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
文章來源:中華五千年 |
|
1959年6月陜西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中出土的唐三彩。駱駝高48.5厘米,昂首直立。駝身為白色彩釉,頸部上下和前腿上部的長毛及尾部均涂以赭黃色。背上墊一塊橢圓形的藍邊毯子,上有駝架,架呈平臺形。臺上又鋪搭一塊長方形藍邊花格毯。平臺上坐有男樂俑七人,樂俑高11.5厘米。前面兩個樂俑一人捧笙,一人執(zhí)蕭作吹奏狀。右側(cè)兩個樂俑一人彈琵琶,一人彈豎琴。左側(cè)兩個樂俑一人持笛,一人手拿拍板。最后一人手拿排蕭作吹奏狀。七個男樂俑中間還立有一個女舞俑,舞俑右手前舉,左臂后揚,作歌舞狀。駱駝造型雄健優(yōu)美,舞俑、樂俑體態(tài)豐滿,形象生動。雖經(jīng)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xí)r仍光彩奪目。 它是唯一一件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的唐三彩。 現(xiàn)藏陜西歷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