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功法由郭樹璞先生所傳。以八卦之中的扣擺步法為其宗旨,以走圈為本法,同時貫穿了傳統(tǒng)的纏頭裹腦之刀法,并將其各種腿法,刀法融為一體。其特點是:身法緊湊,動作簡捷,迅猛奔放、剛?cè)嵯酀?、古樸大方。套路主要以劈、扎、斬、撩、崩、挑、砍、抹等技法為?演練時要求剛?cè)岷蜐?、神傳意發(fā)、身活步靈,技擊上要求勢虛而實備,虛守而突發(fā),逢擊而避乘并轉(zhuǎn)而攻之。演練中以腰為本、腳為根。做到劈刀似電閃雷鳴,云腿似猛虎下山,腰動似車軸運轉(zhuǎn),起步似白猿跳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靜如山岳言其沉重不浮,動則江河言其周流不息。同時要{仁現(xiàn)出快而不毛躁,慢而不散亂,以氣運身,以腰帶臂。持刀演練要求上下隨合,神身刀合一。練習(xí)此刀法可以達到培養(yǎng)毅志,強身健休,增強技擊之目的。
歌 訣
八卦刀法巧連環(huán),立定雙虛守丹田。
渾元精氣通二脈,神意集中體松還。
一把鋼刀拿在乎,兩臂一抖鬼驚寒。
刀光繞瀉向前進,橫刀當(dāng)胸迎面攻。
浪子閃身放腰行,攔截撥挑刺胸腹。
鷂落平沙撲切壓,蒼龍入海探身扎。
擺扣擰腰纏銀蛇,順手橫斬把敵傷。
獨立劈砍顯神通,妙在起腿取襠中。
鳳凰亮翅分陰陽,劈挑直砍現(xiàn)紅光。
鳳凰旋窩走弧線,螺旋翻擰莫遲緩。
野馬驚走一條線,回旋行走繞側(cè)邊。
虎躍龍騰顯內(nèi)外,伏波下行立劈刀。
金雞獨立雙展翅,腿出刀到不留情。
撤身纏頭閃左方,疾腿順勁踢陰襠。
即行即劈得機勢,旋風(fēng)追月刀連環(huán)。
白龍掉尾掃一片,擰轉(zhuǎn)返刀回身軒。
騰空躍起勢連綿,夜戰(zhàn)八方精力全。
化行防守再反攻,起腿神速敵方驚。
掃刀洗截攔腰肋,全憑活用刀法合。
窮追餓撲不放松,定取來者勢必殲。
豬龍拱地左右防,任他鐵壁與銅墻。
縱身橫截奔上前,閃劈看峰防下盤。
避實去虛眼看真,動作敏捷似猿奔。
掄劈立斷二分清,伏身下截定身形。
單刀伏地突錘起,橫架當(dāng)頭鋒芒現(xiàn)。
凌云飛渡乘玄光,移形換影順步上。
白鶴展翅抖仙姿,羽化輕風(fēng)擊長空。
突然上步擴身刀,此勢何人敢來傷。
攻其不備攔擊腹,待敵攻來意不慌。
秋風(fēng)掃柳葉歸根,縮身躲過防下身。
躍身上刺單足立,青龍?zhí)阶Ρ济骈T。
仙人劈山把母救,刀斬群妖稱豪強。
松腰座后刀環(huán)繞,抹帶回撤劃立圓。
退步按掌把勢定,練成絕技靠精研。
藝成江湖任我走,若尋真法道內(nèi)傳,
行功圖譜
1、渾元一氣
身體成立正姿勢,面向南方。雙腳自然并立,右手持刀垂臂于身體右側(cè)。刀尖朝前,刀刃向下,手心向內(nèi)側(cè),左手五指并攏靠于左胯,掌指朝下,手心向后,兩眼平視前方(圖1)。
要點:頭頸自然豎直,下頒微收,兩肩臂腰自然松沉??埤X合唇舌抵上腭,以意領(lǐng)氣沉于丹田。精神集中,整體放松。
2、橫揮鐵笛
右手持刀向前向左向上屈臂抬起橫于胸前。手心朝前下方,使刀尖向左,刀刃朝前。左掌屈臂于身體左側(cè)腰間,手心向下,掌指朝前。右腳向前一步,左腳緊隨再向前一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重心落于右腿屈膝成半蹲勢。目視刀鋒(圖2、3)。
要點:上步要以腰帶動兩臂,橫刀要用腕力,虛步半蹲下肢要穩(wěn),上身略前傾與橫刀要同時完成。
技擊含義:對方持械向我胸部襲來,我用刀前托攔截敵械,同時順敵械橫推對方持械之腕。戰(zhàn)術(shù)要求,首先縮身避開敵方對我的正面攻擊使敵勁力落空,我微側(cè)身用刀崩推敵方。此為敵進我閃,敵退我攻和避實擊虛的法則。
3、浪子醉酒
身上起向右擰轉(zhuǎn)腰部,左腳提起經(jīng)右腿向前繞步斜走,腳尖外擺。右腿屈膝向下,同時右手持刀向左上方提抹,臂外旋手心朝外,刀尖斜向下,刀刃朝外,刀柄略高于頭部。左手掌曲肘橫于胸前左側(cè)。掌指向前,手心向下,目視刀鋒(圖4)。
