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爾干地區(qū)有這么一個傳說,上帝為每一位信徒都分配好了土地,保加利亞人來晚了,于是上帝說已經(jīng)沒有多余的土地了,不如把后花園給你們吧,于是保加利亞人就在上帝的后花園居住下來。
大部分人對于巴爾干地區(qū)的印象都是一點就炸的火藥桶,而實際上這片地區(qū)既能誕生富有野心的狂人,也能培育出喜愛閑適的虔誠之人。在上帝的榮光下,教堂林立的保加利亞,曾經(jīng)有這么一段悲壯的開國歷史。
公元705年秋季的一天,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整個城市都像過節(jié)一樣,全城都在歡慶。這一天拜占庭的帝國的皇帝,曾失勢被罷黜的查士丁尼二世重新登基。
跟隨皇帝一起進城的,不是皇帝的親衛(wèi)隊,而是一位來自北方的蠻族汗王——保加利亞汗王特爾維爾率領(lǐng)的蠻兵。二人的關(guān)系十分親密,甚至肩并肩的坐在王位上。
這是特爾維爾第一次來到這片“文明”之地,被拜占庭皇帝請進首都,放眼拜占庭帝國的富庶文明,特爾維爾十分眼饞。
查士丁尼二世很感謝這位幫助自己復(fù)位的汗王,賞賜必不可少,不僅將帝國行省莫埃西亞交付保加利亞人統(tǒng)治,還破天荒的賜予特爾維爾“凱撒”稱謂——這幾乎等同于羅馬皇帝的頭銜。
▲繁華的君士坦丁堡
凱旋而歸的特爾維爾算是大開眼界,但這并不是保加利亞人第一次踏足拜占庭的都城,在大約一百年前,保加利亞人還是阿瓦爾人的附庸的時候,就曾幫助過拜占庭,還參與過解救君士坦丁堡的戰(zhàn)斗。
當(dāng)時,作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被阿瓦爾人兵臨城下。拜占庭的皇帝為了分化瓦解阿瓦爾人和保加利亞人,聯(lián)系到了保加利亞的汗王奧爾加諾,盛情邀請他做客君士坦丁堡。
奧爾加諾一行人總算是“突破”了君士坦丁堡堅如磐石的城墻,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整齊華麗的宮殿,圣潔神圣的教堂,城里的富庶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皇帝抓住這個機會,聯(lián)合東正教會眾人拼命忽悠奧爾加諾,禁不住誘惑的奧爾加諾很快成為了鐵打的東正教徒,不僅在圣索菲亞教堂接受了洗禮,還認拜占庭皇帝作為教父。
既然都是上帝的子民,保加利亞就沒必要跟拜占庭同室操戈了,而是應(yīng)該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致對外。就這樣,在拜占庭的金錢和宗教誘惑下,保加利亞舉起獨立的大旗,與拜占庭里應(yīng)外合趕走了阿瓦爾人。
▲圣索菲亞大教堂,第一位保加利亞東正教徒受洗于此
阿瓦爾人走后,東正教在保加利亞人的心中算是埋下了種子,在宗教的教化下,保加利亞人迅速由游牧民族轉(zhuǎn)向農(nóng)耕定居,而拜占庭卻與保加利亞少了聯(lián)系,任由其自我發(fā)展,也不再幫助保加利亞抵御外敵。
但保加利亞視乎總是會在拜占庭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
接下來就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保加利亞汗王特爾維爾庇護了逃亡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因而得到拜占庭帝國的報答。
而在那時,東正教會富庶的傳說已經(jīng)傳遍保加利亞,無知的民眾不能參透拜占庭富裕的根本原因,而是單純看到了表面光鮮亮麗的東正教會,每個人都開始憧憬信仰東正教后成為“文明”人的生活。
