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吾妻韋叢,你離去以后,我才終于明白了孟子的那一句,觀于海者難為水。
曾經(jīng)見到過滄海的壯闊波瀾,別處的水,便再難稱其為水了。
就像除了巫山朝云峰的神女云,其它地方的云,也都無法再稱其為云了。
而如今的我,就是這樣的心境。
就好像見識過滄海的水和巫山的云,別處的那些云與水,就都沒有辦法再入我的眼了。
我見了你,與你生活了這許多年,如今心中便只有你的美麗與溫情。別的女子,卻也再難讓我動心。
如今,我從這如花叢般美麗嬌艷的女子中間倉促走過,連流連顧盼的心思都沒有了。你已離我而云,我每日潛心修佛,只希望蒼天有眼,能夠讓你我再續(xù)前緣。
我的心如止水,大概一半是因為修佛,一半,是因為你吧。
二.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我一直覺得,你嫁給我,是你的不幸。
你就好像是東晉宰相謝安最疼愛的侄女,出身名門,有好的家世,自幼又受到良好的教育,美貌與智慧并存。
而我,卻只如同黔婁一樣,鑿石為洞,家徒四壁。
你二十歲下嫁于我時,我還沒有功名。生活困頓。
婚后的日子,事事都不順利??墒悄悖瑓s從沒有半點怨言。
你的默默無言,你的低眉順目,你的溫柔體貼,卻讓我更加愧疚,更加痛苦。
我記得,你見我沒有衣服,在箱子里努力翻找時的情形。
我記得你因為我任性地要喝酒,撥下金釵換取銀兩買酒給我的情形。
我記得,生活最艱難時,你我只能用野菜充饑,可你卻仍然吃得一臉幸福,說這野菜是世間美味。
往昔的場景歷歷在目。那時的我,每每見你辛苦操勞的身影,每每想到因為嫁給我,而讓你受這許多委屈,我都會暗下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要給你最好的生活。
可是如今呢?我已經(jīng)享有高官厚祿,有那么多的銀子。
卻沒了你。
我還沒有來得及讓你過上好日子,你就已經(jīng)離我而去了。
如果可以讓我選擇,我寧可不要這官位,不要這十萬俸祿,只求與你平平淡淡地過完這一生。
然而,時光從來不會倒流。
而我,也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
我能做的,只是請僧道超度你的亡靈,只是花重金祭奠你。
這也不過是在贖我心中虧欠你的罪罷了。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我深愛的你,終究是再也回不來了呀。
三.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我想起往昔,你我在茶余飯后閑聊,談起我們死后的種種。你總說,要走在我的前面,不然一個人在這個世上,該有多寂寞。
每當這時,我也只是笑著看你,不置一辭。
如果當真可以選擇,我也寧愿如此。我寧愿一個人孤單思念,也不想在我死后,留你一個人傷心哭泣。
當初,我們都只當這是戲言。
可是今日,這一幕幕,卻都如你所說的那般,一一地展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
我不愿相信它是真的。
卻不得不相信它是真的。
你離開以后,我總是長久地坐在屋中,望著你曾經(jīng)穿過的衣衫,潸然淚下。
睹物思人,曾經(jīng)的溫暖已然冰涼。物是人非,如今眼前的種種,也只是讓我神傷。
這悲傷太沉重,太真切。我只得將那些你穿過的衣衫贈予別人。將你用過的針線封存起來。
我本以為,如此,便可以將我對你的思念一并保存。
不再看見,便不再想起,不再難過。
可結果,思念卻愈加真切。
我終于明白,恐怕這一生,我都無法逃脫對你的想念了。
那些想念,想來,原是與事物無關的。
就因為懷念你,就連看到過去曾經(jīng)服侍你的婢仆,我都會忍不住想起你我過往的種種。也因此,我對他們會生出些許的哀憐。
白日里對你思念,就連睡夢中也無法逃避。
許多次,我夢見你??匆娔憔驮谖业拿媲?,那樣看著我,一如你從未離開。
你離我那么近,可是,我伸出手,卻沒有辦法碰觸你的指尖。
我知道,自己已經(jīng)無法為你做更多的什么了。你已離我而去,就連想送些銀兩給你,你也是收不到的了。
我深知,夫妻永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痛楚??墒?,如你我這般,經(jīng)歷了貧賤患難的兩個人,訣別,卻是更加悲哀的了。
四.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還只是覺得悲傷啊。
我閑坐在屋中,想到你,覺得悲傷。想到自己,依然覺得悲傷。
人的一生,是那樣的短暫,與這浩淼蒼穹相比,不過是白駒過隙,瞬息而已。
一百年的時間,又能有多長呢?
鄧攸沒有后代,這或許是命運的安排,任誰也逃避不了自己宿命的追尋。
而潘安,他為自己妻子寫下的悼亡詞,令每一個人動容,卻也只是徒然的傷悲。
什么也改變不了命運。
什么,也喚不回那個離去的人。
就算知道,夫妻最終會是合葬,你我終究還是會在一起,可也緩解不了我此刻的悲傷。
而期待來生的緣分,則更是虛無縹緲的愿望。
我能做的,又有什么呢?
