向于認為他們是成功的,時常會覺得羨慕甚至失落。
其實對我們而言,并非真正需要這些物品,而是“別人有,我沒有”的想法導致了心理失衡。
我們追求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恰到好處的物質(zhì),才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愜意。
003 舍棄雞肋才能裝下寶貝。
上大學住校時,我們只有一片巴掌大的小天地,衣食住行樣樣都不耽誤。成家立業(yè)后,房子越換越大,卻越裝越滿,還常常會覺得東西不夠用,抱怨儲藏空間太小。
有限的空間會被填滿,直到撐不住我們無限的欲望。
審視我們身邊的物品就會發(fā)現(xiàn),有太多是雞肋般可有可無的。
極簡主義告訴我們:可有可無的東西,就應該舍棄。
舍棄了它們,才會為更美好的東西騰出空間。
知道了什么是“極簡”,那么如何理解“極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呢?
②
「用三個問題愛上“極簡”」
極簡生活,會讓我們拋棄多余,擺脫束縛,抵制誘惑。讓我們通過三個問題,來感受極簡生活的美:
001 如果沒有還要不要?
這是一個回答“多余”的絕佳問題。
我們的衣櫥里堆積著各種顏色,各種款式的衣服,卻時常感覺沒什么可穿。拿出一件來,想想上一次穿它是什么時候?好吧,很可能已經(jīng)不記得了。
既然沒用,那就舍棄吧。要是有人這么說,我們立刻就會跳起來喊到:“那怎么行?太可惜了!”
這就是我們深陷其中的表現(xiàn)。
為什么我們會陷入雞肋物品中不可自拔?因為當我們擁有一件物品時,會對它做出超過其本身價值的評價。
所以,要想擁有更加輕松自在的生活,不為多余物品所累,就要問問自己:如果沒有它,我是否還會再次想要擁有?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能看清許多身邊的多余之物。清除它們,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擁有更好的東西。
002 為誰而擁有?
這是一個回答“束縛”的精彩問題。
我們對物質(zhì)的擁有,反映了內(nèi)心渴望。這種渴望,也許來自真正的需求,也許來自對社會認同感的追求。而后者,會漸漸成為束縛我們的繩結(jié),并且越拉越緊。
我們的心里,有很多“應該的”,“正常的”,“別人都有的”,這些實際上都是自我束縛的觀念。其實,所謂的“應該”,是判斷標準出了問題,把我們的需求和別人的擁有劃上了等號,仿佛這樣就可以得到他人的認可。
然而,人們在評價一個人時,往往并非從物質(zhì)的角度出發(fā)。喬布斯長年累月穿著同一顏色款式的衣服,完全不會影響人們對他偉大成就的認同。醫(yī)生使用著同樣的手術(shù)工具,大家依然會有選擇地追尋高手。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么,而是你是誰。
束縛我們的,不是一堆雜物,而是我們對物質(zhì)的解讀。
問問自己“為誰而擁有?”,會讓我們聽見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做出自己真正的選擇。
003 想要是因為好,還是因為少?
這是一個認清“誘惑”的巧妙問題。
我們處于物資極大豐富的時代,審視周圍,有多少“迷人”的東西在誘惑著我們?緊跟潮流的衣服,快速換代的手機,打折促銷的食品,捆綁銷售的書籍,樣樣都是時間與金錢的粉碎機。
可我們真正的需求呢?
我們要的是合身得體的衣服,使用舒適的手機,健康美味的食物,啟迪人心的書籍。在那些堆積如山的物品里,能夠真正提升我們生活品質(zhì)的其實非常有限。
消費之前,自問“想要擁有它是因為它的好,還是因為自己的少”,能夠幫助我們抵制誘惑,集中財力,用更高品質(zhì)的物品滿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感受到了極簡生活的美,是不是很想嘗試一下呢?下面三個方法,讓我們快樂地擁有極簡生活。
③
「用三個方法擁有“極簡”」
擁有極簡生活的三個關(guān)鍵詞:試驗、界限和保持。
001 試驗。
試驗的目的,是讓我們認清哪些事物是可有可無的。
我們可以通過“暫時消失”的方法,測試物品的必需性。
具體做法是:把某樣東西封存,離開它生活一段時間。如果并未有強烈的需求,生活品質(zhì)也并未受到影響,就把它定義為“雜物”。
這項試驗需要我們有耐心和毅力去完成。
要知道,這份努力是非常值得的。當我們通過試驗的反饋,摒棄那些占據(jù)空間,消耗精力的雜物,會擁有更多自由和輕松的時光,從而讓生活更加精彩。
知道了什么是“雜物”,接下來我們就要劃定“界限”,不再接納界限之外的東西。
002 界限。
清理衣櫥時,我們勢必要不停地和自己的內(nèi)心對話。為什么留下?為什么舍棄?其中的原因,我們心中會逐漸明晰。這個原因,就是我們的界限。
當我們清理出自己為了“顯得”有品位卻并不好用的打火機時,就要告訴自己,為了真實的感受去選擇,而不是別人的眼光。這個選擇的方法,就是我們的“界限”。
一切屬于自己界限范圍之外的東西,都要提高警惕。
舍棄了“雜物”,明確了“界限”以后,我們就能過上一勞永逸的極簡生活嗎?
并不一定。
生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何況我們通常不是一個人在生活。保持下去,才能讓我們長久地享受極簡生活的“紅利”。
003 保持。
保持極簡生活,就要改變過去的不良習慣??梢杂眯碌男袨槟J酱婊蛘呓o自己立下“規(guī)矩”:
第一、通過提升自己的實力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去獲得認可,而不是表面的物質(zhì)匹配。
第二、定期清理房間,審視自己周圍的物品,時常提醒自己真正的需求。
第三、有選擇地設置禁止購物令,通過短暫的強制,讓自己體會到生活并沒有因為缺少某種物品而深受影響。
此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配合也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會決定我們是否能徹底地實現(xiàn)極簡生活。
除了要用愛心和耐心引導家人理解并加入到極簡行動中來,還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不要越界,用自己認為的需求去定義他人的需求。畢竟,每個人對物品的衡量標準是不同的,自己的東西還是自己去整理比較好。
二是不要對孩子過分要求。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極簡意識當然很好,只是孩子需要一個理解的過程??梢韵仍O定邊界,讓他們在有限范圍內(nèi)自由發(fā)揮,慢慢養(yǎng)成極簡生活的習慣。
我們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彼此強求。
總結(jié)一下,獲得極簡生活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正確理解極簡的含義:更少但更好。
第二步,養(yǎng)成極簡主義的思維方式:摒棄多余、擺脫束縛、抵制誘惑。
第三步,真正擁有極簡生活的方法:試驗、界限和保持。
參考書目:《極簡》 [美] 喬舒亞·貝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