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翻譯及賞析
《桂枝香·金陵懷古》
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注釋】①王安石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出知江寧府,本詞即作于此時。此詞上片描繪金陵的壯麗景色,下片抒發(fā)懷古感喟而寓傷時之意。詞中通過懷古譴責(zé)六朝君主“繁華竟逐”,不修政事,武備衰弛,導(dǎo)致亡國,實有借歷史警戒當(dāng)朝之意?!豆鹬ο恪罚涸~調(diào),又名《疏簾淡月》,首見于王安石此作。
②送目:遠目,望遠。故國:即故都,金陵為東吳、東晉、南朝宋、梁、陳六朝故都,故稱故國。初肅:天氣剛開始蕭肅。肅,萎縮,肅殺,形容草木枯落,天氣寒而高爽。
③澄江:江水平靜而澄清。練:白絹。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澄江靜如練?!贝兀杭^,形容山勢峻峭。
④征帆去棹:往來的船只。帆、棹,這里都代指船。斜矗:斜插。矗,直立。
⑤“彩舟”兩句:意謂結(jié)彩的畫船行于薄霧迷離之中,猶在云內(nèi);華燈映水,繁星交輝,白鷺翩飛。這兩句轉(zhuǎn)寫秦淮河,“彩舟”系代人玩樂的河上之船,與江上“征帆去棹”的大船不同。又與下片“繁華”相接,釋為秦淮河較長江為妥。星河,天河,這里指秦淮河。鷺,白鷺,一種水鳥。一說指白鷺洲(長江與秦淮河相匯之處的小洲)。難足:難以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
⑥繁華競逐:“競逐繁華”的倒文。繁華,指華麗奢侈的生活景象。
⑦門外樓頭:化用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彼宄髮㈨n擒虎,統(tǒng)兵伐陳,陳后主(陳叔寶)還和寵姬張麗華在結(jié)綺閣尋歡作樂。陳后主、張麗華被韓俘獲,陳亡于隋。門,指朱雀門。樓,指結(jié)綺閣。悲恨相續(xù):指六朝亡國的悲恨,接連不斷。
⑧漫嗟:空嘆。
⑨“六朝”兩句:意謂六朝的往事象流水般消逝了,如今只有寒煙籠罩衰草,凝成一片暗綠色,而繁華無存了。
⑩“至今”三句:化用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詩意。商女,歌女?!逗笸セā?,《玉樹后庭花》的簡稱,陳后主作,其辭哀怨綺靡,后人將它看成亡國之音。
商女:歌女。
《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翻譯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象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fēng)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奢華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xù)。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fēng)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
【譯文】
我登上城樓放眼遠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颯爽清涼。千里澄江宛如一條銀練,翠綠山峰像箭鏃聳立前方。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fēng)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鷺好像在銀河里飛舞,丹青妙也難描畫這壯美風(fēng)光。
遙想當(dāng)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蓢@在朱雀門外結(jié)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相續(xù)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舊事已隨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淡、綠草衰黃。時至今日,商女們時時地還把《后庭》遺曲吟唱。
【評點】
這首詞作于詞人第二次被罷相、出知江寧府的時候,通過對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贊美和對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對當(dāng)時朝政的擔(dān)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guān)心。
上片側(cè)重寫景,寫詞人登高所見。在一派颯爽的晚秋天氣中,詞人登高臨遠,大筆揮灑,描繪秋日晚暮江山如畫的景色,視野開闊,氣象壯觀。以“登臨送目”起首,指出地點和時間,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寫。結(jié)尾總收一筆,從側(cè)面概說此地風(fēng)物之美。
下片抒懷。詞人發(fā)六朝興亡的感慨,突出“門外樓頭”的舊事,其實是借古傷今,別有言外之意?!扒Ч拧倍淦鸸P高邁,從后人感懷的角度,把感嘆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極致。“六朝”兩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煙、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現(xiàn)。過去的雖然已經(jīng)過去,可至今猶唱的《后庭》遺曲不也是對今人的一種警醒嗎?
這首詞境界雄渾、闊大,傷懷吊古,暗寄諷諫之情,可以看出詞人對統(tǒng)治者的勸誡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可謂蘊藉深沉。
賞析:
此詞抒發(fā)金陵懷古人之情,為作者別創(chuàng)一格、非同凡響的杰作,大約寫于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之時。詞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無聊之時頤情自然風(fēng)光的情懷。
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于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罢薄ⅰ俺酢?、“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
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后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shù)不清的帆風(fēng)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fēng)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fēng)飄拂。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fēng)物為導(dǎo)引,而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字,一個“?!弊郑玫脴O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彩舟”、“星河”兩句一聯(lián),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fēng)范?!安手墼频?,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后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而已?!伴T外樓頭”,用杜牧《臺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簡凈有力。
詞至結(jié)語,更為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此處用典?!吧膛恢鰢?,隔江猶唱《后庭花》!”此唐賢小杜于“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之名句,詞人復(fù)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余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千古彌永。
賞析二:
《桂枝香·金陵懷古》可能是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出知江寧府時所作。據(jù)《歷代詩余》引《古今詞話》說,當(dāng)時有三十多人用此調(diào)寫金陵懷古詞,“惟王介甫為絕唱?!背蹩雌饋?,此詞和一般的登臨懷古詞一樣,上片寫景狀物,下片抒情懷古,并無出奇處,它何以成為金陵懷古詞的絕唱呢?
