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有個現(xiàn)象級詞語叫做“踩一捧一”,多出現(xiàn)在腦殘的飯圈和滿嘴跑火車的部分網(wǎng)民口中。例如一個腦殘粉伸著舌頭“舔”道:“我家蔡徐坤非常努力,拍戲又認真長得又帥還會打籃球,你們喜歡的那些張譯段奕宏連它的背帶褲都比不上”,亦或者是發(fā)表“A是世界第一,B就連垃圾都不如”這樣的言論。
所謂踩一捧一,本質上是拿兩個有相似性或是同一領域的事物(也可能是不同領域),未經分析或比較就直接得出肯定性的結論。
“踩一捧一”在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風極一時,某音某博上隨處可見這種言論,不鼓勵也不建議。作為一個有點道德底線和職業(yè)操守的車評編輯,我們在寫文章或拍攝時會盡量避免這種太過于偏激主觀的行為。
但我們今天談論的兩位主角--坦克汽車和北汽越野,不可避免的要觸及到“踩一捧一”這個紅線。要問為什么?
菜,是原罪。
大家也能猜到,這句話的主語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北汽越野。
北京牌汽車,1958年朱德委員長親自題的廠名,何等的威風。
1966年中國首臺軍用越野車BJ212投產,成為北京牌汽車的代名詞,暢銷市場五十年,成為當時軍用和公務用車的首選車型,BJ212也是好幾代人的回憶。北汽,從這個時候就開始積攢制作越野SUV的技術。
改革開放后的第三年,北京汽車和美國JEEP合作,合資生產銷售JEEP汽車,“北京吉普”這個名號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亞于今天的LV和湯臣一品這些標簽。北汽,絕好的資源加上國內白紙一般的市場,進一步積攢越野SUV的制造經驗和技術。
2015年,“北汽德奔”來了,奔馳直接給出了G級和GLS兩款旗艦級SUV,北汽用奔馳的平臺、發(fā)動機、底盤打造出了BJ80和BJ90兩臺車型,先是作為特種車輛,后來量產上市銷售。這個時候,北汽的越野SUV制造經驗,就算是一口一口喂,它也喂成國內第一了。
然而,后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BJ90“五折拋售”,官方還大言不慚的打出“奔馳芯中國魂”這樣的口號,北汽越野推出的其它車型也不溫不火,難擔重任。
到2020年,長城推出坦克車型后,北汽越野原本就不強的存在感,直接跌到谷底?!按蛟熘袊揭暗谝黄放啤焙蜕厦娴摹氨捡Y芯中國魂”一樣,成為一句乏味無力的口號。
在坦克300還沒有出現(xiàn)之前,人們都覺得“硬派越野”終歸是一個小眾市場,北汽越野最暢銷的車型BJ40每個月三四千臺的銷量,也能說得過去,官方也是自滿自足,自上而下都是一幅“都挺好”的和諧畫面。
然而,坦克300一腳踹開北汽越野的大門,看著里面悠哉悠哉樂不思蜀的高層們,送上一句:車,不是這么賣滴。隨后劈頭蓋臉的一頓操作,把一輛硬派越野的城市SUV銷量硬生生干到了一年8萬輛。而比坦克300早7年進入越野市場,走同樣路線的BJ40 去年一整年才賣出2萬多輛,月銷兩千多輛的邊緣水平。就這,還是北汽越野賣得最好的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BJ40價格更便宜,進入市場更久,究竟是輸在哪了?
1. 設計太保守,消費者需求洞察太落后。BJ40的外觀設計是很硬派的,審美也很符合大眾口味,個人挺喜歡。但是內飾設計也過分“硬派”,跟不上潮流。用料也是廉價感滿滿。
2. 營銷太拉跨。如果沒有坦克網(wǎng)紅品牌的沖擊,大家可能還感覺不到北汽越野營銷有多拉跨。但一個新生品牌,硬生生把一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越野品牌風頭搶的一干二凈,好比肖戰(zhàn)教陳道明在演戲,實在是說不過去。只能說北汽越野滿身都是故事,但一張好嘴都沒有。懷舊致敬玩不好,年輕造勢也玩不好。品牌形象一成不變。
3. 核心技術問題。北汽越野幾十年的發(fā)展歷程,合作商也是JEEP、奔馳這些知名車企。但到頭來,核心技術沒落下多少。BJ40還是用的長城2.0T的發(fā)動機,那為啥不直接買長城,要買一臺裝著長城發(fā)動機的北汽呢。
北汽越野存在的問題,放到坦克這邊都是亮點??粗箍?00和500的熱銷,北汽越野終于坐不住了,前幾日官方曝光了BJ60的諜照和部分信息,這臺車能有勝算嗎?
雖然官方沒有明確定義BJ60的級別,但是從目前所知道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5020/1955/1925mm,軸距為2800mm)來看,它屬于中型SUV的范疇,車長和軸距介于坦克300和500之間,車寬和車高要略勝兩者。
硬件上,這臺車也是很純粹的走硬派越野風格。非承載式車身、標配三把差速鎖的四驅系統(tǒng)、四輪獨立懸架都有安排。動力上據(jù)說會全系標配混動系統(tǒng),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秒,續(xù)航里程超1000公里,這是一個不同于坦克車型的亮點。不過不知道2.0T的發(fā)動機是否還來自長城。
設計上,整體還是BJ家族比較傳統(tǒng)的風格。比較新穎的是前臉進氣格柵包括下半部分采用了發(fā)光的設計,算是新車區(qū)別于過去BJ車型的一個新穎之處,后掛式備胎設計也沒有缺席。
內飾根據(jù)此前的諜照來看,懸浮式的中控+液晶儀表盤,以及碩大的擋把和多處物理按鍵,科技感是有所提升但整體風格依舊是很保守,設計上沒有太多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不知用料是否能夠下本。
BJ60這臺車,根據(jù)目前公布的這些信息來看,亮點主要是全系標配混動系統(tǒng)、20-35萬元的售價、以及未來可能提供7座車型可選。而在設計和風格上,依舊還是濃重的BJ車型傳統(tǒng)風味。外觀設計亮點不多,走的是老套路。內飾設計也沒有太大革新,并沒有太多新穎之處。你可以說它這種風格是致敬經典亦或者是保留硬派越野的純粹,但是消費者已經用真金白銀在坦克300和BJ40上做出了抉擇。
前兩天公司正好來了臺坦克300的賽博朋克版車型。你不得不感嘆長城對當下消費者心理的把握程度。一臺加完價落地接近40萬的國產車,限量發(fā)售被哄搶一空,并且成了二手車市場的理財神器。
開到街上這臺車的回頭率和關注度,說它比大G還高也不過分。技術積累、設計理念、營銷打造,都是坦克300成功缺一不可的因素。
聽到BJ60打算用20-35萬的價格區(qū)間去搶坦克300和500之間的市場這種說法,有一種它未開始已經敗了的感覺。并不是產品不值這個價,也不是說它注定賣不過坦克。而是有著60多年歷史的北汽越野品牌,不應該是當前這種在夾縫中求生的生存現(xiàn)狀。坦克品牌引領的潮流,本應該是它該做的事。
它有資格成為開創(chuàng)者,卻只能淪為一個追隨者。
而它現(xiàn)在只是,也只能急了。急著去追隨一個后輩的腳步...