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7年,北平城還像往日一樣喧囂熱鬧,這里曾經是元朝的大都現在卻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在眾多的食客當中有一個老者卻顯得異常的突兀,他衣衫襤褸,說著一口江南地區(qū)的方言,與當地的北方方言格格不入,此時的他正在大口地喝酒,連日的路途幾乎快要把他的雙腿給累斷了。突然間一隊身披重甲的侍衛(wèi)親兵包圍了他。見此情景,這老頭倒也淡定,他靜靜地端詳了一會兒面前的兵士,突然之間他跪倒在了第五個侍衛(wèi)的面前,并且低聲說道:大明朝未來的天子,今日何故輕賤若此?那甲士先是一驚,隨后便連忙招呼這位老者進入了事先安排好的房間。這個衛(wèi)士就是如今的北平城最大的官兒:燕王朱棣。這位老者就是當時有名的相士。此番前來正是收到了好友姚廣孝的邀請。
點擊加載圖片
在中國,給人相面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朱元璋稱帝之前劉伯溫就曾經給他相面,說他有帝王之象。文中的相士名字叫做袁珙,袁珙的祖上是南宋的進士,因為年年戰(zhàn)亂就躲進了深山之中。在逃亡期間依舊不忘學習并且依靠給人相面的本事聲名鵲起。袁珙在與朱棣在北京城內的酒館會面后,朱棣假裝貶斥袁珙對其破口大罵,讓世人以為朱棣沒有對于皇位的野心,以防消息走漏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實則背地里早就安排好了行程,他秘密派人在通州港迎接袁珙,后來輾轉進入燕王府邸。從此袁珙便加入了燕王的幕府,為其出謀劃策。
點擊加載圖片
朱元璋雖然是個草莽出身,沒有什么文化,但是他卻十分的聰明。他敏銳地察覺到之前的歷代王朝之所以出現兄弟殘殺的局面就是因為他們要爭奪儲君之位。因此他早早就確立了太子,并且把各個兒子打發(fā)到各地做藩王,即使是他最喜愛的兒子朱棣也被轟到了北平。然而,太子的突然離世給形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朱元璋曾考慮過讓自己最有才能的四兒子朱棣繼太子之位,卻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對,畢竟朱棣還有兩個哥哥,如果立了朱棣做太子,那么晉王和秦王又會產生覬覦之心,恐怕會產生動亂。所以朱元璋最后讓自己的孫子當了皇帝。即使如此卻還是埋下了隱患。
點擊加載圖片
朱棣依舊覬覦皇帝之位,于是乎姚廣孝就推薦了自己的好友袁珙前來。便有了前文中的酒館相面的場景。袁珙的相人之術堪稱一絕,在與朱棣在酒館會面后,他一眼就看出了朱棣的野心,并且為他分析了當下的形勢。得到了定心丸的朱棣悍然發(fā)動了靖難之役,果然取得了勝利,當上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