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日本的街頭,你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標(biāo)語海報:癡漢は犯罪です!(性騷擾行為是犯罪!)。
海報風(fēng)格各有千秋,但不變的是宣傳的嚴(yán)肅性,和公眾對消滅這種騷擾行為的決心。
“我們是不會原諒的!”
日本女高中生抗議性騷擾被群嘲:你這么丑誰摸你?
“用大家主動發(fā)聲的勇氣來消滅癡漢!”
雖然宣傳到位,但作為日本社會長期的問題,癡漢行為(性騷擾行為)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
除了下手方便、犯罪成本低等原因,受害者的不愿張揚和忍氣吞聲也進一步助長了騷擾者的囂張。
福岡縣警察局曾經(jīng)做過關(guān)于癡漢被害的調(diào)查:受訪者中有43.8%表示遭遇過癡漢騷擾,電車騷擾行為更是以68.3%的比例高居榜首。封閉空間和擁擠狀態(tài),成為騷擾者絕佳的下手地點。
與騷擾者的肆無忌憚相對,被騷擾者絕大部分選擇了忍氣吞聲:忍耐等對方摸完、害怕到不敢動、快速逃開三種行為位列前三,主動反擊的情況占比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