無非,是睜著這一雙眼,在每一個漫漫長夜里將你思念。
大概,也唯有這永無止歇的思念,才能夠勉強地報答這一生,你不得舒展的雙眉吧。
知道元稹,是因了那一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知道遣悲懷,是因為那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
許多人都以為,貧賤夫妻百事哀說的是貧賤的夫妻,做什么事都要擔憂的意思。
其實不然。
元稹,一直以來,都被人稱為“渣男”。
韋叢下嫁于他,從未報怨,一心一意為了他,為了家。
而元稹,卻流連花叢,知己無數(shù)。
他可否真的有那么一刻,覺得自己愧對了他的妻?
直到妻子離開人世,他才覺得不舍。可是,那個最愛他的人,卻是再也回不來了。
悔,又有何用?
但,我們還是要相信,這幾首悼亡詩,都是真真切切的情感,沒有半點虛假。
不然,怎么能如此令人動容。
他究竟渣不渣,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桿稱。
不過,雖然元稹始終不夠?qū)G?,但至少,他對他的妻,還是深情的吧。
~~~~~~~~~
《離思其四》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中的第四首,相傳是元稹為了悼念亡妻韋叢而作。照理還是先分析下元稹其人吧,元稹,唐洛陽人,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說起來算是少數(shù)民族了,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是新樂府運動的提倡人之一。在當時文壇名聲尚在白居易之上,他也的確寫了不少流傳千古的佳句,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等。
當然最傳奇的還是他的個人感情史,他最早的戀人是二十一歲時避難中的友人之女,崔鶯鶯!熟悉吧,就是西廂記的那個崔鶯鶯,但西廂記是王實甫根據(jù)元稹的《鶯鶯傳》為藍本改寫的,名字卻是沒有變化!他與崔鶯鶯感情雖好,但卻于他個人仕途無益,當然也可能因為別的原因,反正他在相戀一年后赴京趕考,而后就一直在京活動,二十四歲時攀高枝娶了高門韋氏之女韋叢,根據(jù)元稹自己的作品來看,他與韋叢的婚姻生活很幸福美滿,而且韋叢雖是出身富貴,卻不慕虛榮,陪著元稹過了七年苦日子,最后因病去世,元稹懷念亡妻,寫詩悼亡,留下了《遣悲懷三首》,其中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感嘆時至今日依然時時為人傳誦。
當然除了他的詩文常被傳誦,他與著名的才女薛濤間的故事也是中唐文藝界的佳話了,薛濤比元稹大十一歲,她與元稹相識于元和四年的蜀中,當時元稹妻子應該還沒過世,二者相談甚歡,之后薛濤便為元稹才情相貌所折服,但他們二人之間實質(zhì)上并沒有結果,元稹在東川沒呆足一年就被調(diào)到洛陽擔任東都洛陽的御史臺,二人事實上關山永隔了,之后薛濤思念刻骨,留下了《春望詞》后出家為道,從此淡然于人世。(半緣修道,不一定是指信佛道,可能是代指這個薛濤。半緣君則是指韋叢了)。
由此來看的話,元稹其人堪稱情圣了,一生中所交往的三個女子都青史留名,實在是我輩之楷模了。他個人因文人習氣也是官運多舛,生平四次被貶,最高時官居宰輔,五十三歲逝世于鄂州刺史、武昌軍節(jié)度使任上,死后追封尚書右仆射。觀其一生,有夠傳奇的,應該說元稹算是才情卓著,人品也算還好的情詩作者了,我們之前曾分析過其他的一些著名浪子,寫情詩寫的好的人渣居多,這個元稹大致應該不算渣男,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說回這首詩,離思全篇5首,前三首寫的都是兩情相悅的婚后生活細節(jié),從這些細節(jié)中可以看出二人婚姻生活的和諧美滿。第五首寫的是伊人離去后孤苦惆悵的感覺,無人相伴“可憐和葉度殘春”,春雖至,心已死,無心度殘春!而第四首就是這首傳誦至今的情詩經(jīng)典了。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一句典自《孟子?盡心篇》“觀于海者難為水”,意思是見過了深闊無邊的大海其他的水就很難再讓人感覺水的壯闊了,“除卻巫山不是云”則典自宋玉《高唐賦》,意為除了巫山神女顯化的云,別的地方的云都不算是云,這兩句詩都是暗喻,詩人眼里只有深愛的原配韋叢,韋叢在他心里美好的就像巫山神女,他和韋叢之間的感情就如同滄海一般,再無人可以替代。這種曲折委婉的表達方式,比直接抒情效果要好得多,也更能直指人心。這首詩用比喻的手法,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對斯人遠去后的戀戀深情,同時也用水云花比人,寓意自己的深情專一,對其他女色毫無眷戀之心,第四句說明自己這樣不起色心的原因一半是因為修道另一半還是因為逝去的斯人,雖然寫的是“半緣修道半緣君”,但修道也是因為排遣哀思,所以原因還是“俱緣君”吧。
離思五首中以這第四篇的藝術成就最高,也最為后人傳誦,想來也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類似于滄海、巫山云彩一般的人吧,除卻現(xiàn)實生活的蠅營狗茍,每個人心中也都一片白月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