擁有拜占庭正面支援的保加利亞飛速發(fā)展,歷史上不再稱保加利亞為汗國,而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疆域
但是好景不長,查士丁尼二世很快失勢,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會陷入“破壞圣像運動”,民眾看不慣教會的窮奢極欲,指出所謂的圣像就是教會樹立的“偶像”,教會的無數(shù)雕像和畫像只是為了斂財,毫無虔誠可言。
統(tǒng)治階層無法穩(wěn)定民心,整個拜占庭排外情緒嚴重,保加利亞這個靠“攀關(guān)系”得到宗教支援的國家自然也受到敵視。
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保加利亞不僅更加“文明”,貪欲也在不斷擴大。他們對東正教幾乎有著狂熱的迷戀,不僅是因為東正教曾指引他們走出“野蠻”,更多的是對文明生活的渴望。現(xiàn)在拜占庭一片混亂,趁此時機保加利亞決定一舉占領(lǐng)拜占庭,由自己接管教會,來直接與上帝對話。
還保留著蠻族血性的保加利亞人勢如破竹,公元811年在克魯姆山區(qū)大捷,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魯斯血戰(zhàn)致死,整個拜占庭大為震驚。
雖然拜占庭一開始就希望東正教能教化保加利亞這些野蠻人,可這些保加利亞人狂熱的做法卻出乎東正教會的意料。
在拜占庭帝國內(nèi)憂外患的形勢下,承載著全國人民希望的新皇帝里奧五世登基。這是一位反對圣像的皇帝,他剛登基就廢黜了教會的大教長,下定決心要整治一下拜占庭的腐朽風(fēng)氣。
另一方面,剛剛即位的里奧五世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安撫民心。而最終,這位雄心壯志的皇帝擊退了向南侵略的保加利亞人,并簽訂了三十年的和平協(xié)議。
里奧五世的勝利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威信。拜占庭開始精簡教會機構(gòu),整個國家的根基開始恢復(fù);然而破壞圣像運動并沒結(jié)束,大量民眾依然借著“破壞圣像”的名義搶劫教堂,直到新皇下令不允許破壞“圣像”,并把所有教會的財產(chǎn)收繳國庫,這場運動才得以平息。
▲破壞圣像運動,拜占庭東正教會的腐敗已經(jīng)抵達了頂點
精簡后的拜占庭教會,傳教的實力卻并未減弱。接壤的保加利亞正渴求著東正教,于是借著和平條約簽訂后的穩(wěn)定的政治氣氛,東正教在保加利亞地區(qū)進一步傳播。
其實這個時期保加利亞還是屬于蠻族,空有信仰毫無虔誠,不過就結(jié)果來看保加利亞的確得到了它想要的東西。
時任國王鮑里斯在和平條約期間宣布,東正教為保加利亞國教,并請求拜占庭東正教會為保加利亞任命一位主教。但當(dāng)時的拜占庭大教長弗提烏斯并不想為保加利亞任命主教,國王鮑里斯只得向其它教宗請求。
▲描繪鮑里斯接受洗禮的圖片(11-13世紀(jì)畫作)
然而,那個時候沒有教派看得起出身蠻族的保加利亞,主教事宜遲遲未能敲定。而趁著這個機會,保加利亞國內(nèi)反對鮑里斯的貴族紛紛跳了出來,鮑里斯通過血腥鎮(zhèn)壓,才漸漸平息這些叛亂。
眼看著保加利亞的東正教就要卷入權(quán)力的斗爭,弗提烏斯的繼任者不得已祝圣給保加利亞了一位大主教。但這幾位宗教人士并不是拜占庭的慷慨,而是強者對弱者的憐憫。
▲鮑里斯與圣徒西里爾和迪烏斯的門徒們見面的圖(16世紀(jì)畫作)
鮑里斯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西蒙。雖然是保加利亞國王的兒子,但這孩子從小就在君士坦丁堡長大。君士坦丁堡的華麗,拜占庭皇帝的威嚴,東正教會的圣潔,全部映入這個孩子的雙眼。