上動不停,左腳向右上步踏實,左腿微曲,右腿屈膝上提腳心朝下,上體左轉(zhuǎn)45度,右手刀臂外旋后擺,手心朝右,刀刃朝下后,頭朝左前成斜勢。同時左手掌向上擺,手心向左,掌指向上斜,目視刀身(圖5)。
上動不停,右腳下落,腳尖內(nèi)扣,上體向左微轉(zhuǎn),左腿腳跟外轉(zhuǎn),前腳掌著地。兩腿屈膝成左虛步。右手刀直臂向左前上方繞行挑刺。刀尖朝前上方,刀刃朝前,手心向內(nèi)。同時左手掌屈臂下落附于右手腕內(nèi)側(cè)。手心向右下,目視刀尖(圖6)。
要點:上幾勢為一組,中間不可停頓,行走臂變勢要連貫,銜接緊密不能有絲毫的分離。而且要走出醉拳的浪子步伐。刀的截攔與向上挑扎要融合貫通。整體動作要以腰的擰轉(zhuǎn)靈活為主,并以步法配合。身法起落分明,刀法連續(xù)不可間斷。
技擊含義:轉(zhuǎn)體斜提刀,乘接敵向我襲來之兵械,并以步法的改變刀抹敵頸部。敵若閃避,我抽刀取其中路,扎對方胸腹。要求轉(zhuǎn)動活潑輕靈出擊果斷有力。按軍事戰(zhàn)術(shù)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焖偻话l(fā)。
4、鷂落平沙
身立起,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迅速向前跳進一步,重心移于右腿屈膝半蹲,成左虛步。同時右手持刀向下,經(jīng)右胯外側(cè)向后向上向前成立圓弧形繞行直臂向前下深扎。手心向外,刀刃朝前。刀尖斜向前下。同時左手掌向外向前劃弧屈臂橫架于胸前。手心向外下,掌指向右,目視刀尖(圖7)。
要點:向前跳躍步法要靈巧,上下肢動作要協(xié)調(diào),手法要連貫,迅猛有力。整體動作要配合完美一致。
技擊含義:對方兵刃向我下盤襲來,我躍步躲開,隨即用刀砍撥敵持械之手腕。并搶步上前,左手掌推按敵臂肘,右手翻轉(zhuǎn)臂腕探扎敵胸腹部。此乃連削帶打之法。正如拳法中所言,引進落空,閃化即打。做到閃進合一,步到身到刀到。
5、玉帶纏腰
身立起,左腿屈膝上提,腳面自然下垂掩襠,右腿成獨立勢自然站立。身體向左側(cè)扭轉(zhuǎn),同時右手持刀翻轉(zhuǎn)臂腕將刀上提。刀尖朝下,沿身體從頭部上方向左側(cè)后纏繞。刀刃朝外,手心向外,左臂屈肘橫于胸前。左掌至于右腋下,目視左方(圖8)。
上動不停,身體略左轉(zhuǎn)腰,左腳向左側(cè)后下落,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右腿自然伸開成橫襠步。同時右手持刀從左側(cè)纏頭一周后橫攔于身體左側(cè)腋腰肋間部位。刀刃朝身后,手心向外,左手掌屈臂繞行上架于頭左后上方,手心向上,目視前方(圖9)。
要點:纏頭裹腦,刀背要緊貼于背,上體和提腿要配合緊湊。落步攔腰刀要協(xié)調(diào),一氣呵成不可中斷,要快速有力。此為防守反攻之刀法。要做到“步無定位快如風(fēng),刀似流星招法靈”。
技擊含義:對方持械襲擊我左中盤,我速向左轉(zhuǎn)體避其鋒芒,并以刀背向外攔截敵械,左腿提膝彈踢敵襠部及要害部位。然后上步進身,左手控制其臂腕和器桿,右手刀斬其腰肋部。前后二勢連環(huán)運行不可停頓。戰(zhàn)術(shù)要求要伸縮自然,敏捷有力,進退隨刀法擊人。來去自然,隨機應(yīng)變。
6、怒獅撲羊
身立起,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向前上外擺,上體向右側(cè)微轉(zhuǎn),右手刀外旋腕向上斜架刀。刀尖斜朝左上,刀刃向外,手心朝下。左手掌屈臂向下右繞行于右肘內(nèi)側(cè),手心向外,目視右方(圖10)。
上動不停,左腳向右側(cè)扣步,上體隨之向右扭轉(zhuǎn)180度,右腳跟提起,同時右手持刀向下向右后掛抹刀。刀刃朝前。左手掌屈臂收于胸前右肩旁。手心向外,目視刀鋒(圖11)。
