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飲食習慣不好,很多人都存在濕氣重的情況。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當脾胃功能受損,脾胃變得虛弱,就容易導致水濕運化不及,從而加重體內(nèi)的濕氣,今天加博士團隊的宋安華醫(yī)生給大家推薦10種調(diào)理脾胃的中成藥,服用方便,大家可以參考,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建議收藏!
補中益氣丸里有炙黃芪、黨參、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炙甘草,服用補中益氣丸,可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對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所導致的疲倦乏力,有好的療效。此藥可健脾、補中,祛濕。
保和丸里有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輔料為:蜂蜜。對于腹脹、不思飲食、噯腐吞酸的人有好的療效,此藥可健脾消食。
理中丸里含有白術、黨參、甘草、炮姜,對于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胸滿腹痛的人,可以吃理中丸,它能夠溫中散寒、健脾胃。
歸脾丸里有黨參、白術(炒)、黃芪(炙)、茯苓、遠志(制)、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甘草(炙)。對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吃歸脾丸,能健脾養(yǎng)血。
香砂養(yǎng)胃丸里含有木香、砂仁、白術、陳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實(炒)、豆蔻(去殼)、厚樸(姜炙)、廣藿香、甘草。對于不愛吃飯、泛酸水的人,可吃香砂養(yǎng)胃丸,能健脾養(yǎng)胃。
二陳丸里有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對于惡心嘔吐,脘腹脹滿,或者食生冷食物,飲酒過度,脾胃不和的人,可以吃二陳丸,能健脾祛濕。
枳術丸里有枳術、白術,對于脾胃虛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滿的人,可服用枳術丸,能健脾消脹。
疏肝和胃丸里有香附、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白術、陳皮、柴胡、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檳榔、烏藥,對于兩脅脹痛,以及胃脘腹部疼痛或者是食欲減退,呃逆,嘔吐的人,可以吃疏肝和胃丸,能健脾疏肝。
木香順氣丸里有由木香、青皮、香附、檳榔厚樸等中藥組成。木香、青皮、香附、厚樸都是理氣藥,具有理氣、除脹、解郁行氣、止痛、散結、健脾、止瀉、燥濕等作用,對于胃腸脹氣、胸脅脹滿,食積氣滯、肝氣郁結不舒的人,可吃木香順氣丸,能健脾行氣。
十、四神丸四神丸里有肉豆蔻(煨,補骨脂(鹽炒),五味子(醋制) ,吳茱萸(制,大棗(去核),對于脾胃虛寒、大便泄瀉,不思飲食,或久瀉不愈,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的人,可吃四神丸,能健脾補腎止瀉。
我是醫(yī)學博士加秀鳳,專攻中醫(yī)女科@中醫(yī)婦科加博士,每天花了很多心思及精力來撰寫科普,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請把這篇文章轉發(fā)分享給需要的她們,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謝謝!
#加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