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烏梅飲的神仙搭配
鼻炎、出汗多、體內(nèi)有火的孩子最適合
烏梅是藥食同源的典范。梅子未成熟時摘下來,用土法煙熏,至皮肉鼓起、表面焦黑,這便是烏梅。所以入藥的烏梅是有煙熏氣的,而且還黑不溜秋。別看它不起眼的一個,搭配好了,孩子出汗多、鼻炎等問題都能有效改善。
《本草經(jīng)疏》中說烏梅“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就是說,烏梅能把人體亂串的氣收回原位,不讓它亂跑,而且它生津止渴消暑的能力也杠杠的。天氣熱得讓人煩躁,胸悶,睡不好,動不動就一身汗,這時就很適合用烏梅煮水喝。平時煮各種湯,都可以丟一兩個下去,好喝也開胃。
今天給大家總結(jié)了一下各種烏梅搭配,我們?nèi)粘I钪卸己艹R姡蠖鄶?shù)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成分和作用,成分搞錯了,換了一種藥材,就不一定是這種效果了。
1、酸梅湯
食材:烏梅10克,茯苓10克,干山楂片7.5克,陳皮2.5克,甘草2.5克,麥冬5克,少量冰糖。
做法:將材料清洗干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加水至500,煲30分鐘;出鍋加黃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孩子平時一周一次120-180毫升,如果出汗多,一周兩次給孩子喝。
2、烏梅三豆飲
食材:烏梅、黑豆、綠豆、黃豆各20克,冰糖適量。
做法:以上食材洗凈,提前浸泡半小時,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煮至豆爛,關(guān)火前加冰糖。
烏梅酸甘生陰,與三豆合用,生津解暑,適合有虛火的朋友,大人小孩都可以。
3、烏梅黑豆水
食材:黑豆30克,烏梅3-5顆。
做法:以上食材洗凈提前浸泡半小時,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煮40分鐘左右,可加適量黃冰糖調(diào)味,去渣喝湯。
烏梅很酸,酸甘生陰,滋陰降火斂汗,適合平素體虛愛出虛汗的孩子。
4、烏梅山楂湯
食材:烏梅1個,紅棗3枚,山楂5片,冰糖適量
做法:紅棗去核,以上食材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20分鐘,關(guān)火前加冰糖
夏天愛出汗,身體還各種瘀堵的可以喝喝保養(yǎng)一下。
5、肉桂烏梅茶
食材:烏梅2顆,肉桂3克,冰糖適量
做法:烏梅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煮20分鐘,加肉桂再煮5分鐘,融入冰糖即可
適合陽虛有虛熱,上熱下寒的人,例如明明很怕冷,但吃點補的就上火的孩子。
6、烏梅陳皮普洱茶
食材:普洱茶10克,陳皮5克,烏梅5克
做法:陳皮剪碎、烏梅剪開,以上食材一起放入茶壺,加開水沖泡第一次倒掉,再加開水沖泡濾出茶湯飲用
適合口干咽燥、胃口不好、消化不好的孩子。
7、烏梅茯苓木瓜湯
食材:烏梅3顆,茯苓10g,木瓜10g
做法:食材洗凈,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煎煮30分鐘。
適合拉肚子后津液不足、口渴燥煩等。
作為一名醫(yī)生,良心和醫(yī)術(shù)同樣重要,我看病,一般能用便宜藥就用便宜藥,能不吃藥就不吃藥。每次在平臺上科普,都會遭到一些對中醫(yī)的質(zhì)疑,對此我并不氣餒,都說要文化自信,我會繼續(xù)向大家科普,堅持傳播咱們自己的優(yōu)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