上動不停,身體右轉(zhuǎn)270度右腳蹬地躍起,左腿屈膝上提,右手持刀隨轉(zhuǎn)體立掄上舉。刀尖向后,刀刃向上,手心向左。左臂立繞一周落體后,手心朝后下,目視前方(圖12)。
上動不停,身體微向右轉(zhuǎn),兩腳落地,左腳前伸,右腿屈膝下蹲成仆步。右手刀直臂下劈至體前右側(cè),刀尖朝前。刀刃向下,手心向左。左手掌隨身體下落附于右手腕內(nèi)側(cè),手心向右,目視刀身(圖13)。
要點:抹、撩、掄、劈幾勢要銜接緊密連貫,要以腰帶臂,刀法貼身走立圓。刀背要分明,力點要準(zhǔn)確。仆腿與劈刀要同時到位,步法靈活,隨機應(yīng)變。
技擊含義:此為防守轉(zhuǎn)攻之連環(huán)刀法。刀橫向撥擋對方襲擊我上盤之兵器,敵方兵械被阻,急于換招法襲我下盤。我以提膝扣步之靈活的步法身法閃開其鋒芒,并速以撩切刀法控制住對方,隨勢乘敵意亂驚慌不及換招法之機,翻轉(zhuǎn)身體躍起猛劈對方頭部。拳經(jīng)云:進退隨手擊人,來去任氣之自然。氣欲露而神欲斂,身宜穩(wěn)而步宜堅。
7、金雞獨立
身立起,后腳獨立踏實,左腿屈膝提起,腳面自然下垂護襠。右手持刀屈臂提于腰間右側(cè)。手心向左,刀尖朝前略高于刀柄,刀刃向下,左手掌隨即立掌向前推出,手心朝前,掌指向上,目視前方(圖14)。
要點:起身提刀要同時進行。提膝應(yīng)略高于腰部。身體不可搖晃,腳面要繃平。提刀要有撥挑之意。力點在右臂前端近腕處。
技擊含義:敵持械襲擊我胸腹部,我即以刀向外側(cè)挑撥,封護住中上盤,出左掌攻擊敵胸肩部,左腳提起踹彈敵腿膝和陰襠部位,迫使其變攻退守。
8、鳳凰亮翅
左腳向前下落,上體轉(zhuǎn)約90度,面向西北方,右手持刀以腕為軸,使刀向左后扎。刀刃向下,手心向內(nèi)。左手掌內(nèi)合附于右手腕處。手心向下,目視刀尖(圖15)。
右腳向前進一步,身體下蹲成馬步勢。右手持刀隨上足轉(zhuǎn)體。刀由左向右立掄挑劈。刀尖斜向上。刀刃向右前方。手心向左。左手掌屈臂肘上舉擺于頭部左上。手心向下,體朝北面向東方,目視刀鋒(圖16)。
要點:轉(zhuǎn)體上步要協(xié)調(diào)一致,與刀的運行融為一體,一氣呵成。上步挑刀時身體不可過于前傾。劈刀時要走立圓,和順圓滑。要善于利用腰的擰轉(zhuǎn)與刀合為一體。此為閃躲加反擊之技法。要求速度要快,:要以集中全身的力量聚集一點。這樣發(fā)放猛劈有著無比的威力,一般難以回避。拳經(jīng)中講:進如疾風(fēng)吹人,電光猛閃愈速愈好(圖17、18、19、20)。
9、鳳凰旋窩
身立起,重心后移,左腿支撐。右腳上提置于左膝右側(cè)。右手持刀屈肘向右后抽刀,再經(jīng)右腿前向左向上排掛向下點壓,手心朝上,刀尖斜朝下,刀刃朝外側(cè),左臂上舉,掌高于頭,日視刀尖(圖21)。
上體前微俯,左腳向前上弧形繞步,腳尖外擺,兩腿微屈交叉,右腳跟微微抬起,同時右手持刀在身體右側(cè)掄一立圓,隨轉(zhuǎn)體按于體左側(cè),手心向內(nèi),刀刃朝下。左掌同時按于右手腕處,手心向下,目視左側(cè)刀身。身體朝南方,面向東方(圖22)。
要點:上步轉(zhuǎn)腰要自然,刀要貼身。轉(zhuǎn)休與掄、劈、壓的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diào)一致。要用腕力,兩勢不可分離,銜接緊密柔順,在運轉(zhuǎn)之中變勢。
技擊含義:對方持械向我右下盤攻擊,我即速提右腿閃開敵襲擊之兵刃,同時右手刀速向上挑拄其兵械,并以刀背及刀尖點砸敵之手。然后繞步擺扣轉(zhuǎn)體刀劈敵頭部。這乃取下打上之法術(shù),注意的是與敵周旋能進能退,左右逢源,要變化萬端。
10、野馬驚走
右腳向西南方向上步并繼續(xù)上左步,前行步,走行步,弧行向西北方。右手持刀屈臂肘位于身體左側(cè),刀柄在前,刀成斜勢,刀刃向下外側(cè),手心向下內(nèi)側(cè);左手掌屈臂向左后推出,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23)
