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功能問題和脾虛有什么關(guān)系?我回答:“擒賊要擒王”
我們中醫(yī)治病就是辯證論治,從根開始調(diào)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治病求本。
之前有一個來自蘭州的吳先生,他今年34歲,主要的問題就是“行事”比較難,有時候甚至都起不來,大概有六年了。
診見:
1、平時總是的拉肚子,腹瀉,大便不成形,并且腹瀉總是在黎明之前。
2、肚子咕嚕響,一響就要立馬去廁所。
3、頭發(fā)愛出油,脫發(fā)嚴重
4、平時渾身都沒有力氣, 一點重活都干不了
5、總是怕冷,感覺背后涼颼颼的
6、耳鳴,有時腦鳴,記憶力減退
7、睡眠質(zhì)量差,做夢多
我看患者的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象細弱,綜合分析是因為脾腎陽虛。
患者說,我功能的問題,難道不是腎?你為什么要從脾調(diào)理,你到底行不行?
我回答到:“中醫(yī)認為,陽氣和氣血是維持是人體重要精微物質(zhì),而腎陽就我們?nèi)梭w陽氣的根本,能夠促進我們?nèi)梭w的新陳代謝,能夠促進我們身體精血津液的轉(zhuǎn)化;脾是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脾陽虛弱,氣血不足,宗筋失去了濡養(yǎng)也就會造成行事艱難。”
很多人覺得出現(xiàn)這種問題,最主要的就腎虛了,其實還有就是脾虛, 這個時候,如果只是單純的補腎,效果并明顯;原因就是在,脾虛才才是最主要的。因為脾虛,所以腹瀉;因為脾虛,所以氣血不足,身體虛弱;因為脾虛,所以生產(chǎn)氣血能力下降,宗筋失養(yǎng)。
所以,這種問題,不把脾補足了,不管補什么都會“虛不受補”,于是,開方為:人參、附子、肉桂、白術(shù)、黃芪、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金櫻子、茯苓。
這個方中的黃芪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菟絲子能夠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白術(shù)則可以的燥濕利水;附子、肉桂能夠補助陽;山萸肉、枸杞子補益肝腎, 收斂固澀;人參補益元氣;金櫻子則能夠固精縮尿;茯苓健脾寧心。
患者服用兩個周期后,情況改善明顯,腹瀉,怕冷等都已經(jīng)改善, 我讓他繼續(xù)服用,一個月以后,順利行事
對于這種陽虛的人,日常一定要注意多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并且一定不要亂吃藥的,增加體育鍛煉,這樣才能盡早恢復(f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