首先,這首詞寫景奇?zhèn)邀悾瑲庀箝_闊綿邈,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開頭三句是泛寫,寥寥數(shù)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并把全詞置于一個憑欄遠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肅殺的氣氛之中,氣勢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練”寫水,“翠峰如簇”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出一個廣闊的背景?!罢鞣倍涫窃诖吮尘爸聦拔锏木唧w描寫。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無數(shù)征帆于落日余暉中匆匆駛?cè)?。這景色,與“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相比,雖遼闊者同,然而,前者壯麗,后者凄清,風(fēng)格迥異。而長江兩岸眾多參差的酒旗背著西風(fēng)飄蕩,與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相比,濃烈與俊爽之差別則顯而易見。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鷺起”,如同電影鏡頭的進一步推開,隨著征帆漸漸遠去,詞人的視野也隨之?dāng)U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為一體,在一個更加廣漠的空間寫出長江的萬千儀態(tài)。遠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飛舞的白鷺如同從銀河上驚起。讀到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币粸榍Ч艂髡b的駢文警句,一為前所未有的詞中創(chuàng)境,實在是異曲而同工。
此詞景物有實有虛,色彩有濃有淡,遠近交錯,虛實結(jié)合,濃淡相宜,構(gòu)成一幅巧奪天工的金陵風(fēng)景圖。其曠遠、清新的境界,雄健、壯闊的風(fēng)格,是那些“小園香徑”、“殘月落花”之作所無可比擬的。
其次,立意新穎,高瞻遠矚,表現(xiàn)出一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豆鹬ο恪废缕l(fā)的議論,絕不是慨嘆個人的悲歡離合、閑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對國家民族命運前途的關(guān)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統(tǒng)治者,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扒Ч艖{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未能跳出榮辱的小圈子,站不到應(yīng)有的高度,也就很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xùn)。而現(xiàn)在,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幾縷寒煙籠罩著的毫無生機的衰草。這“寒煙衰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jié)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彼^“后庭遺曲”,是陳后主所制艷曲《玉樹后庭花》。此意唐人杜牧也寫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比欢髡卟凰贫拍聊菢尤ヘ?zé)怪商女無知,而是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dāng)權(quán)者沉緬酒色,醉生夢死。然而,“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fù)久”,如再不改弦易轍,采取富國強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樣悲恨相續(xù)。此結(jié)句無異于對北宋當(dāng)局的警告。有人說,張升的《離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從語言、句法來看,王詞確受張詞影響不小。然而,張升對六朝的興亡只是一種消極的傷感:“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眱稍~的思想境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章法上講究起承轉(zhuǎn)合,層次井然,極類散文的寫法。上片首句“登臨送目”四字籠罩全篇,一篇從此生發(fā)。次句“故國”二字點明金陵,為下片懷古議論埋下伏筆。以下寫景先從總體寫起,接著是近景,遠景,最后以“畫圖難足”收住。既總結(jié)了以上寫景,又很自然地轉(zhuǎn)入下片議論。安排十分妥貼、自然。下片拓開一層大發(fā)議論:金陵如此壯麗,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見證?!澳钔簟比浔砻髁藢αd亡的態(tài)度,“千古憑高”二句寫出了對歷來憑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轉(zhuǎn)入現(xiàn)實,結(jié)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謹嚴,逐層展開,絲絲入扣。詞有以景結(jié),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寫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結(jié),如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現(xiàn)的是專一誠摯的愛情。而《桂枝香》卻以議論作結(jié),其中寄托著作者對重大的現(xiàn)實政治問題的看法?!豆鹬ο恪吩谡路ńY(jié)構(gòu)方面的這些特色,反映了詞的發(fā)展在進入慢詞之后,以散文入詞出現(xiàn)的特點。
第四,用典貼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練”乃化用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薄靶呛愈樒稹庇玫氖抢畎住兜墙鹆犋P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皣@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用的是隋滅陳的典故:當(dāng)隋朝大將韓擒虎兵臨城下時,全無心肝的陳后主還正在和寵妃張麗華歌舞作樂。杜牧《臺城曲》曾詠此事:“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倍醢彩擅畹刂唤栌谩伴T外樓頭”四個字,“門外”言大軍壓境,“樓頭”說荒淫無恥,就極其精煉而又形象地表現(xiàn)了六朝的覆滅?!氨尴嗬m(xù)”四個字則給南朝的歷史作了總結(jié)。結(jié)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但賦予了它更為深刻、精辟的思想內(nèi)容。短短的一首詞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實不多見。
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在藝術(shù)風(fēng)格上擺脫纖細、綺靡的詞風(fēng),“一掃五代舊習(xí)”,有著極大的獨創(chuàng)性;在意趣和識度上,一反千古謾?quán)禈s辱的悲嘆,站得高,看得遠,隱喻現(xiàn)實,寄興遙深,所以被推為金陵懷古詞的絕唱。難怪蘇軾見了,贊嘆“此老乃野狐精也。”
相關(guān)閱讀:
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王安石《北山》“細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王安石《即事》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王安石《浪淘沙令》“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王安石《午枕》閱讀答案附賞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