要點:此勢向前繞行走步要以行步為主。刀、臂、腰、步法要協(xié)調(diào)一致,要快速輕穩(wěn),一氣呵成。
技擊含義:右上步是閃避上盤襲來之?dāng)潮?,隨即用刀柄戳敵之胸腹。走行步刀刃朝外抹敵腹肋,要求身法敏捷,步到刀到。戰(zhàn)術(shù)上只有靈活多變,取其近路才能得其先而隨心所欲。
11、惡虎撲食
左腳向右腳前扣步支撐自然站立,右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手持刀,臂腕內(nèi)旋向右后側(cè)方掄繞,隨之腰身向右方擰轉(zhuǎn)斜劈掛刀于右腿部外側(cè),刀刃朝下,刀成斜勢,刀尖向斜下方。左掌弧行上舉于頭左上方。目視刀身(圖24)。
身體稍直起,右腳落地蹬地而起,身體騰空并向右轉(zhuǎn)90度面向東方,同時右手持刀隨轉(zhuǎn)體立掄上舉。刀尖朝后,刀刃向上,手心向左。左臂掌立繞劃弧落至身體左側(cè)后,手心向下,目視前方。(圖25)
上動不停,左右腳落地,右腿屈膝下蹲,左腿自然伸直成左撲步勢。同時右手持刀,立圓劈于身前右側(cè),刀尖斜向上。左掌按附于右手內(nèi)側(cè),手心向右下方,目視刀身。(圖26)
要點:左腳扣步提右膝主要是腰身擰轉(zhuǎn)之力。右腳蹬地跳躍要靈活敏捷,要以腰帶臂,動作要協(xié)調(diào)連貫,刀法貼身走立圓,刃背分明,銜接緊密。劈刀要用力均衡,有渾圓的整力。
技擊含義:上幾勢為典型防守轉(zhuǎn)攻之連環(huán)刀法。斜劈外掛是防刺我下盤之兵刃。短兵刀可削砍敵之手臂,躍起是閃敵側(cè)后方襲來之兵械,然后掄刀劈斬其頭部或持械之手臂。要做到身落刀到。戰(zhàn)術(shù)要求氣聚神凝一發(fā)之間威力無窮。在遇敵交手時,迅速反其來勁,并順其勁直人敵身。
12、金雞獨立
身立起后腳獨立踏實,左腿屈膝提起,腳面自然下垂護襠。右手持刀屈臂提于腰間右側(cè)。手心向左,刀尖朝前略高于刀柄,刀刃向下。左手掌隨即立掌向前推出,手心朝前,掌指向上,目視前方。(圖27)
要點:起身提刀要同時進行。提膝應(yīng)略高于腰部,上體不可搖晃,腳面要繃平。提刀要有撥挑之意,刀尖在右臂前端近腕處。
技擊含義:敵兵刃向我中盤腰腹部襲來,我即以刀向外沾、接、挑、撥、化,解化其力護住中盤。左掌推出擊敵胸部,起腳踢其襠部。戰(zhàn)術(shù)要求迅速果斷,抓住時機。
13、纏頭裹腦
左腳向前下落,右腿屈膝提起。身體向東北方向,目視東方。同時右手持刀上提與肩齊,刀成立勢,刀背向左,刀尖向下,左手掌摟手于胸前,立掌心向右。(圖28)
右腳向前下落踏實成交叉步。身體繼續(xù)左轉(zhuǎn)向北,刀背繞過左肩,手心朝外,目視北方(圖29)。
要點:兩動為一勢不可有絲毫分離,動作要連貫。刀的運行要以腰配合協(xié)調(diào)和/頃。同時刀的運行要含有掛、攔、截之意,切不可斷勁。刀要貼背,重心要清楚,手足配合要協(xié)調(diào)。
技擊含義:敵襲擊我下盤,我撤步提膝掛撥刀,使對方落空,敵連續(xù)又攻我中盤,我扣步擰腰斜身體,以刀接對方襲我中盤之兵刃。提腿意踢敵要害部位。
14、紫霄橫云
左腳向右腳后插步,以腳尖為軸。右腳以腳跟為軸。身體繼續(xù)向左擰轉(zhuǎn)270度面視東南。右手持刀翻轉(zhuǎn)臂腕使刀刃向前平斬,掌心朝上,刀擺向左側(cè)擱于前方。左掌向左上弧形推出,手心朝外上。(圖30)
接上兩勢(13)纏頭裹腦、(14)紫霄橫云,再連續(xù)做兩次。(圖31~34)
要點:此以上幾勢實為一組。為防守敵方的連續(xù)進擊,動作要聯(lián)系緊密,配合協(xié)調(diào)合順,做到身轉(zhuǎn)刀到。
技擊含義:我持刀沾接對方械刃,順其勢借其力化解之。并乘勢跟進迅速用刀橫掃其肋,步到刀到。要求速度敏捷,力猛刀快。拳經(jīng)說:“來宜聽真,去貴神速。”就是在得機順勢之機要干脆。