青年時期他回到祖國保加利亞,這片土地給這位少年唯一的印象就是“黑暗”,居住地貧瘠,國王只能靠血腥手段維護尊嚴,信仰的東正教也只不過是正統(tǒng)教會的一個末枝,于是西蒙暗下決心,總有一天要攻陷君士坦丁堡,帶領(lǐng)自己的民眾更加一步接近上帝。
契機很快到來,拜占庭本就瞧不起保加利亞,在西蒙即位保加利亞國王后不久,拜占庭人擅自把與保加利亞人進行貿(mào)易的市場轉(zhuǎn)移到另一座遙遠的城市,這嚴重損壞了保加利亞商人的利益。
在交涉無果后,西蒙率兵進攻拜占庭。拜占庭的軍隊并沒有能力阻擋住保加利亞的攻勢,于是,像以前一樣,拜占庭又使出慣用的外交手段,而這一次上當(dāng)?shù)氖莵碜孕傺览浇鸟R扎爾人。馬扎爾人偷襲了保加利亞北部城市,西蒙不得不與拜占庭議和,共同對付入侵的馬扎爾人。
▲馬扎爾人,比保加利亞人還晚一步步入文明時代
西蒙并不像以前的保加利亞王一樣出身于游牧社會,從小就受君士坦丁堡復(fù)雜的政治氛圍熏陶,一眼就看出來拜占庭的雕蟲小技,趕走馬扎爾人后繼續(xù)向拜占庭宣戰(zhàn)。
雖然這一次元氣大傷的西蒙已經(jīng)無法拿下君士坦丁堡了,但黔驢技窮的拜占庭也不想與保加利亞兩敗俱傷,不得不主動與西蒙議和,以支付年貢的方式換取和平。
▲描繪西蒙軍隊在馬其頓擊敗了拜占庭人的圖畫(11-13世紀(jì)畫作)
西蒙的野心并沒有消失殆盡。沒過多久,與西蒙議和的皇帝去世,拜占庭新上任的攝政皇帝擅自撤掉了給保加利亞的年貢,這更給了西蒙開戰(zhàn)的借口。
而等到西蒙的軍隊抵達君士坦丁堡的城墻下時,這個攝政皇帝也去世了,只留下手足無措的東正教大教長尼古拉斯和年幼的新皇帝。
但這時,西蒙卻發(fā)現(xiàn),君士坦丁堡的城墻堅不可摧。保加利亞的軍隊所擁有的破城器械,都拿君士坦丁堡的城墻沒辦法,城墻很難攻破。
▲君士坦丁堡厚重的城墻
▲2006年在伊斯坦布爾拍攝的修復(fù)后的君士坦丁堡古城墻
城墻雖然牢固,但城內(nèi)的大教長和小皇帝卻整日惶恐不安,怕終究會有被攻破的一天,無奈之下只能再次議和。
這一次大教長尼古拉斯直接表示,將親自加冕西蒙為皇帝,并且以聯(lián)姻為條件讓西蒙撤兵。尼古拉斯這喪權(quán)辱國的承諾,是西蒙離自己夢想最近的一次。
不過就在西蒙撤兵后不久,君士坦丁堡隨即發(fā)生政變,大教長尼古拉斯倒臺,之前許諾的一切也隨之化為泡影。
氣急敗壞的西蒙再次向拜占庭進軍,這一次在出征前他自封為“沙皇”。但此時,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的西蒙,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拜占庭的海軍統(tǒng)帥羅曼努斯。
羅曼努斯幾乎得到了之前尼古拉斯許諾給西蒙的一切,聯(lián)姻以及榮升為共治皇帝。這一仗,西蒙曾四次打到君士坦丁堡的城門前,但都因為缺乏強力的海軍,而無法攻破。
同樣,羅曼努斯也無法正面擊潰西蒙。又一次不得已,雙方簽訂了和平協(xié)議。不過這一次西蒙吃了點虧,拜占庭承認保加利亞徹底獨立,也允許聯(lián)姻,不過保加利亞只能迎娶拜占庭貴族而非皇室的女兒,這使得保加利亞無從干涉拜占庭內(nèi)政。
▲拜占庭皇帝羅努諾斯與保加利亞沙皇西蒙的談判(15世紀(jì)所畫)
西蒙的政治夢想徹底破滅,但根植在西蒙心中的信仰卻一直在悸動?;氐奖<永麃喓螅麑⒅氨<永麃喼鹘倘蚊鼮榇蠼涕L,開創(chuàng)了保加利亞正教會。
這一行為立刻遭到了拜占庭的反對,可這時候西邊的羅馬教廷,也就是天主教會,卻站出來承認保加利亞正教。
此時的拜占庭正教地位一落千丈,已經(jīng)沒有能力再與天主教叫板,只能與保加利亞正教和解。而我們這位落魄的保加利亞王,總算是扳回一城,作為東正教的一支,上帝的榮光在保加利亞這片景色優(yōu)美的土地落地生根,發(fā)揚光大。
▲保加利亞沙皇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