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3年多的陳女士,一直都依靠瀉藥幫忙排便。在過年期間肉吃得多,菜吃得少,加上運動也少,便秘更加嚴重了,就連藥物也很難解決問題。
無奈的陳女士便到廣州消化疾病中心、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疾病中心內科就診,醫(yī)生一檢查竟診斷出:結腸黑變病。醫(yī)生說,她整條大腸的內壁全是黑的,像蛇皮樣改變,做腸鏡時就像在漆黑的隧道里穿行。而病因竟然是她連續(xù)喝了3年的排毒清腸茶和瀉藥。
大腸吃多了色素,結腸黑變而病
廣州消化疾病中心主治醫(yī)師李鷹飛介紹,正常的結腸黏膜就像口腔黏膜一樣是淡紅色的,看起來光滑平坦,黏膜表面的小血管紋理清晰可見。而結腸黑變病的腸黏膜色澤為棕色、褐色甚至黑色,有豹紋、蛇皮一樣的條狀紋,這就是消化內科醫(yī)生所說的“黑腸子”。
結腸黑變病在醫(yī)學上被認為是結腸壁的吞噬細胞吞噬了褐色素樣物質,導致腸壁色素沉著。通俗點說,就是大腸吃多了色素,就變成了“黑腸子”。
依賴蒽醌類藥物,最終排便更困難
在臨床上,經常喝潤腸茶導致結腸黑變病的案例并不少見。李鷹飛說,一般來說,導致結腸黑變病的有兩個重要原因:其一:長期便秘史;其二:長期大量服用蒽醌類瀉藥,蒽醌類藥物導致了結腸黑變病。而蒽醌類瀉藥在藥店里很常見,例如番瀉葉、大黃、蘆薈、決明子、果導片等。而常見的中成藥,例如麻仁丸、各種減肥保健茶、牛黃解毒丸等,都含有蒽醌類藥物等成份。此類藥物會刺激腸道黏膜內吞噬細胞吞噬大量色素,沉著在腸道黏膜內,引起黏膜黑變。
李鷹飛說還強調,濫用蒽醌類瀉藥,不僅會導致結腸變黑,還會導致腸道對蒽醌類藥物的依賴。一方面,腸道對這類瀉藥的刺激敏感性越來越低,如果不使用這類瀉藥,患者就無法正常排便。另一方面,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患者結腸壁會越來越松軟無力,最終結腸運動變得很微弱,幾乎不能排便。因此,對藥物的依賴越來越厲害,一開始2-3片有效,慢慢地需要5-6片才有效。
如何應對結腸黑變???
一般來講,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病變,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一般有便秘、排便困難、腹脹等癥狀,通過腸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結腸黑變病是否需要特殊治療呢?其實在消除致病因素,停止使用蒽醌類瀉藥,改善便秘癥狀,多數(shù)情況可以逆轉。
“對于服用蒽醌類瀉藥者,應盡早停用。電視廣告上很多各類排毒、養(yǎng)顏、通便的產品,大眾對這些產品的‘底細’不清楚,不要盲目相信?!崩铤楋w強調,“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多吃富纖維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每日保持適量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對于頑固性便秘者,李鷹飛建議,使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容積性瀉藥或者乳果糖等高滲性瀉藥,或者是外用開塞露等潤滑性瀉劑。此類瀉藥不被吸收,不對結腸壁神經細胞造成損害,而是通過吸納水分,使腸道內容物體積增加,軟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是安全的緩瀉劑,可長期使用,不產生耐藥性。
最后還需要提醒的是,治療便秘,最好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避免其他疾病導致的便秘,延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