15、白龍掉尾
重心前移,身體向右擰轉(zhuǎn)180度日視西方。右腿屈膝前弓,左腿膝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右手刀翻臂,腕經(jīng)胸前向后橫掃。手心朝下,刃向前左臂向后繞行至頭左后方,手心朝后。(圖35)
要點:轉(zhuǎn)體要兩腳掌為軸,與橫掃刀要協(xié)調(diào)一致。上步轉(zhuǎn)腰要自然,臂與刀成一直線,快速連貫刃背分明。
技擊含義:此勢為閃避及反擊之法。敵兵刃向我側(cè)后方襲擊,我快速轉(zhuǎn)體閃躲其來勢,右手持刀橫掃其腰肋?;驋邤吵中抵弁笸鈧?cè)。此勢適應(yīng)于群戰(zhàn)。
16、夜戰(zhàn)八方
左腳向前上方擺起,右腳蹬地縱身躍起,身體騰空并速向右方旋轉(zhuǎn)360度,同時右手持刀經(jīng)右前向右后轉(zhuǎn)向上弧形行刀橫掃一周。(圖36)
上動不停,左腳先落地,右腳再向右側(cè)下落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勢,左腿自然伸直。右手持刀配合下落置右髖側(cè),刀尖向前,刀刃向下。左掌向左前方推出,掌心向前,目視前方。(圖37)
要點:二動為一勢,動作要協(xié)調(diào)連貫,騰空旋體掃刀同時進行,要放松自然。弓步藏刀步法要穩(wěn)固,力度要柔和。
技擊含義:我刀躍起橫掃敵上盤,弓步藏刀是防撥攔對方換招刺我下盤之兵刃。左掌推出是攻敵之胸部。此招是走外線的戰(zhàn)術(shù),它講究抽身換影,引進落空,目的是讓敵方失去進攻的效力。
17、纏頭裹腦
身體上起向左轉(zhuǎn)體45度,重心后移,右腿獨立支撐地面,左腳屈膝前提。同時右手持刀臂外旋上舉裹腦至左肩旁,刀尖向下,左臂內(nèi)合左撐置于右腋下,目視左前方。(圖38)
要點:轉(zhuǎn)體提膝藏刀纏頭要快速協(xié)調(diào),銜接連貫。刀法要貼身走立圓,刃背要分明。
技擊含義:纏頭刀是接防對方襲我左側(cè)之兵刃,提腿是意踢敵下盤要害部位。
18、攔江截水
上動不停,身體繼續(xù)左轉(zhuǎn)向東南,同時左腳向左方側(cè)跨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持刀,刀刃向左平斬。刀尖行至左側(cè)翻腕在腋下藏刀。左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外,目視東方。(圖39)
要點:橫掃刀要刀刃朝左。轉(zhuǎn)體與平斬刀動作要求連貫協(xié)調(diào)一致。藏刀要與落步同時完成。
技擊含義:此以上兩動為連環(huán)擊法。當(dāng)防守敵兵刃之后,左手接手可控制臂腕如長械可控制其械桿。右手刀攔斬其肋。要求腰動刀到,果斷敏捷。
19、金雕撲食
身體立起向右扭轉(zhuǎn)面向南方,右手持刀,刀尖經(jīng)左前向右上撩,刀刃朝前、刀尖斜向上,手心朝前外下,左手掌向左側(cè)推出立掌手心向外,目視刀身。(圖40)
上動不停,身體繼續(xù)右轉(zhuǎn)向西南,重心落于左腿成獨立勢自然站立。右腿膝上提,腳尖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刀向右下砍,刀刃向下,刀尖斜向前,手心朝后,左掌向左上推出,手心向上,目視刀尖。(圖41)
上動不停,身體繼續(xù)右轉(zhuǎn),右腳向右擺落后,蹬地躍起騰空,身體右轉(zhuǎn)270度。右手持刀翻轉(zhuǎn)手腕向上舉過頭,刀尖向后,刀刃向上,手心向內(nèi),左手掌向左側(cè)平伸舉,手心向后,目視前方。(圖42)
上動不停,左腿在身體前落地。刀背繞過右肩向前方下劈。右腿隨之著地屈膝下蹲成撲步。左掌附于刀背,隨體下?lián)浒?,面向前方?圖43)
要點:提膝向下劈刀與碾轉(zhuǎn)身體不可有停頓。右腳蹬地躍起與旋轉(zhuǎn)身體要以腰帶刀,協(xié)調(diào)一致。刀法貼身走立圓,與前后動作要連貫,刃背分明,步法穩(wěn)固,重心平穩(wěn),快速完整。
技擊含義:1、右上撩刀是攔截敵方襲我右上盤之械刃。2、當(dāng)敵抽回械刃換招襲擊我下盤時,我速轉(zhuǎn)體提膝閃躲其來勢,右手持刀向下劈敵之手臂,或向外磕撥敵械。3、對方從后側(cè)面來襲擊,我擰腰旋體右手持刀向外側(cè)攔掛。隨即乘其抽械換招之機立即撲劈。4、要求出其不意而攻之,趁其不備而取之,連環(huán)用刀猛烈敏捷。
20、豬龍拱地
右腳用力蹬敵,左腳相互配合蹲步向前躍進。右手持刀左掌附于刀背后端,用刀背向右翻撥,刀尖朝前,刃朝右手心向下,目視刀身。(圖44)
上動不停右腳繼續(xù)用力蹬地,左腳相互配合蹲步向前躍進。右手持刀左掌附于刀背后端,用刀背向左翻撥,刀尖向前,刃朝后,手心向內(nèi),目視刀身。(圖45)
要點:丹田氣要上提,身體躍進時與左右撥刀要協(xié)調(diào),同時完成。要求力整勁足,下盤穩(wěn)固有力。此法主要是輕靈疾快。
技擊含義:對方若使用長兵械,比如用槍向我下盤取我雙腳,我速躍步進身,用右手之刀左右擺撥下壓,然后擰腰進身順其械桿推刺敵腹。要步到刀到。
21、橫云斷風(fēng)
身體立起左腳向前上步獨立支撐站立。右腿屈膝提起,腳面自然下垂,同時右手持刀臂內(nèi)旋向右后下劈攔,截于右腿外側(cè),刀尖向前斜下方,刃向下,手心向內(nèi)后。左手掌弧形上架于頭左上方,目視刀身。(圖46)
右腳向前下落,左腳蹬地躍步下落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持刀向后上方掄一立圓再橫截劈于體前,刀尖向左,刃朝下,手心向內(nèi)。左手掌下落后擺架于頭部上方,掌心斜向上,目視前方,面向東方。
要點:向右下劈刀要擰腰,提膝合胯。轉(zhuǎn)身或腿的起落與刀的動作要連貫。橫截刀與躍進同時完成。上體的旋擰與整體動作銜接緊密。
技擊含義:敵方持械向我右下盤攻擊,我即提膝擰腰側(cè)身閃敵襲來之兵械。右手刀向下劈對方之臂腕或攔撥其械刃。右腿意踢其要害。
對方持械向我左下盤襲來.我躍步閃躲使其身步失調(diào)之機的瞬間,我即快速持刀橫截斬敵手臂。左掌可攻擊敵胸面部。要求:1、自如的腿法。2、靈活的重心變換。3、出其不意的反擊效果。
22、纏頭裹腦
身體立起向左轉(zhuǎn)180度,左腳向右腿后插步。右腳隨左轉(zhuǎn),膝關(guān)節(jié)稍彎曲。右手持刀上提,臂內(nèi)旋纏頭至背后,刀背貼身,刀尖向下,手心向外,同時左手掌弧形向下至右肩前,掌心向右后,掌指朝上,目視前方。(圖48)
要點:提刀要以腕為軸,要以身帶臂。纏頭刀要尖向下垂。刀背沿左肩繞過。要保持頭部正直,動作連貫。擰腰順肩重心平穩(wěn)。刀法貼身走立圓。
技擊含義:纏頭是攔截敵方襲我左側(cè)之兵刃,使其攻擊落空,待敵變化。要求快速反擊,達到取勝意圖。
23、攔江截水
上動不停,身體繼續(xù)向左轉(zhuǎn),重心左移,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繼續(xù)纏頭向右肩后下翻轉(zhuǎn)臂腕隨轉(zhuǎn)體向左側(cè)橫掃。曲臂肘于左腋下,刀尖斜向后方,手心向后。左手掌下落至體左前方。(圖49)
要點:此式與上式相連,手足配合協(xié)調(diào)。刀的運行要柔順自然,要用腰勁,身轉(zhuǎn)刀到,神形合一。
技擊含義:此動與上勢合為防守反擊連環(huán)刀法,為防中寓攻之法。纏頭攔截敵械后,左右摟手控制敵臂及械桿。右手刀攔斬其腰肋。要臨危不懼,敢打敢進,定能制敵取勝。
24、白猿回身
身體立起向右擰轉(zhuǎn),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屈膝上提,向西北轉(zhuǎn)30度,同時右手持刀向右側(cè)下方劈出。刀尖向前斜下方,刃朝后,手心向內(nèi),左手掌向左側(cè)上方推出,目視刀身。(圖50)
右腳向前擺起,左腳蹬地跳起。身體繼續(xù)向右擰轉(zhuǎn),面向西方。同時右手持刀,臂內(nèi)旋,向左斜上方掄繞,隨之向右旋斜臂于右腿外側(cè)。刀尖斜向下方,左掌弧形上架于頭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視刀身。(圖51)
要點:擰腰提腺合胯,腿起刀落要同時完成,起跳劈擊要以腰帶臂,動作連貫。右臂不可過于儡直要自然。斜劈要有外撥之意。要求,不動則已,動則驚人,隨動隨變。變幻莫測。
技擊含義:兩勢力防守反擊之連環(huán)刀法。提膝目的是躲閃敵襲我下盤之兵刃,隨即劈擊攔截。對方如用長兵械桿回身橫掃我雙腿,我跳步閃躲并快速用刀劈擊其前鋒之手臂。要求步法靈活身法敏捷。
25、立斷巫山
身體重心右移,左腳向右腳前扣步。右腳以腳掌為軸向右轉(zhuǎn)體120度面向西方。兩腿并步屈膝半蹲,右手持刀以腕部為軸外旋向右上撩。經(jīng)體右側(cè)轉(zhuǎn)置體前下壓于膝蓋前。刀橫切,刀尖向左側(cè),刃朝下。左手掌落附于右手刀背中端,手心向下,目視刀身。(圖52)
要點:上步轉(zhuǎn)腰要自然柔和,刀要貼身走立圓,轉(zhuǎn)體與掄臂下壓切刀動作連貫協(xié)調(diào)一致。
技擊含義:敵方持械刃從我后方襲擊,我向旁側(cè)扣步閃躲以右手刀向外撥攔。敵抽械向我中盤腹部攻來,我橫刀向下斷其持刀之手臂,要求轉(zhuǎn)動活潑輕靈,出擊果斷。
26、橫架金梁
身體立起,右腳向后撤步伸直,左腳前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左右雙手配合持刀由前下經(jīng)胸前向頭上托舉。刃向上,右手握刀柄手心朝上,左手托刀背手心朝上。目視前方。(圖53)
要點:刀身保持橫平,刀尖在身的中端。兩臂伸直略有彎曲,架于頭上方。
技擊含義:此為防守性的刀法,用于攔擋對方從上向下攻擊的兵械。
27、凌云飛渡
身體立起重心后移,左腿獨立式支撐。右腿屈膝上提于左腿外側(cè),腳面自然垂直。右手持刀曲肘臂內(nèi)旋,刀尖由左側(cè)向下向上翻轉(zhuǎn),臂腕向外擰,刀刃向右,手心朝上。同時左臂上擺至體側(cè),掌指略低于肩,目視刀尖。(圖54)
上動不停,左腿蹬地而起,身體騰空,兩腿屈膝,腳尖朝下。右手持刀,臂略上擺,刀刃向右平掃,刀尖略高于刀柄。手心朝下,同時左手臂掌擺至體左側(cè)上方。肘略屈,手心向左,掌指朝上,目隨刀行。 (圖55)
人體騰空向右轉(zhuǎn)360度,右腿屈膝于左腿后,左腿前伸,同時右手持刀直臂外旋向右橫掄掃。刀刃朝前,手心向下,左臂屈肘擺至左后側(cè)。手心向下,目視刀行。(圖56)
要點:此勢為大幅度的騰空轉(zhuǎn)體掃刀。腰的活動量大,必須要松活圓轉(zhuǎn)、協(xié)調(diào)一致、一氣完成,達到人刀合一。
技擊含義:此三勢合用不可分離:
1、撥挑敵械刃。
2、隨即以刀挑轉(zhuǎn)攔掃,斬敵腰肋。
3、要見機變化。此招法一般用于散亂之中的眾敵群戰(zhàn)。要求逼近其敵,眼快腿捷,跳躍輕靈,刀法勇猛,勢如猛虎出林威不可擋。
28、白鶴展翅
上動不停,左右腳先后落地,兩腿屈膝成馬步。左腳內(nèi)扣,右腳內(nèi)收。同時,右手持刀內(nèi)旋用刀尖上挑外撥于前上方。手心向左,刀尖朝上,刃向外成立勢。左手掌向左上擺,手心朝外,掌指朝上,目視刀身。(圖57)
要點:要直臂上挑,緊把握住刀柄,虎口向上。要立達刀背前段。
技擊含義:挑刀是為進攻與防守兼用的刀法。對方持械向我前中盤襲來,我用刀挑開敵器械,隨即推進直取敵持械之前鋒手。
29、纏頭裹腦
上體起身左轉(zhuǎn)90度,面向北方,左腳向左斜,后側(cè)上步。右手持刀上提,刀尖向下,刀刃向前,刀背向后。左臂內(nèi)合,左掌置于右肩旁,掌心向外,目視前方。(圖58)
要點:纏頭刀要求刀尖向下垂。刀背沿左肩繞過右肩走立圓。
技擊含義:纏頭刀是攔按對方向我左側(cè)襲擊之兵刃,上左腿意踢敵下盤要害處。
30、攔江截水
左腳向左后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腳隨之收于左腳內(nèi)側(cè)成丁步。同時右手持刀向左橫掃刀于左腋下,刀尖向左后方,手心向后方。左掌弧形架于頭上方,目視右方。(圖59)
要點:轉(zhuǎn)體與平掃刀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diào)配合密切,要步到刀到。
技擊含義:此與上動為一組連環(huán)擊法。我攔截敵械后速回刀攔掃,斬其腰肋。
31、旋風(fēng)掃葉
重心前移,右腳向右后側(cè)擺步,繞步斜走。腿略屈,身體往右擰腰。同時右手持刀從左上向右下劈刀,刀成斜勢,刀尖向左下,手心朝后。左手掌直臂向左側(cè)上方推出,掌心朝上,目視刀身,面向北方。(圖60)
左腳提起,經(jīng)右腿前向右繞步下落,右腳跳起屈膝上提。腳尖自然下垂,同時身體向左后上方掄繞,隨之向后擰腰,劈刀于右腿外側(cè)。刀尖向下方,左掌弧形上架于頭上方,目視刀身。(圖61)
要點:向右劈刀要擰腰提膝合胯,腿起刀落動作連貫。兩勢要銜接緊密,腳下擺扣步伐不可停頓。
技擊含義:此二動實為一組,為防守反攻之法。主要用于截膝截腕或截擊敵方進攻之兵刃。對方兵刃向我右側(cè)襲來,我向側(cè)方上步閃避來械,讓開鋒芒。右手回刀劈擊敵手腕,攔截敵兵刃。敵若抽回兵械變招式襲我下盤,我跳躍提膝閃避快速以右手刀阻攔,擋開敵之兵刃,起腿意踢其襠部,要求疾如迅雷,令敵不及防備。
32、青龍飛升
身體向右轉(zhuǎn)腰,右腳向右側(cè)落地站穩(wěn),獨立支撐。左腿屈膝提起外擺,腳面繃平,同時右手握刀向右側(cè)上方推臂旋腕刺出。刀刃朝上,手心向上。左掌屈臂弧形架于頭部左側(cè)上方。目視刀尖,面向西方。(圖62)
要點:右臂內(nèi)旋與腰的擰勁配合一致。右腿獨立勢要穩(wěn)。
技擊含義:此式為進攻性刀法,用于挫擊對方的身體及器械。要求盡力避開敵對我的正面攻擊,敵刀落空,我側(cè)身攻之。
33、力劈華山
左腳向左側(cè)下落,重心移于左腿成獨立站穩(wěn),右腳屈膝提起向前上方踢去。力注腳尖,同時右手握刀內(nèi)旋臂,隨即向左前方劈擊。左臀略下落成平舉,手心向外,掌指朝上,面向南方。(圖63)
要點:獨立勢要穩(wěn),劈刀與彈步要同時完成。刀要貼腿而下,緊密連貫,腿起刀落。
技擊含義:此勢屆進攻刀法,在劈擊對方頭部同時起腿踢敵襠腹部。
34、烏龍纏身
右腿下落,重心向右,后腿膝略屈。左腿腳跟微抬起。右手持刀臂外旋上舉,刀尖朝下,刀背貼身立圓纏繞向左肩。手心向前,左手掌弧形置右腋下,掌心向右后,目視前方。(圖64)
要點:刀臂、腰、腿腳同時運動,不可脫節(jié)。
技擊含義:我持刀外旋順勢化解敵攻之械。
35、懷抱琵琶
左腿向后撤一步,重心后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腳前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手握刀屈肘由左肩上側(cè)回帶至胸前,左手回撤至體左側(cè)胸前接過刀盤,成雙手抱刀之勢。(圖65)
要點:與上動為一組,不要停頓,連貫緩慢協(xié)調(diào)配合。身體放松,神態(tài)自然。
技擊含義:上動化其勢,隨即身轉(zhuǎn)刀到,抹其手臂。
36、定勢還原
身體立起,右腳向左腳內(nèi)側(cè)回撤步,兩腿并步自然靠攏。同時兩臂分別向身體兩側(cè)下落,左手抱刀,手心朝上。右手貼于右體側(cè)。手心向內(nèi)?;謴?fù)成預(yù)備姿勢。頭要正,兩眼平視前方,而朝南方。(圖 66)
要點:神態(tài)祥和安然,身體放松,氣歸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